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为疗法笔记,第四天

行为疗法笔记,第四天

作者: 落雨眷恋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12:44 被阅读10次
行为疗法笔记,第四天

一、功能评估实例

雅各布

        2岁男孩雅各布和母亲及4岁的姐姐住在一起。他的妈妈办了一间托儿所,共照顾10-15名儿童。雅各布的问题行为包括扔东西,在地上撞头和哭泣。他妈妈对此非常担心,参加了一个由心理学研究生瑞查实施的行为治疗实验,希望能減少雅各布的异常行为。首先,瑞查通过功能评估来探索雅各布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

        瑞查会见了雅各布的母亲,问她些如托儿所的日常作息、雅各布出现问题行为的前提和后果、其他人的行为及以前的治疗等问题。会谈后,瑞查观察了雅各布在托儿所中的位置,并收集到每次雅各布出现问题行为的前提、行为和后果的信息。他观察了几天,直到能够肯定哪些前提和后果是和冋题行为紧密联系在起的

        在此基础上,瑞查建立了一个关于问题行为的功能假设。他认为,每当别的孩子拿走雅各布的玩具时,雅各布就很可能出现撞头、哭泣、扔玩具等行为。这时候别的孩子多半会把玩具还给他,瑞查推测,这是对问题行为的强化。

喜欢哭闹的雅各布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瑞查做了一个小实验。他让其他的孩子在段时间内不要去拿雅各布的玩具,而在另一段时间允许孩子们拿他的玩具玩,但是一旦雅各布出现问题行为时就把玩具还给他。瑞查发现,在这段时间里,雅各布很容易出现问题行为,而在别的孩子不动他的玩具时,几乎不出现问题行为。这个实验证明,别的孩子玩雅各布的玩具是其出现问题行为的前提。而别的孩子把玩具还给雅各布是对这些行为的强化。

如:

前提                      行为                    后果

其他的孩子玩      撞头、哭泣、    孩子们还给

雅各布的玩具      扔东西                雅各布玩具

如:

前提                          行为                  后果

其他的孩子玩          雅各布请求      孩子们还给

雅各布的玩具          他们归还          雅各布玩具

结果:当别的孩子拿雅各布的玩具时,他很可能请求他们归还。

对雅各布的治疗方案包括教他如何向别的孩子要回自己的东西。这个行为的功能与问题行为相同,也就是说两者达到了同目的:孩子们归还玩具。而当雅各布采取敌对性的行为时,他不能要叵朊具。这一治疗帮助雅各布用恰当的行为(提出请求)替代原有的不期望的行为(撞头、哭泣立、扔东西),这种治疗措施使用辨别强化增加宜行为并减少不适宜行为。

二、功能评估的含义

1、定义

功能评估就是收集与问题行为的发生有关的前提和后果的过程。评估结果有利于断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

2、功能评估的作用

功能评估可以提供下表所示的详细信息。

(1)问题行为。对造成问题行为的客观描述。

(2)提行为之前环境时间的客观描述包括物理环境和其他人的行为等方面。

(3)果行为之后环境事件的客观描述。包括物理环境和其他人的行为等方面。

(4)替代行为。关于在治疗中准备强化以取代问题行为的适宜行为的信息。

(5)动机变量。影响问题行为和替代行为的强化物和惩罚物的有效性,建立起操作作用的环境事件的信息

(6)潜在强化物。具有强化物的功能并将在治疗中使用的环境事件(包括物理刺激和其他人的行为)的信息

(7)以前的干预。过去使用的干预措施和他们对问题行为的后果

一、问题行为的功能

1、社会正性强化:一类虽化结果是由他人给予的积极强化。如果出现目标行为之后他人给予了积极的强化,就称为社会正性强化。社会正性强化可能包括注意、活减或来自他人的物质剌激。如:安娜的行为得到了妈妈的注意作为强化物。

