当我们试图将系统思考和系统动力学的工具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上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阻力,老师和学生都会感到不知所措。
这里引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一天,彼得.圣吉在研究中走进了一个名叫费兰克的老师的课堂,这是一节不一样的八年级的科学课。
首先,费兰克并不在课堂上。实际情况是,课堂上根本没有老师。让彼得.圣吉惊讶的是,课堂并没有陷入混乱状态。恰恰相反,课堂上的三十多个学生,每两人一组围坐在一台麦金塔电脑面前,全神贯注于他们的讨论之中。参观的老师刚刚在教室的后面站了没几分钟,两个男孩就跑过来一把抓住他们,“我们需要你们的建议。”这两个男孩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向他们说明他们那两条不一样的步行道,并让参观的老师看了部分模拟结果。这里没有非此即彼的答案。下课铃响了,表示这节课结束了,学生们相互说再见,在分手前决定放学之后再回到这里,看看他们能不能在某个建议上达成一致,在本周结束的时候与全班同学分享。
彼得.圣吉和参观者们惊叹的表情一直没有停止,所有的表情都在说:“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学生们还学习了各种映射系统的概念工具,以及在与他人交流时怎样表达他们对开发公园计划相互依赖性的理解。
“我们的方法是请孩子去思考一种世界观一—复杂的、相互依赖的系统的世界观。我们没有采用抽象的学习方式,而是运用了各种模拟模型,直面并深入这个相互依赖的世界——它体现在这个世界的具体生活场景之中,体现在这些系统如何与其他系统联系在一起。”当参观者见到费兰克的时候,他这样说。
总结一下,这就是一节开放的课堂,一节运用环境创造参与的课堂。
第一,学生们投入了全部精力、努力去解决的是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而非虚假的课堂练习。
第二,学生们是在自主思考。他们明白,面对种种挑战,并不存在单一的正确答案。
对于做出不同的决定,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们最终需要更加明了的认识,而且他们还必须要为最后的利弊权衡,提供合理的框架。甚至于一个指向正确答案的简单公式,老师也没有提供。
第三,教师以导师而非讲师的身份开展工作。
教师的角色,不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预定的方法,或者引导学生发现一个预先确定的正确答案。教师和学生一样,是共同的学习者。只不过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厘清不同情境下各种结果的合理意义。
第四,整个过程教师与学生围绕一个复杂问题相互学习。
他们必须意识到、自己是在用一个模型进行工作,也正因如此,他们的观点是不完善的。所以结论具有开放性,讨论具有上升的空间。
第五,学生们与合作伙伴一起进人共同探索。
这不仅使他们能够相互了解,而且让他们能够持续直面其他人的各种不同观点和假设。
值得注意的是,反思及其重要。
在教师的权威和正式权力面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努力,很容易化为乌有。
正如希茨所说,反思需要安全感,而安全感则得益于一种共同探索的环境。
从这个意义上看,学生们在反思上互相帮助,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方法,远远超越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在费兰克的那节课上,下课铃响,学习结束,但学生们意犹未尽地相约还要找时间继续研究,争取达成共识的行为值得嘉奖。这是超出所有人预期的一节课,学习的魅力就在于此。
最后,我用希茨的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分享:“学习最可能产生的环境,是那种安全、稳定,即便冒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地方。”
希望,有一天,我的课堂也能出现这样的奇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