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的11月,64岁的格里希被聘用为武汉柴油机厂的厂长,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外籍的国营企业厂长。
格里希面对的是一个纪律涣散、管理混乱的国营老企业。
上任后,他要求工人遵守8小时工作制,长期迟到和旷工的可能被开除,他每天带着放大镜、小锤子和吸铁笔下到车间里,现场处理管理上的难题。
在厂里发生多起质量事故时,格里希明察秋毫,奖罚分明:总工程师和检验科长没有尽责,免去职务;工艺科长和一名技术员认真负责,分别提拔为总工程师和检验科副科长;机修车间一名机修工在精度不高的机床上加工出高精度产品,奖励20元;一名测量工连夜加班测量完540个点位,送其去成都参观学习。
格里希这位洋厂长,除主抓质量、从严治厂外,还提出过一套企业改革方案。
他说:“一看年龄,就大概了解到他的工资。这种年龄工资不合理。”
“干部的工资比工人高,这也不合理,因为产品是工人直接劳动创造的财富。”格里希提出,打破“铁饭碗”,实行结构工资制,每两个月按5%的面上下浮动一次工资。
在任两年间,格里希以身作则,从严治厂,其做法受到了企业界的普遍赞赏,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武柴管理落后、质量低劣的面貌。那时候,武柴产品向东南亚7个国家出口,年出口量达到5000台,创汇超过百万美元。
聘任“洋厂长”在当时引起轰动,他被看成是“新时代的白求恩”。
当他离开中国的时候,他写了一封信,其中归纳了十多条国营企业的弊病并提出建议,包括“治理生产过程中的惊人浪费,提倡过节俭日子;加强对青年的就业前培训;中央成立设备调剂中心,把某些企业闲置的设备有偿调拨给缺少设备的企业”,等等。
格里希后来多次到中国,每次都受到中方官员的热情款待。
2003年4月17日,格里希在德国家中逝世。两年后的这一天,为了纪念他,在武汉市的汉正街工业区广场中央,树起了一座2.78米高的铜像——上面刻写着“威尔纳·格里希”。
《格里希在武柴》一书的序中这样赞美他:“我们应该学习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忘我地为武柴工作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从细小而关键的事抓起,说到做到,一抓到底的求实精神;学习他严于律己,永不满足,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精神;学习他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勤俭办厂的精神。”
白求恩治病救人,格里希改革救厂,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情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