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月,毛泽东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随后到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任职,受到国民党右派的排挤,工作无法开展,郁闷加上劳累,生病了。1925年2月,回到韶山养病。但毛泽东并没有闲着,他了解韶山农村的情况,与杨开慧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雪耻会”等,积极开展农民运动。1925年8月,湖南省省长赵恒惕电令逮捕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的毛泽东。在党组织和群众的帮助下,毛泽东脱险离开长沙去广州。途经长沙游览橘子洲,写下了《沁园春·长沙》这首不朽诗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之所以说不朽,因为这首词在景、情、思方面都达到了卓越的高度,并且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一、 景
开头简洁点明时间地点人物, 可以想象一个特写,从奔腾的湘江逐渐聚焦而来,到橘子洲头,再到诗人身上。寒秋、独立,给人一种萧瑟苍凉之感,为下文的景、情蓄势。随即以看字领起六个四字短句,描写了山、林、江、舸、鹰、鱼,这是作者眼中之景,看似没有规律,实则按照由远而近,由上而下,有静有动的顺序描写。通常认为这里是“有我之境”,因为有看字领起,明显站在自己角度观察事物。但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根本区别不在于观察点,重要的是是否赋予客观事物以主观色彩。这里表面上作者饱含热情,用词色彩浓烈,但这些都是客观的自然,读者根本判断不出作者的主观色彩。从“万类霜天竞自由”结语看,还是没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因为万类竞自由是自然规律。从自然景物出发,生发出一切都在寻觅通往自由的道路,折射出哲人睿智的光辉。但写到这里,并没有完结,而是从自然规律上升到社会规律的探求上。提出了“苍茫的大地,谁主沉浮”的爱国之问。
二、 情
上片写了大自然,下片自然转到我们身处的社会。旧地重游,自然想到当年的青年朋友,这时主观感受才明显起来,我们都能感受到一种留恋,一种美好,一种畅快,毕竟那是我们的青春,我们都有这样的青春。然后用恰字领起六个四字短句“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节奏短促,感情激越,气势磅礴。这不仅是作者自己,更是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一帮人,他们勤奋读书,创办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领导驱张运动,信仰马克思主义,种种峥嵘的过去,终于迸发出“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强音,这是一声呐喊,这呐喊惊天动地!其情感激越达到巅峰!
三、 思
思是我自作的词,想表达的是视野。作者面对此景、此情,他的视野如何?是陶醉于辉煌的过去,还是流连于美景?
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概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是的,如果流连于美景而已,或者陶醉于辉煌的过去,或者一味儿女情长,也未尝不可,只是眼界视野就低了。一定要眼界高远,上升到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才能升格为不朽的作品。这首词里,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景,作者其思若何?是惆怅,但惆怅的内容却不一般,“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时代之问,是关心国家之问。这一问,体现出胸襟和抱负,体现了高远的视野!
而在回忆过往峥嵘岁月后,自然地发问“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一问表面上是回忆当年游泳的情形,实际上表现的是一种气势!我们都知道,一帮人游泳怎能浪遏飞舟?但作者偏偏夸张地描写,歌颂的是造就这种气势的青年同学们。这一问与前一问,上下呼应,形成了一个闭环,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当然是这帮志同道合的青年同学呀,舍我其谁?
于此,景、情、思有机融合在一起,既有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哲理表达,又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情感表达,更有浪遏飞舟的畅想,那么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还用问吗?舍我其谁!一个雄视古今自信坚定的革命者形象跃然纸上!一群志同道合的革命者形象跃然纸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