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新型师生关系

学习:新型师生关系

作者: 蒙奇奇_4824 | 来源:发表于2024-01-10 11:45 被阅读0次

            期末了,在看到学生的教师问卷调查反馈后,我又陷入了迷茫中,教育中关系第一的念头又出现在我脑海中,但是,到底该有样的关系呢?张老师的这篇师生新型师生关系给我很深的触动。

    一、师生如亲子教师是孩子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他人”。当孩子们踏出家门进入校园后,教师便担负起很强的养育责任,需要确保他们的安全、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呵护他们的心理等。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师也是孩子的“父母”,师生之间也可以存在“亲子关系”。1.“师生如亲子”的内涵解析许多学生称我为“师傅”,而我认为,不妨改称我为“师父”,因为我与他们之间不仅具备技术关联,还具备更深切的关联。一方面,在许多学生眼中,教师是“神奇的”“厉害的”,是“权威的代表”“知识的化身”。许多学生对教师充满崇拜。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被学生信任、依恋,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父母的角色。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的“亲子关系”是双向的,不仅有学生的崇拜、依赖,还有教师视生如子般的教导、呵护。当教师被学生全身心崇拜并依赖时,他便不可避免地担负起承托学生情感的责任,也难以避免地被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牵动情绪,会因学生而着急、欣喜、焦虑、沮丧等。这种联结,显然与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有所不同。

            2.“师生如亲子”的特征辨析亲子关系中有两个突出特征,即慈爱与严厉,适当的慈爱与严厉均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一方面,教师身上有着与父母相近的慈爱。例如,有的教师把自己有限的工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深恐学生失学;有的教师护送学生上学,牵着学生的手过急流、走险路;有的教师拖着残疾之躯坚守岗位。这些事迹均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具备严厉的一面,如此才能规范学生的言行。中国有两句古话,一句是“养不教,父之过”,另一句是“教不严,师之惰”,这深刻展示了“养”与“教”之间的内在关联,鞭策教师应像父母般对孩子寄予厚望并严格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声色俱厉的情况,只应在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出现。日常工作中,教师应该是温和的、诚恳的,如此,才能和学生发展起亲密而值得信任的关系。

            3.如何让“师生如亲子”  有的教师习惯以“事不关己”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成长,而有的教师则愿意以“视生如子”的心态帮助学生的成长,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职业态度,不仅影响着教师个人的职业幸福感,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深远发展。怎样的教师更易与学生发展出如亲子般的师生关系?我认为,一是拥有幸福童年的教师,这些教师成长于充满安全感、甜蜜、温暖的环境中,往往开朗、自信、热情、乐观,能够自然而然地将所获得的爱散播出去;二是能够自我净化的教师,这些教师即便有过不愉快的人生经历,也能够遗忘或者转化生命中不够美好的部分,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而与学生发展出美好的师生关系;三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这些教师领悟了教育的真谛,不仅在知识层面上能够胜任教师一职,还能把握当好教师所需要的情感态度。

            二、师生如朋友“师生如亲子”,强调的是关系的亲密,而“师生如朋友”,该如何理解?从亲子到朋友,我认为,这并非关系的疏远,而是师生关系的升阶。1.“师生如朋友”的形成要素一是尊重。彼此尊重是建立友谊的前提。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保障学生的自由发言权,多倾听、尊重学生的意见,适当允许“奇谈怪论”,避免居高临下、权威式、命令式的教育教学行为。二是平等。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这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个人价值,让他们体验到自己作为“独立的人”的尊严感和幸福感。一方面,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不因学生的贫富、美丑等而区别对待;另一方面,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和每一名学生相处,不能因年龄、阅历上的优势而居高临下,也不能因为知识的老化或跟不上潮流而自我感觉不如学生。三是对话。真理并不掌握在长者手中。我提倡教师积极和学生展开对话,共同探索真理。“对话式教学”应在互相尊重且信任的氛围中进行。在“对话式教学”中、在学生的心中,教师应是可以倾诉心里话的朋友,是愿意与自己分享快乐的伙伴。师生在平等与和谐的对话中,在心灵与心灵的交融中,会自然而然地提升彼此的生命质量。

          2.“师生如朋友”的语境迁移在亲如朋友的师生关系中,不仅有“我们”,还有“我和你”,师生是一个“成长共同体”。“我们”,可以是一所学校,也可以是一个班级,但在“我们”当中,特定的个体可能会被忽视。我强调“我和你”这样的表述,是因为我看见了忽视个体给教育顺利推进带来的巨大挑战,希望教师关注集体的同时也关注个体,并思考自身和每一名学生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同一堂课上,同一名教师在不同学生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样子。因此,教师既要关注整体教学效果,又要留心个体对这堂课、对自己的评价,尽量让每一名学生都带着积极的思考进入课堂。当师生感受到彼此的尊重并愿意共同营造友好的氛围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增强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到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与自己息息相关,从而在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推动他人和集体向好发展。如此,师生便构成了一个“成长共同体”,集体凝聚力在无形之中增强。

            三、面向未来教育的教师角色定位重塑教育是面向未来、培育人的事业,需要我们有前瞻性的思考与创造性的行动。面对师生关系的变化,顺应时代背景的教师角色亟待重塑。1.做“引领者”,走在前面一是终身学习。教师作为教育行业的典型代表,肩负着引领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如今,教育形式与内容不断更新,教师需要不断地投入时间、精力,及时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技术、新的教育政策,如此,才能够更好地指导与引领学生发展。二是保持好奇。首先,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变革速度非常快,只有保持好奇,教师才能了解到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为自己的教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做“鼓舞者”,走在中间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走在学生中间,教师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向学生传播怎样的信息?我认为,比起散播焦虑、传递恐惧等,教师应该是乐观的、理性的,是鼓舞学生成长的人,能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才能和兴趣,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教师或许了解班上的每一名孩子,但却无法预测孩子们的未来,无法回答“孩子将来会成为谁”的问题。例如,在画家梵高享誉世界之前,除了弟弟一家忠实地信赖他以外,几乎没人向他投来赏识的目光。最终,他在郁郁寡欢、贫困潦倒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3.做“守护者”,走在后面心怀强烈责任感的教师,总是更细腻、更敏感、更警觉,为了守护这群涉世未深的、活泼的、热情的、纯洁的、善良的孩子,他们常常走在学生“身后”,护卫学生的安全。例如,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并帮助孩子消除身体上的不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改善他们的家庭氛围、人际关系等,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关注学生的思想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确保他们的思想不“滑坡”。

          总之,在现代教育中,师生之间的信任、尊重、关爱、理解等基本情感并未改变,这些情感仍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教师需要夯实这些情感基石,并不断优化自身的理解力、知识体系、思考方式、敏锐度等,为新的理想师生关系而不懈追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新型师生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kz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