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那天,在墓地祭奠父母之后,由于哥家小孙子网课辛苦,看着野外世界挺清新,想在回家路上多看看,于是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用电动二轮车带着他,从岭上绕行,放长路线,让他多感受亲近一下大自然。
行至岭顶到了回村路口,小孙子说,南边山脚那片桃花真好看,于是我干脆又没有回村,转向南行一公里左右,沿着山后脚东行,让他继续观光,犒赏一下他近日的辛苦,让他尽情放松,也饱我眼福。
沿山脚又东行一公里有余,途中片片桃花林赏心悦目,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不觉间就到了元宝山门。
为了孙子开心,我索性让他玩痛快,辗转继续南行,来至山的前怀,也就是元宝山特色农业经济区,整个山峪中各个山梁,山沟里全是盛开的桃花,粉的似霞,红的似火,灼灼开放,放眼望去彩云一般,如入仙境煞是好看。
小孙子指指点点,兴奋开心,我也觉得很开心,心情舒畅极了,我感觉年轻了好多,心随境迁,情由心造,春和景明,万象更新,自是神清气爽,不亦乐乎!早已忘记了感恩父母悲情愁绪。
其实,我心里还一直惦记着山上的槐花,对元宝山上的桃花并不格外关心。为了了解槐叶槐花情况,就从元宝山中间大坝继续南行,一出元宝山就到了平邑鲁家庄东山,那山上松林里星星点点分布着一小片、一小片的槐树。
每年槐叶初绽时,附近村庄的人便开始采摘槐树嫩叶,采罢槐叶,不几日槐花就要绽放,于是又引得人们争相采摘。
我把车停放在山下公路边,就领着小孙子一起上山看槐叶。“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槐树抽芽本身就晚,何况清明乍暖还寒的时节,那槐叶刚刚抽出极碎小的嫩芽,在嫩芽中裹挟着成穗的细小的槐花骨朵,实在是还不能采摘。
回想着当年槐叶的诱人味道,我就教着小孙子一起小心翼翼的摘起了小碎芽,采了足足一个小时,也不过能炒一碗菜而已。
我十分珍惜的拿回家,到家已经是接近下午两点了。小孙子被他妈妈叫到亲奶奶家去吃饭了。我回了自己家。
这美味已经到家,我虽不可“暴食天珍”,但也不能久放。尽管有些饿意,尽管已是下午两点,我还是把槐叶洗净,用开水熨烫后,将其烹调成当年的菜肴,此时接近下午三点,我方津津有味的吃起这与众不同的“午餐”。
我一边品味着槐叶菜肴的美味,以前的往事便一幕幕的浮现脑海,直至童年那采挖野菜,食野菜的场景,就恍如昨日,一边品味着生活的点滴琐碎,千万滋味涌上心头。这精致的菜肴已不再是一种欢愉的情调,而是割舍不开的亲情厚意,朔望着曾经苦难中的温暖温馨,体悟着父母在艰辛中的无奈,满满的童年欢乐,都是父母用泪水和汗水为我们酿造的幸福,万千宠爱于一身,才留下了今天的我们,留下了我们拥有的“幸福生活”。
这碗槐叶中,我品出了人生的五味杂陈,品出了人间的至善至爱,品出了冷暖情深,品出了未来的路还很长,要向父母辈那样能在顺逆境中顽强的生活,倾情的奉献付出……方才不愧对曾经的那碗槐芽,给予的温馨味道!
(一)致严父慈母
清明祭奠慈父母 万千往事拥心头
苦难熬尽福未至 怀梦驾鹤魂西游
儿孙乘车住高楼 全凭辛苦亲护佑
生生世世做您儿 报恩当做犬马牛
(二)槐叶香
芳草燕子柳飞扬 煦日桃花弄春光
携孙游春心舒畅 兴起采得槐叶香
精工细作成菜汤 品得人生九回肠
寸心难报三春晖 悲悯路上日月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