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个层面构建了实现人生突破的系统方法。
1. 行为:如何启动行为的改变?
2. 思维:如何启动思维的进化?
3. 关系: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
4. 转折期:如何走出人生瓶颈?
5. 人生地图:如何绘制自己的人生地图?
改变非常难,其实难在你心里。
你的心理系统就像一个鱼缸,而你就像鱼缸里的那条鱼,你在里面游看起来很自由,其实,你是被限制住了。 人生突破的本质是心理系统的更新。
改变非常难,其实难在你心里。
你的心理系统就像一个鱼缸,而你就像鱼缸里的那条鱼,你在里面游看起来很自由,其实,你是被限制住了。
改变的前提是理解自己,而理解自己就需要你有内省的能力。
选择是基于当前的现实,而不是我们头脑中的理想。我们选择的,也不是未来的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
比如说,我现在在做一份不那么喜欢的工作,我没有办法去做一份我希望的理想的工作。因为我需要养活自己,所以我觉得自己没有选择。
其实,这句话正确的表述是:你还不愿为自己喜欢的工作去冒险,所以选择忍受一份不那么喜欢的工作,来养活自己。
我们对改变的成功经验可能并不多,但对改变的失败,一定经验丰富。
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而情感提供动力。
它只认我们切实体会过的“经验的好处”,而不认我们理智所构想的“期待的好处”。
期待的好处是我们想象中的好处,
我们并没有深刻地体验过这种好处。
相反,我们体验过睡懒觉时温暖的被窝,打游戏的快乐,胡吃海喝的感官刺激,这些都变成了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好处。
· 期待的好处是抽象的,而经验的好处是具体的;
· 期待的好处发生在未来,而经验的好处发生在过去或者现在;
· 期待的好处是被教导出来的,而经验的好处是我们通过亲身体会,真实地感受到的。
改变的本质:创造新经验
心理舒适区就是控制感和安全感
心理舒适区的本质是熟悉的应对方式所带来的控制感,正是对控制感的渴求,让我们难以改变。
因为自己的东西,只有你自己认真对待,别人才会认真对待。你在背后抱怨,就是把责任推卸给了别人。
所以现在,每当想要抱怨的时候,我都会先想想:我有什么需要没有直接表达,我是不是坚持了自己的意见。
“小步子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让每一次的小成功,成为下一次改变的基础。
小成功能够让大象体会到改变的好处,也会塑造一种希望感,让大象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并促使大象不断迈开步伐。
生活的乐趣分为两种:消费型快乐和创造型快乐。
在消费型快乐里,你消费的是别人创造的产品,满足的是表面上的感官刺激;
而在创造型快乐里,你在创造自己的产品。你在发挥自己的才能,辛苦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体会到一种深刻的成就感,一种自己正在变得更好的感觉。
如果说消费型快乐是酒肉朋友,那么创造型快乐就是良师益友。
养一个自己的“场”
要想用好“场”,我们先要弄清“场”的力量到底从哪里来。
“场”的第一个来源: 别人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场”的第二个力量来源了: 你以前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场”到底是什么?
它其实是环境记忆中,我们每个人的历史。
你的奋斗、你的挣扎、你的灵光一现、你的引以为豪,这些事在别人看来也许无足轻重,可是对你却意义重大。
如果你有意识地让它们只在某个特定的空间里发生,那这个空间就开始有了记忆,它就变成了能调动和激发大象的“场”,这里就成为了存储你美好新经验的记忆银行。
很多你想改变的应对方式,比如:吸烟、乱吃东西、拖延,就是为了应对焦虑和压力而产生的。
现在,内疚和自责增加了你的焦虑和压力,那你会用什么办法处理它们呢?当然还是吸烟、乱吃东西、拖延这些老方法了。
所以,越是自责,你就越容易放纵自己。这就陷入 “放纵——自责——更严重地放纵”的恶性循环。
她心里多了一样东西:对自己的爱和怜悯。她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自我谴责,也知道这并不是她想要的自我谴责。这是她妈妈的需要,不是她的需要。
自我接纳不是追求,而是舍弃。
舍弃的是什么呢?就是那种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心理治疗领域里,有一种很著名的疗法,叫做“森田疗法”,它的核心理念是:带着问题生存;为所当为。
意思是,不要纠结于你自己的问题,把它当做你生存的常态,而去专注于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才是自我接纳的真谛。
心智模型分成两类:一类是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型,一类是消极的防御型心智模型。
推动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机,主要有三个因素:安全感、自主性和胜任感。
应该思维分为两种:
一种, 是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
另一种, 是对我们自己的应该思维。
固定性思维
应该思维,
所有人与所有物都有独立自主性
自我烦恼的背后是应该思维
没有什么是应该的,我们关于自己应该怎么样的假设,也许本身就是偏见。
我们当然需要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但我们要搞清的是,这个更好的标准来自哪里。它来自你的内心,还是来自外在的设定?
