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一切护神众,居堡即为自身心,当扫不净恶行尘,陈设善行之供品。
护法神居住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内心,所以要勤劳打扫自己的居住的地方,扫除贪心,嗔恨心等等,把各种善行,慈悲心,誓言坚定等都当做供品来供奉,护法神自然就很欢喜了。护法神曾经承诺过,对行持如法,利益众生的人,我等会不惜一切来保护他。当然有机会的话,念诵仪轨多祈祷护法神也是有必要的,不堕两边。
其后虽未常祈求,自然聚会诸天神,犹如大海集海鸥,或如莲花聚蜜蜂。
如果没有时间常常祈求护法神,只要行为如法,自然也会想大海和莲花一样,集聚身边的护法神。诸神护法不会因为我们短时的不祈求就生嫉妒心,嗔恨心,但是却会因为我们的行为不如法而远离我们。
何人若有神所护,则彼以其独自力,堪与成千上万众,所有力量想匹敌。
有了神的护佑,其一人的力量,也有成千上万的力量。为什么有些同样是人,高僧大德的影响力就如此之大,原因就是在这里,因为有了护法神的护佑。
若天垂手予提携,自亦登上善行梯,则彼真实能享受,利乐誉之无量殿。
天众护法若是垂手来帮助你,你自己也是接力攀登行善的梯子,天人福报等等却能真实的感受到。因为自己的不如法和没有护神的庇佑,自然就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以致于自己始终处于苦难之中。如果自己行为如法了,加上护法的保护,两者结合,自然力大无比。
追逐福德不得之,因彼福德胜妙树,稳固不移挺拔于,高尚行为之因中。
世上无数人追逐名利都得不到,除了一定的因缘和上辈子的因果轮回,今生今世来说,福德的树是稳固挺拔的扎根在高尚的行为之中的,若能如此,福分不求自来,如果为了财富不择手段的话,生生世世都会处于痛苦之中。
浊时众生福德浅,是故智者极罕见,虽劝行持高尚行,实际秉持极难为。
无浊兴盛的时代福德都很浅薄,有利他心得智者也很罕见,即使以种种方式劝说众生行持高尚的行为,真正能做到的人也很少。弘一大师曾说过,要爱惜福报,要经常劳动,要受持戒律,要自尊自重。特别是惜福,一切衣食都不可随意浪费,又一次有人供养法师银耳,他立马送给了别人,说自己福报甚浅不敢享用。
古人大德之二规,众人对此不重视,甚多恶劣众生中,高尚之行鲜有闻。
古代的礼义仁智信和佛说的慈悲等等规,大家都不重视。现在的寺庙中也都是在拼辉煌等,很少有清净念佛的人,相比处处捐款无量功德比起来,吃斋念佛显得更尤为珍贵了。
虽此大地满恶人,然自当持高尚行,如是行持则自己,自然功德圆满成。
即便都是恶人,我们也要出淤泥而不染,不断的秉持佛法,行为如法,功德自然水到渠成。学习佛法过程中,常会遭到别人的嘲讽,我们也要护持正见,以大悲心来摄持,一方面对他们生起悲心,另一方面也不要被他们所左右。
正士高尚行为者,树根妙慧与稳重。树茎有愧不放逸,树枝正直誓坚定。
树叶知恩为利他,树花信心发放施,树果安乐及声誉,此等缺一不可也。
涵盖了本论往后所有的学习内容,用比喻的方式。把一个高尚的人的行为概括成了12种功德,缺一不可。先要有树根,也就是智慧和稳重;再者就是茎,多所做所为的惭愧心,和以正知正念来对治自己相续中的烦恼;树枝是正直和誓言坚定,叶是知恩图报和利他,最后开花会有信心也要多布施,果自然得到暂时究竟的安乐和荣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