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抛弃外在的身份,是当“人”的前提

父母:抛弃外在的身份,是当“人”的前提

作者: 青諹 | 来源:发表于2023-03-21 11:50 被阅读0次

你好,我是青諹,今天是我在简书重更的第十六天,感谢你的关注与阅读,非常开心,你与我同在❤️❤️❤️

摘抄: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我思:对自己不自信的人,缺乏一种安全感,会依靠外界的身份、事件烘托,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也就是所谓的“安全领域”。

摘抄: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我思:主动暴露自己的自卑之处,让别人产生对自己有利的情绪,以此谋求最大的利益化。

摘抄:一提到“追求优越性”,往往容易被认为是尽力超越他人甚至是通过排挤他人以取得晋升之类的追求,往往给人一种踩着别人往上升的印象。当然,阿德勒也并不是肯定这种态度。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

我思:处于社会的湍流之中,没人能保证自己不受影响,但我们能够把握的就是:减少外界对自身的影响,努力向内在探索。

摘抄:人的价值并不能用这些来决定。我的回答仍然一样:所有的人都是“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

我思:人的价值不能用外在的背景、文化、身份来衡量,每个人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不需要去跟别人作比较,你有你独特的光彩。

摘抄:既不当作成人来对待也不当作孩子来对待,而是“当作人”来对待。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一个人来真诚相对。

我思: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他们都是等量齐观的,由此可以牵引出许多的平等,就不在此一一细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需要注意彼此是平等的,不应该以身份来做文章。

THE END


作者:青諹

标签:终身学习践行者

微信公众号:青春飞諹

作者说:如果你想和我一起成长,拥抱纯粹的自己,欢迎来撩!

相关文章

  • 4月2日每天听本书――樊登读书《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张德芬

    内心的匮乏感 当一个人的内在对自己不认可时,他所有的身份认同和价值感都来自外在,他会很重视外在的东西:面子、金钱、...

  • 随笔

    日记,就像是与另一个自己的对话,也是通过外在回看自己的过程。 又是一人静坐家中,这次的身份是无业游民。在父母眼中看...

  • 如果乔峰投奔梁山 能坐第几把交椅?

    当乔峰是契丹人的身份被揭穿之后,分分钟就被中原武林抛弃。 无奈只好行走江湖,浪迹天涯。 在一家酒店吃饭,听店小二说...

  • 雪雁鸣:身份论

    身份论 身份,是一个人的外在标志,无影也无形,不认识你的人,谁知你是什么身份?认识你的人,看重你的身份,你就是一个...

  • 分享~成长

    感觉到被肯定、被聆听和被见证,是一个人能够探索创伤或被抛弃记忆的重要前提。神经影像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听见他们的内在...

  • 认清自己的身份标签,是成功的前提

    只有自己的境界高了,才能看清楚更多的真相,也才有自己更加精准的判断能力,让自己远离风险。自视过高的人,往往都是脱离...

  • 转徐珂老师原创

    当孩子没有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时,父母无论做什么, 孩子都认为这是一种“抛弃”。 比如: 当父母离世时, 孩子依然...

  • 《父母效能》第二章读书感悟:

    孩子更喜欢真实的父母,当孩子行为让父母不可接受时,父母的真实表达是父母内心和外在一致的表现。既达有利于孩子...

  •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1 一群被父母有意、无意或无奈下,抛弃的孩子,集群在这所学校。在他们的内心里,有着几乎共同的认知:这个外在世界是坏...

  • 父母优秀是孩子优秀的前提

    昨天给大家推荐的书吴军博士写的《态度》一书,希望大家都可以买来读读。我是因为看了他写的《见识》一书,才发现他写的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抛弃外在的身份,是当“人”的前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rm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