2、社会负性强化:如果其他人在目标行为出现后停止消极的交往任务或活动,这一行为就是被社会负性强化所维持的。如:当父母要求孩子做事时,孩子抱怨,结果父母就不让他做了。

3、自动正性强化:有些情况下,对目标行为强化的结果不是由另一个人做出的,而是由于行为本身的结果自动出现。当行为自动产生强化结果时,我们就说这个行为是被自动正性强化所维持的。如:到厨房里拿饮料被拿到忺料的结果自动正性强化

4、自动负性强化:自动负性强化发生在目标行为自动堿减少或消除了消极刺激时。在自动负性强化中,对消极刺剌激的成功躲避不是由另一个人的行动实现的。关上窗户挡住冷风就是自动强化,请别人关上窗户以挡住冷风是社会负性强化。

二、功能评估的方法

功能评估的方法可分为三类。

(1)间接评估法:通过晤谈和问卷搜集信息

(2)直接评估法:观察者及时记录前提、行为和后果。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观察前提和后果的影响及作用。

1、间接评估法

间接评估法又称调查评估法。下面是对于该方法的几点说明。

(1)该方法的利与弊

利:易于操作;不需要大量的时间;有大量现成的晤谈计划和冋卷可用。

弊:信息可能欠准确。

(2)注意事项

a.关于问题行为,前提和后果的信息必须能描述环境事件(包括其他人的行为)而不包括推论和解释。

b.把焦点集中于前提和后果。这对于理解行为和改变行为是十分重要的。关于前提和后果的问题常用的有

前提

什么时候常出现这些问题行为?

在什么地方常发生这些问题行为?

问题发生时谁在场?

在问题出现前发生了什么事?

后果

出现问题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问题出现后其他人做了什么

问题出现后个体得到了什么?

问题出现后个体免除或逃避了什么事?

(3)间接评估问题样本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或工作

描述行为

界定可能影响行为的潜在生态事件

界定预示行为发生的时间和情势(前提)

识别不适宜行为的功能、维持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界定不适宜行为的效率

确定当事者使用的最基本的交流方法

识别潜在的强化物

识别已知的实用的替代行为是什么

举出不适宜行为的历史演变和过去尝试应用            的治疗计划

由于间接评估法提供的信息可能欠准确,因此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合并使用间接评估法和直接评估法

2、直接观察法

对前提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应在行为发生的自然环境中同时进行,除非被观察者是处于治疗环境中(如:医院、诊所)直接观察法又叫ABC观察。

(1)观察者

可以是当事者本人,或是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其他人,如家长、老师、领导、护土或心理学家

(2)该方法的利与弊

利:信息的准确度较高

弊: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能证明功能关系的存在(实验法才能)

(3)直接评估观察的方法

a.描述法

在每次行为出现时,观察者即简单描述此行为以及每一个前提和后果。观察者经常使用类似下表的三栏数据表。

观察记录

①描述行为

②描述行为就要出现之前发生了什么(你做了什么,别人做了什么,等等。)

③描述行为刚刚结束之后发生了什么(你做了什么,别人做了什么,等等)

日期/时间     

在行为即将发生之前发生什么?

行为:说或做了什么?具体描述。

紧接着行为发生了什么?   

b.清单法

是一个包括有可能的前提、行为、后果栏的清单。观察者记下每次的具体问题行为、伴随的前提和后果,在对应的栏中打上记号。

如下表。

 

行为疗法笔记,第四天

c.间时记录法

将观察期分成较短的时段,每个时段末在数据表上做一个标记,表示此段中是否有问题行为发生。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识别和界定具体的前提和结果。

(4)注意事项

a.对前提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应在行为发生的实景中同时进行,当问题行为发生时随时记下与之相关联的前提和后果。

b.进行ABC评估的观察者必须经过训练,以便记录客观准确

间接功能评估法和直接功能评估法都属于描述性评估,因为前提和后果都是被描述的,描述性功能评估能使我们形成关于前提、后果等问题行为控制变量的假说,但不能证明这些变量同问题行为存在功能关系。而实验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3、实验法

