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不喜欢“被迫”或“不得不”,当我处于被迫做一件事的状态时心情会变得很焦躁,所以我喜欢提早计划,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时间,然后就会有“闲暇”的选择。不知不觉中我把自己的性格和心态带进了课堂,在课堂上我会给孩子们选择的自由。
因班级内的孩子为特殊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不会像普校那么乖,一般是上课了看到所有孩子都齐刷刷地坐在座位上,我就很满足了。可是整齐地坐在座位上可是容不得细看的,你一旦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些孩子在写永远也“写不完”的“作业”,有些孩子在画“怪诞小说”,有些孩子在玩被奉若至宝的“玩具”,有些孩子在偷偷地把控着“藏在抽屉里的秘密”,只有极个别的同学是真正地在等待上课。
看到他们的种种行为与小心思,我并不气恼,而是通过课前律动游戏、课堂内容阐述、课堂奖励说明吸引他们,开始他们会放下小心思跟着我的思路走,可是课堂学习如果枯燥了他们就又开始经营各自的营生了。当我发现后,心情好的时候会笑着问“你还需要多久完成啊”,被老师发现后有些孩子会收敛,有些并不会,这时候我也不会凶,只是为他们提供选择。
比如“你是写完这一行收起来呢,还是写完两行收起来呢?”、“你是回答这个问题呢,还是好好听课回答下一个问题呢?”,如果碰到有些学生坐不住了,我就会给他们找份“工作”如“我感觉开着门太吵了,你去帮我关一下吧”学生本来就想动,给他活动的机会后,开回到座位上开心的不得了,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总之就是想尽策略引导他们到课堂学习中来。
特殊孩子的学习兴趣很低,学习的效率也不高,所以在课堂上我的原则是让孩子们快乐、轻松,感受到学习是愉快的,喜欢参与学习活动,并且能从学习活动中感受到被关爱、被尊重和被期待,进而从课堂上获取生活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