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导读】8.9孔子愚民吗?

【论语导读】8.9孔子愚民吗?

作者: 赛德传播 | 来源:发表于2020-09-10 11:59 被阅读0次

    8.9孔子愚民吗?

    上一章讲孔子说君子礼乐教化三部曲,接下来这一章是历来解释分歧最大的一章,《论语》泰伯第八篇第九章孔子说民众的教化问题,原文如下,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民众可以役使,则由他们去做;如果不可以役使,则教他们知道如何去做。”

    以上是我认为符合孔夫子原意的断句与解释。但是这句话长期以来被误解,是从一开始断句误读就出现问题,通常断句如下,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于是照此去解读孔子说的意思,得出孔子有愚民的思想倾向,于是乎有大批特批孔夫子的不是,或为孔子胡乱辩解。如大儒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注释这章说:民可使之由于是理之当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程子曰:“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尔。若曰圣人不使民知,则是后世朝四暮三之术也,岂圣人之心乎?”认为民众不可使之知其所以然。又如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解释,他把“子”一律解释为先生,这一句就是,先生说:“在上者指导民众,有时只可使民众由我所指导而行,不可使民众尽知我所指导之用意所在。”意思也大致如朱熹所言。再如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解释这一章,孔子说:“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基本意思也如朱熹程子所言。这就是现在通行大部分版本的注释。大家要冷静思考一下,如此解释当然得到过去喜欢愚民的统治者奉为圭臬。但这样的断句真的对吗?这样的解释符合孔子一贯的思想主张吗?

    我们说孔子主张仁爱,爱己爱人泛爱众。孔子是中国教育的鼻祖,开私学之滥觞,使上学下移,开启民智。他说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个愿意拜他为师的学生,无论贫富贵贱,无论是贵如孟懿子,富如子贡,还是贫如颜回,他都一视同仁,都加以教导,循循善诱,使他们知之。也就是说孔子本身的所作所为,是使民知之。孔子大力推行民间教育,使民知之,就是泛爱众的表现。孔子有爱民思想,何以有愚民思想?

    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我们还可以结合论语其他章节来说,孔子一贯的思想,就是要教化大众,使民知之。比如子路第十三篇第九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这里的人口真是众多啊!”冉有说:“人口已经是如此众多了,又该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说:“已经富裕了,还该怎么做?”孔子说:“教育他们。”这里明确指导冉有领导人民的三条方针:庶之、富之、教之。由此可见,孔子的政治主张是要让老百姓成为富裕的文明人,因此,教育人民是重要的途径,怎么能说不可使民知之是孔子的思想呢?

    又如子路第十三篇最后一章,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不教民众如何应对战争,这是让他们送死。”这里虽说的是战争,孔子也是说民众是需要教育训练的,为政者要使民知之。不是说孔子主张战争,但是在当时战争频仍的时代,如果不懂得战争,就意味着随时可能会送死。

    再如尧曰第二十篇第二章,子张问政,其中有一段,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这段话的意思是,子张说:“什么是四种恶政?”孔子说:“不进行教化就杀戮叫作虐,不加申诫便强求别人做出成绩叫作暴,起先懈怠而又突然限期完成叫作贼,好比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作小家子气的官吏。”孔子在这里明确把为政者不先教化民众就杀戮民众成为虐政,不让民知之而杀之就是一种恶政。也就是说,孔子要求为政者先抓教育,要使民知之。

    由上可以看到,孔子的一贯主张是教民,要使民知之,而非不使民知之。历史上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误读误解,认为孔子有愚民思想,要么就是糊里糊涂无明的愚人,要么就是真想愚人的故意为非作歹者。然时至今日,关于孔夫子的愚民谬论真该休矣!

    博雅堂主2020091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导读】8.9孔子愚民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xp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