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思维写作

作者: 天功开悟 | 来源:发表于2018-08-09 17:38 被阅读46次
树思维写作

  在很多人看来,写作是一件挺抽象的事情,对于新手写作者来说,很多时候都会有这样一种困惑,明明看了许多优秀的文章,可轮到自己开始下笔写作的时候,大脑却是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也有读者抱怨,明明看过了许多讲解写作技巧的文章,自己也能读懂,并且还花费了许多钱去听各种写作课程,然而,当笔到了自己手上,大脑却像是当机了一般,一切灵感都消散无踪。

  为什么会这样?

  在解释这个困惑之前,不妨先来看一下在自然界中的几个现象。在南方水热比较充足的地方,往往比较容易长出苍天大树,比如榕树,这些树为了获得足够的养分和热量而努力往上长,所以,像是年份比较久远的树,往往都会长出巨大的树冠,以确保接收足够的热量,所以,我们所看到的,便是这些树长得又高又大。而相比之下,受到地下水位的影响,这些树的树根却不会扎地很深,反而是密布在浅层土壤中,更多的气根会选择横向生长,以占据更多的矿物质和养分,它们无需为水所困扰。

  而这种情况到了西北荒漠地带,就完全相反了,熟悉白杨树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种耐寒耐旱的植物,白杨树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又高又瘦,和南方动辄长成苍天巨树的树种相比,它就是树中的侏儒,这一点,或许胡杨会更加形象,然而,虽然在外观上无法与南方的树种相比,但作为深根系的树种,白杨树的根系深度却是南方树种远不能及的。为了获得足够的水分,胡杨的根系会扎地很深,同时,针状叶子能够减少水分的损耗,这也是它能够扎根这些环境严酷地区的重要依仗。

  好了,回到我们刚刚提到的问题,为什么很多新人在入门写作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如果将文章类比成树,判定一棵树的优劣标准,莫过于看这棵存活了多久,时间会筛选出生命力最强的树,同理,时间也会筛选出经得起沉淀的优质文章。

  很多热点文章也许会一时吸引人们的目光,但时间一长,这些诞生于热点背景的文章也终将会被遗忘,这就像是呆在北方的榕树,为了获取足够的热量,而拼命生长树冠,最终则是因为根系太浅而过早地凋亡。

  同时,在这个时代的大环境下,很多优秀的文章也依然埋没在各种肤浅的喧闹声中。这就像是长在南方的白杨,尽管根系够深,但是枝叶太稀少,长地也不是很高,相比那苍天的榕树,它实在不是很起眼,尽管,它的生命力很强,就像是那些指引着人类前行的哲学思想,他们有着永恒的生命力,但却没多少人懂得去研究和欣赏。

  那么,问到要如何去写文章?其实,这就相当于问要如何去种一棵树一样。我们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有足够的吸引力,那么,选择一颗榕树种子肯定就要比白杨种子要更好,也就是说,你需要选择人们热衷于去看的热点话题:事业和爱情,或者庸俗一点说,美女和金钱,但凡跟这两者挨了边的标题,再加一点套路,都会有不俗的流量。例如《我是如何通过写作实现月入过万的》,虽然这个标题已经恶心我许多次了,并且明明知道里面的东西基本都是千篇一律的,但我仍然选择将它搬出来作为套路来讲解,因为就作为标题而言,它是成功的。

  选好了种子,就相当于确认了核心思想,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它种在合适的地方。

  那么,该种在哪里?这就涉及到了如何为思想选择适合孕育的土壤。也许细心的读者已经猜到了这片土壤是什么了。

  孕育思想的土壤,来自于生活。不同的生活环境下,总归会诞生不同的思想,生长在贫苦年代和战争年代的毛泽东,丰富的生活阅历使他不仅成为了伟大的政治家,更是成为了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里始终闪耀着朴素的人本主义的光辉,而他的格局,更是将一生都致力于为全中国的解放而奋斗。这样的思想深度和格局,放到今天这样的环境中,是很难诞生的。

  在追求小富即安的年代,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和理想奋斗着,所以,许多人的精力,自然总会围绕着那几尺大的格局打着转转,房子,票子,这些实质性的东西,反倒成了许多人终生追求的目标,在这样的土壤中,思想的种子,格局上也难免变得狭隘起来。

