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夜话(2023.10.8)
在区教学校长九月例会上,做代表学校作经验交流,特别提到学校的督学工作。每周,督学们都会出具一份内容详尽的报告,既表扬一周校园生活中看到的优点,也指出有待改进和提升的各个方面。
据观察,这份报告,办公室都会将其分享在校区的行政工作群里,以供所有行政管理人员知晓。
接下来呢?
一个月过去,发现有些“问题”,在上一周的督学报告中出现过,在这一周的督学报告中又再次出现。也就是说,“问题”已然被发现,也已经被提出,但是还没有进入下一个分析和解决的流程。
怎么办?好资源还需物尽其用。
那要怎么推进和落实呢?自然当遵循规律,“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两个角度,同步努力,双向奔赴。
【从上而下】
仍以办公室为主体,在拿到督学周工作报告以后,即在其基础上,对提出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类,找到相应的负责部门,联系和提醒在一天之内拟定具体的改进办法,然后,将已经备注好解决问题办法的督学报告集中反馈给行政管理人员以及所有老师。供老师们知晓,以共同努力。
【从下而上】
这是从上而下的做法,将问题分配到部门,由各部门先行思考与实践。当然,并不是所有问题,尤其是关乎学生的行为习惯,都会立竿见影明显变化。因为这些都有一个涵养的过程。但是,尽管如此,我们首先仍需树立改变的意识,亮明改变的态度。比如,在第四周的督学报告中,列举出的“不足”共有7条,其中第2条是:部分学生未穿校服进校园,建议各班明确要求,德育处加大检查与反馈力度。就已经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了省时高效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具体负责部门。只要认真对待,有所行动,就定能看到向好的改变。
从下而上,一方面,是指具体部门主动认领;另一方面,还包括各个部门齐抓共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问题也是成因复杂的。所以,针对督学在一周报告当中指出的问题,每个部门还都应联系自身工作想一想: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如此这般逐步形成每项工作在某个部门牵头下各部门共同支持的良好局面。
仍回过来看第四周的督学报告,第4条不足为:老师们要重视常规教育,上学时,有极个别的小朋友边走边跑,还有用小手推拉另外的小朋友。下课时,也有小朋友跑老跑去,你拽我,我拽你,一旦摔跤就不得了,所以,请各位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们携起手来,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力争在校期间杜绝流血事件。
这一点关乎安全,而安全是不可突破的底线。提到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但实则该项工作人人有责。所以就需要各个部门都立足自身,从不同角度出发,出谋划策,群策群力,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活动环境,以切实有效避免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恶性事件在校园里发生。
极端事件,不亲身经历,都会心存侥幸,但只有未雨绸缪,做出最坏的打算,才能干预在前,保证有望。
以上以督学报告为例,从两个不同维度分析,探讨让好资源物尽其用的具体做法,显然,“从下而上”比“从上而下”更为基础,更为根本。教育,需要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做好,以努力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无限的育人功能,为此,需要且行且思,且思且行。
----2023年10月8日,写于桂山脚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