用实验法进行功能评估要对前提和后果进行控制以证明它们对问题行为的影响。实验法也被称作实验分析或功能分析。实验法要通过实验证明前提、后果和问题行为的功能联系

一、功能评估的实施

我们总是在进行了功能评估之后,才能制订治疗方案以矫正某种特殊的问题行为。对问题进行功能评估包括以下步骤。

1、从行为晤谈开始。对问题行为的功能评估首先应从与当事者或其他知情者的晤谈开始

2.形成关于问题行为前提和后果的假设。且晤谈的结果应当可以清楚地界定问题行为,形成关于问题行为前提和强化物的假设。且晤谈还可以获得有关替代行为、环境或生态变量、其他强化物和既往治疗史的重要信息。

3.进行直接观察评估。一旦根据晤谈信息形成了关于控制变量的假设,功能评估的下一步就是在真实情境中进行ABC观察。

4.证实最初对于问题行为ABC的假设。有了经多重评估得到的严谨假设,就可以根据功能评估中确定的前提和后果建立一套功能治疗方案

5.如有需要就进行进一步评怙。如果ABC观察得到的信息与晤谈结果不—致,就必须再次晤谈和进一步观察,以登清不一致的地方。如果进一步的评估能达成一致并形成有关控制前提和后果的严谨假设,就可以认定功能评估完成并开始功能干预。

6.如有需要就进行功能分析。如果进一步评估后ABC观察得到的信息与晤谈结果仍不能达成—致,就需要进行功能分析。功能分析也适用于描述性评估的结果一致但不能形成严谨的假设时。

二、案例学习

案例主角:克莱德是位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年轻人,作为三人工作小组中的员,他开始从事一份旅馆客房清洁工作,由一位职业指导员对其进行培训和管理。当被要求打扫房间的桌子和梳妆台时,他坐在地板上低着头拒绝工作。指导员反复要求、解释他为什么应该工作,并许以报酬,但克菜德就是不听。一周后,这一行为竟成了他的“日常工作"。职业指导员治好请咨询师帮忙。通过与指导员的会谈和ABC观察,咨询师发现克莱德每次都是在让他工作时出现这一行为,而且每次他的指导员都一直劝他工作。

1基于以上信息,强化这一问题行为的可能是什么?

强化克莱德行为的可能是职业指导员的注意,也可能是对清洁工作的逃避。只有通过操纵两种可能的强化因素,进行功能分析,才能确定哪一个是真正的强化物。

2、对克莱德的问题行为你怎样进行功能分析?

处理变量:注意和逃避。

安排:a注意无逃避;b逃避无注意

a当克莱德拒绝工作并坐到地板上时,指导员好言安慰他,把他扶起来,手把手地教他工作。这种条件下,他即使拒绝工作也不能兆避任务,但可以得到持续的关注。

b.指导员对克莱德的问题行为不作出任何反应。这种条件下,克莱德逃避了任务但不能得到注意。

指导员在不同的日子里交替安排两种条件,看在哪种条件下问题行为发生的数较多,就能找出问题行为的强化物如果在两种条件下,问题行为的次数同样多,就说明注意和逃避都是强化物。

3结果怎么样?

第二种情况下克莱德拒绝工作的次数更多,因此逃避是其拒绝工作的强化物

4.从这个例子中你对功能评估有什么新的认识?

功能分析的实施并不一定很复杂,进行功能分析的必要条件是:1、有可靠的数据收集方法,能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记录行为。2、操纵前提和后果的同时保持其他变量不变。3、使用反向设计(或其他的实验设计),重复实验以证明实验条件对行为的控制作用。

三、功能干预

进行了功能评估过程后,就可以运用关于问题行为的前提和后果的信息进行干预。干预的设计在于改变问题行为的前提和后果增加期望的替代行为。功能干预方法包括消失、差别强化、前提调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为疗法笔记,第四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jx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