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春节档并非中国电影的全部,却见证了观众观影习惯养成及口味变迁。
这是春节档的第一个10年,也是中国类型片的10年。从陆港合拍的奇幻冒险西游,到中国特色科幻的流浪地球。
后疫情时代,值得共情和讨论的,可能才是观众想看的。
2013年,我还在上高中,这年大年初二我第一次踏进电影院看了第一部 3D 电影《西游·降魔篇》。3D 特效我唯一记住的是片头的紧箍咒和浮在画面前的字幕,余下的是颠簸的大巴的眩晕感。
我没问朋友为何在 2013 年而不是更早几年找我春节看电影。现在才知道,这是大陆有春节档的第一年。
2012 年我和舍友用手机看的泰囧,也只算是贺岁档(元旦)电影,在这之前,春节营业的影院可能屈指可数。
2013·春节档的序幕
西游降魔篇在年初一上映,是真正意义上的春节档电影。同期上映的只有两部:越来越好之村晚、百星酒店。
当年春节档票房是7.79亿,一部西游就能占 5.25 亿,最终以 12.46 亿成了当年的年冠,占当年票房超过 5%,引起业界轰动。
如果当年上映的只有后两部,春节档观影习惯养成可能还要迟几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5530017/a1b44cc1d970c6a5.jpg)
可惜没如果。神话冒险很快成了后几年的票房公式。紧接着 2014,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成为春节档冠军(6.34亿)。
白发魔女之明月天国(3.8亿)、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等等也相继上场,一直延续到 2017 年的西游伏妖篇才开始失效。
这几部除了类型相似,还都是 3D、陆港合拍片。当香港电影在 10 年代开头就被唱衰时,却以陆港合拍片方式又称霸大陆好几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5530017/a26a1d95ccfb0385.jpg)
同样在 2013 年,贺岁档出现了首部以综艺为噱头的粉丝电影《快乐大本营之快乐到家》(1.53 亿)。
来到 2014 年,春节档的冠军只是跟风,这年的年冠是 10 年来唯一一部进口片《变形金刚4》。但更值得关注的是春节档亚军《爸爸去哪儿》。
我甚至不愿称之为电影,一部 95 分钟的综艺剪辑,能插入广告还能捞近 7 个亿票房。这样的中国特色类型片,光“爸爸去哪儿”就有 3 部,还有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以及早期的炮灰——好声音之为你转身。
![](https://img.haomeiwen.com/i5530017/bfb218c50b69ff5f.jpg)
2015年,天将雄狮以 4.61 亿夺得春节档冠军。
这年春节,我看了票房反超的王晶烂片三部曲《澳门风云2》,韭菜要割双份,一部赌神片也要 3D 洗牌。情节我早已忘记,只记得影片结尾是蔡健雅的停格。
暑假回家看了捉妖记(24.34亿),也算是奇幻冒险题材。这部本应在春节档上映的片子,因为劣迹艺人的柯某东换成井柏然。但不影响这部陆港合拍片成为当年年冠。
![](https://img.haomeiwen.com/i5530017/30d1e8342f62d834.jpg)
2016·主旋律崛起
2016 年春节档,欠周星驰的一张电影票这个口号火遍大江南北。
周星驰以《美人鱼》再次同时拿下春节档冠军(15.04亿)和票房年冠(33.86亿)观影人次得到 4070 万,春节上座率高达 53.1%,仅春节档就几乎打平年度亚军疯狂动物城(15.27亿)。
这一年,博纳出品、林超贤的《湄公河行动》在国庆档点燃主旋律类型片市场,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融合喜剧与悬疑元素令人眼前一亮,成为贺岁档新宠。
![](https://img.haomeiwen.com/i5530017/7d9e6cf22c867132.jpg)
2017 年,徐克接过导筒,西游伏妖篇以 11.1 亿成为春节档冠军,上座率为 33.2%,后被喜剧功夫瑜伽超越。
这一年,大陆影史冠军被暑期档的《战狼2》刷新(53.12亿),一直屠榜至 2021 年,才被票价更高的《长津湖》打破,1.6 亿的观影人次及四次密钥延期,至今无影片撼动。
2018 年,唐探2以 18 亿票房成为春节档冠军,是 10 年春节档少有的 2D 电影夺冠案例(另外是长津湖系列)。
这一年我还是戴着 3D 眼镜入场,在影院见证《红海行动》春节档后期反超捉妖记2、唐探2 以 34.22 亿票房和高达 54.8% 的上座率夺得年冠。
这是主旋律电影首次登上春节档擂台,它依旧是陆港合拍片,却以一种新的类型引领大陆电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5530017/8afaa3188d803051.jpg)
因为它,票房与口碑倒挂的问题似乎开始瓦解。
同年暑期档,文牧野的长片处女作我不是药神,则给了大家一剂强心针。国民情绪被反复提起。
2019·中国特色科幻元年
2019 年流浪地球以 18.9 亿登顶春节档冠军(总 46.86 亿),影片结尾以集体主义战胜了地球流浪危机。
在家乡看完,回到大学所在城市我又看了一遍巨幕,这是第一次我对某些电影就是“为大荧幕而生”有清楚的认识。
这一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年冠,国漫+传统神话的票房公式仍未失效。
2020 年,春节档停摆。电影全线改档,徐峥的囧妈,牺牲电影从业人员利益贸然登陆线上平台,耗尽囧系列电影最后价值。
这一年年冠是八佰(28.75亿)。星际穿越重映破亿,它的导演诺兰却没能担起救市重任,随后上映的信条仅收 4.56 亿票房,而这部电影也被影迷看作“最内卷的诺兰电影”。
2021·高歌猛进的余光
2021 年,7 部电影齐聚春节档,无一部主旋律。唐探3以 32.55 亿、7198.6 万人次打破春节档票房及观影人次记录。这年我看了唐探3和刺杀小说家,这是10年春节档我观影体验最差的一次——如坐针毡。
![](https://img.haomeiwen.com/i5530017/47c4f23aa0a13b9e.jpg)
《你好,李焕英》反超唐探3成为春节档最大看点,电影没有给出母女关系的解药,但是观影的眼泪却让观众误以为尽了孝心。
这一年的国庆档,因疫情反复而推迟的《长津湖》,在孟晚舟回国、中美关系变化、朝鲜战争纪念等因素叠加下,诞生了影史新的票房记录。
2022·回归影片本身
2022 年共 8 部电影上映,主旋律占了三部,长津湖之水门桥以 23.28 亿夺冠,上座率是 31.4%。
档期上座率最高的电影是熊出没·重返地球,为 35.7%,而它的黄金场次占比仅 7.2%。
![](https://img.haomeiwen.com/i5530017/c841d9952b11b646.jpg)
春节档自 2013 年以来高歌猛进,似乎什么片子都可以大赚一笔。2022 年,春节档电影因票价被诟病,在降价之后也难止颓势。
回看 10 年的春节档爆款,被记住的,要占据天时地利,还要值得大众讨论。电影不止是娱乐,在观众观影习惯未养成之前,如果上述的两者都不占,就别怪观众不买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