应该思维的本质是模仿
想一想,生活中有多少人在跟你灌输“应该如此”的信条呢?
· 电视上的偶像剧在告诉你,该怎么谈恋爱;
· 精明的商家在告诉你,该怎么给情侣送什么礼物;
· 结婚的时候要拍什么样的婚纱照;
“我应该如此”的应该思维,它的本质,是用社会规则、他人的期待或者文化习俗,代替了我们自发的行动。
应该思维完整的语句也许是:既然别人觉得那样做是对的,那我就应该那样做。既然别人期待我这样,那我就应该像别人期待的这样做。
表演一场叫做“努力”的行为艺术呢?
是的,他并不真的想要继续努力,而是希望通过摆出努力的Pose,来满足他心里我“应该要努力”的想法。
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这个理想的自我通常都是完美的,聪明、美丽、优秀、毫无瑕疵。当我们用幻想的自我来对照现实的自我时,会觉得自己像个冒牌货。所以,我们会努力维持幻想中的形象,害怕别人看到幻想背后真实的自己。
这些理想的自我,并不是来自于我们真实的自我经验,而是由很多“我应该很努力”、“我应该谈恋爱”这类的规则堆起来的。
为了保护这个幻想中的理想自我,他们会变得非常死板,会排斥自己内心里跟这个“应该自我”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这样一来,他们就被这些“应该的规则”支配了,成为了“应该规则”下的提线木偶。
那么,我们该如何跳出应该思维,逃脱这个暴政呢?
这个说起来并不复杂,就是找回我们的感觉
应该思维其实就是用别人的标准来代替自发行动的思维方式。
如果把思维比喻成一条河流,一条河要流动起来,需要有3个条件:
1. 河流落差产生的张力;
2. 控制河流走向的河道;
3. 不断补充的源头活水。
如果没有落差,河水就会停止流动;如果没有河道,河水就会失去方向;如果没有源头活水,河水很快就会枯竭。
其实,人的思维发展也是如此。张力就是目标,河道就是行动的方法,源头活水就是与现实的接触。
如果没有目标,人就不会有行动的张力;如果没有方法,目标就只会制造焦虑,而不会引发有效的行动;如果没有跟现实的接触,思维就会变成头脑中僵固的规则,而不会有什么发展。
作者区分了两种产生张力的结构:创造的结构和解决问题的结构。他说:
只有创造的结构,才能产生持续的张力,而解决问题的结构,是没有持续张力的。
因为爱,创造型的思维会产生足够的张力
你越是爱它,越是希望它问世。这种张力就越大,它就越会推动你持续行动,直到最终把它完成。这就是创造的思维结构带来的张力。
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也可以把人生看作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把我们心里钟爱的理念变成现实的过程,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解决问题了,为了完成梦想,你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但是解决问题不应该成为行动的动力。你真正热爱的目标才是这个动力的来源。
创造型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么样的,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去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
而解决问题思维是以现实来思考目标。先去想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来想自己的目标是不是实际的,该树立怎么样的目标。
大部分人都是从现实出发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从想要的东西来思考现实。当他们这么想的时候,自然无法突破现实的限制,也就没有持续的张力了。
近的思维的三个原则:
第一, 用描述性语言,而不是评价性语言;
第二, 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第三, 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远的结果。