  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其实是没有去选择将种子播种在哪里的能力的,自己的生活就在眼前,且无暇顾及,又何谈去理解别人的世界。所以,对于有写作困惑的人来说,在初步理解了自己思想的时候,更要试着去走进和感悟自己与他人的生活,这是文章具有深度的前提,作为一颗种子,扎根是一个很重要的开始。

  对于树来说,扎根是个技术活,特别是生长在南方的树,也许不需要把根扎地很深,但一定要学会将根扎对地方,扎地更广。作为一颗聪明的种子,它总会知道,哪里才会有适合生长的沃土。对于读者来说,选择用什么样的素材来滋养自己的思想,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有一个前提,为了让自己的文章更有生命力,他需要去广泛深入体验各种生活,从生活中获得灵感,对于此,我是挺建议作者多去观赏一些比较有深度的记录片,通过最真实的视角,去感悟生活在不同领域的人的心灵世界。这也是文章素材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

  不过,光有生活体验,并不一定会有思想沉淀,这也是文学工作者最需要思量的地方,有人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有人满腹经纶依然庸俗肤浅。这之间的区别,取决于我们如何去“领悟”,这个词其实是挺抽象的,有的人天生悟性就很好,就像是鱼天生就会水一样,对于一些东西的领悟,确实要比别人快,而更多的人,的确会在领悟的事情上遭遇阻碍。虽然人不是鱼,不是生来就会水,但这并不代表人就不能学会游水。同样,悟性这件事,依然可以学习,而学习悟性的一件很重要的工具,就是对比。

  对比生活,对比思想,对比经历,对比环境,从相似中寻找不同,从不同中寻找联系,悟性的源头,是通过对比而产生的。这就好比做实验一样,只有做好变量控制,然后慢慢尝试,才有可能最终得出自己想要的结果,来印证那些隐匿于表象中的规律。

  数学思维不仅适用于数据,也适用于文学。

  当根扎对了地方,汲取了足够的营养,枝叶就能够顺利地生长,最终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的,就是枝叶繁茂的景象。文章的道理也是如此,只有思想沉淀地足够深,阅历才能反哺文学素养,写出的文章,才能真正接近人性,撼动心灵。

相关文章

  • 树思维写作

    在很多人看来,写作是一件挺抽象的事情,对于新手写作者来说,很多时候都会有这样一种困惑,明明看了许多优秀的文章,可...

  • 先有新,再有得

    三篇文章的共同处 1.写作都利用了框架树写作思维 搜索素材,积累金句,记录灵感,分类处理,最后归纳到框架树里面,经...

  • 2/21【持续学习】20180508

    提升职场写作三大思维之一: 一、逻辑思维本质:有条理的组织信息 二、如何培养逻辑思维? 用逻辑树培养逻辑思维三个步...

  • 文案必看!来自村上春树的8则写作心法,收好不谢!

    最近,在罗辑思维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推荐了村上春树的写作心法。 村上春树29岁开始写作,其实不算早,第一部作品《...

  • 村上春树告诉我们的写作心法!

    最近,在罗辑思维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推荐了村上春树的写作心法。 村上春树29岁开始写作,其实不算早,第一部作品《...

  • 怎样训练写作思维?

    怎样训练写作思维? 外在的写作思维在于写作者写作习惯的形成,而内在的写作思维则在于写作者富有个性的写作特色的形成。...

  • 写作训练营12

    难以下笔的三个原因 写作就是提取记忆的抽屉。 利用逻辑树整理思维,然后将罗就是罗技速变成文字。 如何用写作创造社会...

  • 思维树

    我们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毫无逻辑,毫无章法的话便会有疏漏。 为了防止疏漏和减少思维漏洞(没有想到的方向)我们在...

  • 雇那个最会写作的人

    雇那个最会写作的人 在笔记侠上看到的内容,有些触动,决定把好的字句抄写下来。 写作的本质,是把人类的网状思维,用树...

  • 树,写作

    文/图/鸢 满地落叶,满地伤。 有嫩芽吐绿的春,有枝繁叶茂的夏, 也有金黄飘落的秋,到秃树枯枝的冬。 年年岁岁景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树思维写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uc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