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时老师再三给我们安利了一部电影《敦煌》,今天周末闲来无事就打算认真看完这部电影。
据说这是日本导演德间康快,借助中方的资源和背景,中日合拍的电影。
该电影是根据日本作家井上靖小说《敦煌》所拍摄,讲述的由作家凭空想象的关于敦煌千佛洞由来的故事。
电影细节非常真实,黄沙蔽日的西域,白骨露野的战场,一个时代的辉煌和苍凉,被热血和风沙封存千年。
电影开端是在宋仁宗天圣时期,书生赵行徳正在参加科举考试最后一关殿试,此次殿试的题目是宋朝如何采取措施对待西夏,赵行徳没有答上来而遗憾落榜,他非常沮丧,开始想象西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来到酒楼喝酒吃饭的他,意外听到了旁边也是落榜的两个书生谈到了敦煌。
我们都知道宋朝的官僚系统十分庞大,官职非常混杂,且恩荫泛滥,而宋朝恰恰又是以文治天下,寒门子弟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通过科举考试,而科举考试也是步步艰辛,于是有小部分决定去边境寻差事谋生。
离开酒楼后,碰巧意外救下了一名西夏女子,于是就向她询问西夏。
女子说西夏可以说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刚刚建国不久,她们的皇帝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和制度。
离开前还送给了赵行徳一张写着西夏字的字帖,那是西夏的通行证,上面写着她的出生地和姓名,只有拿着它才可以进入西夏。
于是他跟随着一个商队进入大漠,准备去西夏,但路途中被西夏军抓住,这些西夏军是汉人部队,从宋朝投奔到了西夏,现在为西夏效忠,便把他们全部充军,从此赵行徳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赵行徳凭着自己的表现,赢得了首领朱王礼的青睐,要求赵行徳跟随他,赵行徳在当兵的过程中多次见证并参加了回鹘与西夏的战争。
在与回鹘人的作战中,他救下并藏匿了回鹘公主斯鲁比娅,二人由恨转爱,并相约逃跑前往西夏,无奈阴差阳错,行德只得留下爱人独自前行。谁知他一去两年,期间斯鲁比娅竟被西夏王子李元昊霸占。
后来首领要他学习西夏字,将来可以把他们的战争事迹用西夏字记录下来。
听说敦煌太守在招西夏语的学徒,于是首领派一个商队将赵行徳带往此处,此时的敦煌太守是归义军时期节度使曹氏。
为了与西夏维持和平友好的关系,要求他们再此译经,并且带他们参观了在当时历经七百余年的莫高窟,包括有北凉时期的弥勒菩萨,北魏时期的绘画,隋唐时期的佛祖涅槃等等,太守当时自己也建造了一个洞窟。
此时首领朱王礼打完仗回到敦煌,迫使敦煌太守交出敦煌,因与李元昊的私人感情恩怨,让他决定叛变,于是敦煌开始了一场大战。
这时敦煌太守的一大批经典宝藏无处安放,即将面临被烧毁的局面,赵行徳下定决心要转移这批珍贵的典籍佛经和绘画,他们艰难的来到莫高窟。
商队头领告诉他一个秘密的小洞,没有人知道,于是大家迅速将这上万册的珍宝转移进了洞中,并将洞口用砖头砌好堵住,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敦煌藏经洞。
在当时过了九百余年,才被发现,但是与当初藏宝物的人的意愿相反的事,文物被英、法、德、日的探险队盗走了一大批,而仅仅留下来的只剩下了一万多件。
这就是整个电影讲述的故事,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确实无论从镜头,场景,人物角色都非常精彩。
这部电影当时一经播出,使得无数人的目光转移到了中国西部这块神奇的地方,掀起了一阵研究敦煌学的热潮。
铁凝曾经评论这部电影:
无数观众从《敦煌》的故事中惊奇地注目中国西部,更有大批游人拿着井上靖的西域小说,走上去往敦煌的漫长征程。……作家对人生对历史寄予了独特思考,对中国史传文学的叙事模式亦有秉承和借鉴。在涉及这种题材时严谨的治学态度亦深得史学家称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