所有的知识都是局部的,找出它不够完善的部分,是很容易的。可是要听到它对的地方,却并不容易。你要先接受他所说的都是错的,才能听到他说的对的地方在哪里。
如果套用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 就是把知识当做绝对的真理来学习;
第二重境界, 就是知道它是有错的,所以批判它、排斥它、不接受它;
第三重境界, 就是重新把它当做知识来学习,既知道它有局限,也知道它对你有用的地方在哪里。
因为你要知道,我们课程提供的也只是局部的知识,如果你知道这些知识之外,还有很多未知的空间,你就不会被这些知识限制住,变成一种应该思维。
所以,思维的弹性其实就是承认我们自己的限度,并继续探索其他的可能性。
思维对环境有同化和顺应,两种现象
四个递进的层次
第一, 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
第二, 在不同的关系中,你的自我是很不同的。
内向的你、外向的你;勤快的你、懒惰的你,这些都是你,只是不同关系中的你。
这种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塑造了一种新关系。关系变了,学生的表现,自然也就变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而且在不同的关系中,人的自我是很不同的。
第三, 决定你行为的是你所处的关系,不是你的个性。
可是,所谓长久的表现又是什么呢?很多时候,那也不过是在另一段长期关系中的表现而已。
所以,是所处的关系,而不是个性,决定了人的行为。
第四, 是关系的视角会让思考问题的视角发生重大的转化,一些看起来几乎无解的问题,突然有了合理的答案。
关系的视角拓展改变的空间
稳定,就意味着你很难改变。
如果从关系的视角来理解,你在不同关系中的自我是不一样的,你就可以去不同的关系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你也不会去指责别人为什么有这么古怪的个性,而会去理解什么样的关系,让他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这增加了自我发展的潜力,也拓展了改变的空间。
我们头脑里根深蒂固的自我,其实就是一种抽象化思维的产物。你有很多的关系,每一种关系里,都有一个自我。你把这些“自我”的个性抽象出来,就变成了你头脑中那个固有的自我。
这种思考会增加控制感,可是也让自我变得很稳定,很难改变。
而从关系看自我,就是一种正念思维,也就是近的思维,是把每个自我,放到具体的关系中,从每一段关系,去看自我的表现。这当然会增加改变的空间。
既然自我是关系的产物,那么自我发展的核心问题,就从如何塑造新经验变成了如何塑造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新关系。
在这一部分,我们会讲混淆的关系如何限制自我的发展,以及如何塑造一种独立的、为自我负责的新关系。
角色影响我们的行为
社会角色,而是一种行为期待,是关系里的人共同达成的隐性契约。这种契约是很隐秘的,如果不留心,经常会看不到。
在一段关系里,你随时随地都在面临着一些行为的期待,因此你随时随地都在扮演着某个角色。
这个角色决定了你会怎么想、怎么感受、怎么说话、怎么行动。
人生如戏,只不过有时候我们扮演一个角色的时间太长,入戏太深,就把这个角色当做了唯一的自我。
角色就是这样,它以一种不知不觉的方式规定了你的言行思想。为什么会这样呢?当别人跟你说一件事时,他对你是有角色期待的。
这种角色期待提供了你行为的线索,让你不自觉地想去顺应这种期待。而这,常常就是影响我们的行为关键因素。
语言要求和角色期待的矛盾
关系的语言:人际关系的密码
人和人之间的互动,都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个是表面上的层面: 我们在讨论的很多内容。比如丈夫和妻子在讨论要不要借钱。
更重要的是第二个层面: 这些内容背后暗流涌动的关系。
有时候,我们只顾对表面的内容信息做出回应,却看不到内容背后,真正牵动我们情绪的关系信息,就会造成人与人之间很多的误解。
可以说,关系的语言,是通过说话者讨论的内容,来理解他们之间关系的一种语言。如果你能理解关系的语言,那你就掌握了理解人际关系的密码。
内容是表,关系是里。
关系的语言:对人不对事
从关系的语言来看角色的期待,我们就了解了,无论人们表面上在争论什么,他们争论的一个很大的主题,都是如何在角色期待上达成共识。
关系中,人和人之间的行为和角色就像是一个拼图,是他们把彼此塑造成了现在的样子,来完成系统这个大拼图。
对于关系来说,改变不仅仅意味着改变某一个行为,你知道从改变某个行为开始,你就在重塑一个系统。
当你有所改变的时候,这个系统会产生一定的混乱,你会受到很多阻力。
但是最终,这个系统会从混乱,达到重新的平衡,一种有更多可能性、更多弹性的平衡,一种更利于系统中每个人自我发展的平衡。
什么样的关系最有利于自我的发展?我心里的答案,是一种自主的、有选择的,但又能够为自己负责的关系。
这样的关系有两个特征:
首先, 我们不会轻易被别人的情绪影响,而是能自由地做出选择。
其次, 我们能够去不断探索新的关系,发现更多新的自己,而不是被绑在某段关系或者某个角色中无法动弹。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会被他人的情绪影响,会生活在他人的目光中,会在一段不健康的关系中纠缠不清。
个体视角导致了因果思维,而因果思维又导致了对错思维。冲突也就从这里开始。
通常情况下,偏偏那个被认为是罪魁祸首的人,也不认为自己是原因,他觉得你才是原因,他只是结果。于是两个人就开始起了争执。人与人的关系模式就这样形成了。
对错思维塑造对立关系
其实,对错思维虽然是个体视角的产物,但它本身也没有逃脱关系的约束。
因为,对错思维本身也是在塑造一种关系:好人和坏人的关系;施害者和受害者的关系;惩罚者和被惩罚者的关系;聪明的人和无知的人的关系……
无论是怎么样的关系,对错思维都把关系的双方对立了起来,塑造的就是一种对立关系。
关系里,人的行为是相互塑造的。根本没有什么明确的因果,也就没有明确的对错。
这确实不是一种容易接受的思考方式。
问题的关键是:没有了对错,我们身处的关系如果出现了问题,该怎么办?谁来改变?
我的回答是:
唯一的办法,就是回到“自己”。做我能做的事,承担起我在关系中的责任,而不管别人怎么样,也不管结果最终如何。
关系里并没有什么对错,也没有什么好人坏人,只有相互影响。如果你一直在考虑对方应该怎么做,你就在试图控制你控制不了的事情。那么,现在你能否回到你能控制的事情上,想想你能做什么,来让你们的关系有所改善呢?”
回到自己,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责任,这是突破对错思维最直接的办法。
是啊,你并不是必须这样,关系是允许破裂的,如果一段关系真的让你不舒服了,你也可以从这段关系中离开。
你愿意改变自己,去修复这段关系,那一定是这段关系对你很重要,你很珍惜它。
可是,你一边说自己珍惜这段关系,一边不愿意改变自己,而是一遍遍尝试让对方改变,哪怕你的经验早就证明了这样做没有效果,那这就是你的错了。
人总是有亲近的渴望。因为这种亲近的渴望,我们总是希望能够承担别人的痛苦。
可是,有时候我们也需要承认自己的限度。不是我们的爱心不够,是我们的能力不够。边界就在那里,很客观,我们只能遵守。
但在纠缠的关系中,因为你太重要了,所以我希望你能想我所想。如果你想得跟我不一样,这就会变成一种伤害。
· 因为你太重要了,所以我希望你能满足我的需要和愿望,如果你做不到,这也会变成一种伤害。
· 因为你太重要了,所以我希望你不要离开,任何离开的举动,都是对我的背叛。这就是一种纠缠。
任何亲近的关系,家人、朋友、情侣、上下级,都可能出现这样的纠缠。
这些关系的纠缠最初都是对彼此有很深的好感和很高的期待。慢慢的,这种好感和期待就变成了对对方的要求。
而对方并不是总能满足你的要求。于是,两个人之间开始有怨气,“你责怪我不理解你的痛苦,我责怪你不感恩我的付出。”
最后,一段良好的关系,因为太近,变成了相互伤害。
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课题分离。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会有人际关系的烦恼呢?
其实主要的根源就是: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我的事。
一个人如果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那他就很容易变得敏感内向,容易受他人情绪的影响,活在别人的评价和期待中,把别人的期待变成自己的期待,把别人的情感当做自己的情感。
而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就是越来越能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自我的边界,就是通过这种区分确立起来的。这就是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提出的一个理论,指的就是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事情做好,而你也只负责把你的事情做好。
对于评价这是谁的事情,也有一个简单的准则:那就是,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
表达我们的需要是我们自己的课题,而别人会接受还是会拒绝,那就是他们的课题了。
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探测他人需要的敏感雷达,而看不到自己的需要。需要的正当性,不是通过想象别人的反应来确认的,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表达来确认的。
也许别人不一定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可是“表达需要”本身也是一种需要,至少这种需要,我们是可以自己来满足的。
课题分离,就是人际关系中的控制两分法。把我们能做的事做好,因为归根到底,每个人都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而如果我们真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把别人的事情留给别人操心,那也许我们就不会担心别人的评价,那些来自人际关系的烦恼和羁绊,也许就不会那么让我们困扰。
我们很容易觉得,对方是我们感受的根源。是对方没有满足我们的愿望,让我们这么沮丧或者委屈。如果是这样,那你还是没有把自己的事情和他人的事情分开。
事实上,我们自己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让别人为我们的感受负责,和我们自己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表现在沟通上,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三个阶段,自我阶段,他人阶段,独立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终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课题,能够把自己和他人分开。
我们开始能够理解他人,也能够尊重自己。别人再也没法限制我们,除非我们想要接受这种限制。
我们变得自由了,也不去侵犯别人的自由。我们在关系中所做的事,也更发乎本心了。
独立意味着孤独
可是,独立并不是容易的事。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意味着孤独。
一个独立的人,是在心理上真正断乳的人。
当他遇到麻烦时,当他心情不好时,他不再对亲人、朋友、同事怀有“理所当然”的期待。当然他可以求助,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可是他也知道,别人帮不帮他,这是别人的课题。
从独立的那天开始,他就失去了抱怨的资格和理由。当然,他也不需要对别人的情绪怀有什么“理所当然”的责任,因为这也是别人的课题。
去掉了人与人之间习以为常的用控制和期待来维持关系的方式,一个独立的人,怎么能不孤独呢?
孤独,也许正是人生的某种真相。说到底,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也没有人能完全为另一个人的生活负责。
我们总说,这是我的家人,我的恋人,我的孩子,我最好的朋友。“我的”的意思,好像我们拥有某个人一样。
拥有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幻觉。没有人能够拥有一个人,我们只是在各自的旅程相遇,彼此同行。 这种相遇又长又短,最终我们还是会分开,去走各自的路。
很多分离是通过反抗来的,就像青春期的孩子经常会通过反抗父母来获得独立一样。
但是反抗本身并不是分离,而且有可能会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纠缠。
什么是真正的分离?是我们了解了他们的期待和困难,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得承认,我们无能为力。
重点不是反抗,而是不把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当做我们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哪怕他们觉得他们困难的解决方案就在我们身上。
比如,父母希望你早点结婚、生个孩子、回家乡工作或者考个公务员之类。他们觉得只有这样,他们生活才会好。可是你不能这么想,因为只有你知道这是他们的问题,你才能腾出手来帮助他们。
独立跟我们在关系上的亲近矛盾吗?不一定。
我想,独立之后,大部分人还是会投入和他人的关系中,只是,这次是出于他们主动的选择。
虽然独立意味着孤独,但是这是你必须走的路。只有在关系中独立了,你才能真正自主地投入一段新关系中,实现关系上的自我发展。
人就像某些动物一样,长大到一定程度,它们需要把原有的壳脱掉。
这个脱壳的过程是很痛苦的。那它们为什么要脱壳呢?因为这个旧壳已经限制了它们。如果它们一直背着那个旧壳,就没有办法继续生长。
你可以把这个旧壳理解为是旧的工作、旧的关系、旧的习惯。
自我的发展,也需要经历很多次这样的脱壳,这同样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迷茫。但这不是自我的问题,恰恰是自我发展需要经历的道路。
我们的生活里虽然没有这样的仪式,可是,你也在经历这样转变的过程:脱离部落,去荒野寻找自我,最后以一个新的身份回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