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印象中的萧红

我印象中的萧红

作者: 之子戚戚 | 来源:发表于2017-12-20 23:09 被阅读0次

中学时代,听老师讲萧红,只大概记得,她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女作家,英年早逝,是中国文坛的一大损失。看完《呼兰河传》,冥冥中觉得故事并未结束......有时候,作品就是作者的隐射,就像《人间失格》的作者太宰治与主人公叶藏的联系。

萧红的童年是幸福的,有个疼爱她的祖父,她曾在《呼兰河传》中写道:“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祖父去世后,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母亲去世后,父亲对她更没有亲情可言,她只能不断的求学,如饥似渴的汲取知识,指望精神上的富足能填补缺失的爱。

萧红初中毕业后,父亲就给她订了一门婚事,对方家境殷实,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萧红那么心高气傲,怎会甘心如此嫁人。

于是,在表哥陆哲舜的帮助下,双双逃去北平求学。本以为这次出走,会换来她想要的生活,却不想还是逃不过金钱的束缚。

他们的出走,甚至同居,惹怒了整个家族,家族断绝了他们经济支持。不多久,陆哲舜退缩了,萧红只好随他回到了家乡,回到家的萧红,就遭到了父亲的囚禁。父亲的残忍,让萧红心灰意冷,在姑姑的帮助下,她终于决绝的离开了这个家。此后,父女俩街头相见都形同陌路。

萧红离家后,生活得不到保障,经常食不果腹,可既然决定走了,就不会回头。有时候,命运真的很奇妙,她在街边遇见了汪恩甲,那个她所谓的未婚夫。汪恩甲可怜她孤苦无依,把她带到旅馆住下,他也经常在那儿留宿,就像正常夫妻一样生活。

好景不长,汪家人知道了萧红的存在,想到她曾经给他们家族带来的侮辱,坚决反对他们来往。在一个未知的夜里,汪恩甲走了,再也没有回来,也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他还欠着旅馆老板几百块的债务,这下全都落到怀孕的萧红身上。

萧红又一次被抛下了,旅店老板不让她走,他肮脏的想着,等萧红生下孩子,就把她卖了当妓女,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走投无路的萧红,给《国际协报》写了封求援信,主编也无能为力,只好让手下的编辑萧军给萧红带去书籍,期望精神支柱能弥补经济上的不足。也正在这时,萧军,这个萧红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开始进入到她的生命里。

萧红的学识,个性无不吸引着萧军,他们能一起谈论古今,一起创作。他们就这样在一起了,可两人之间始终隔着一个孩子。待到十月怀胎生产之后,萧红送走了这个孩子,她知道自己没能力养活这个孩子,也不想让她跟着自己受苦,况且,她要抛弃过去开始新的生活了。

萧军不是富家子弟,因此他们的生活还是很贫困。可即使是这样,他们还坚持创作,两人合作出版了《跋涉》,获得了巨大成功,却也因触及到政治而引来灾祸。他们只能四处躲藏,辗转来到上海,举目无亲,他们厚着脸皮给鲁迅先生写了封信,先生不仅没有嫌弃他们,还帮他们安顿生活。

从小缺失父爱的萧红,把鲁迅先生当成自己的父亲,甚至是祖父,因为她们家,只有祖父才会疼爱她。她时常去鲁迅先生的住所,两人一聊就是半天,连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女士都“吃醋”了。

鲁迅先生更欣赏萧红,这点大家都知道,萧军很失落,他觉得自己失了面子,他的大男子主义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他开始暴露出原始的本性,家暴,谩骂让萧红几乎承受不住,又放不下心中的一点执念。

于是,萧红决定远赴日本,也许短暂的离别可以改变这种畸形的关系,可萧军却报复性的与她的好友发生感情,对方甚至还为他堕了胎,这让萧红痛苦不已。十月,鲁迅先生逝世的噩耗从上海传来,萧红回来祭拜,她参加了萧军主编的《鲁迅先生纪念集》的资料收集,两人关系才稍有缓和。

后来,战争爆发了,两人都觉得这段感情走到了尽头,选择了和平分手。可怜的是,萧红再次有孕。这时,端木站出来,提出要跟她结婚,给孩子一个名分。端木是萧红和萧军的朋友,以前,因为是好友的妻子,才一直暗恋着萧红,现在,终于可以吐露出自己的心声。

战火纷飞,他们的生活极不尽如人意,孩子也在出生不久就夭折了。也许是环境使然,也许是得到了才不懂得珍惜。端木没有尽到做丈夫的义务,离开了萧红。

伤痕累累的萧红,提出想跟史沫特莱去新加坡。可还没动身就被庸医误诊,不能说话。战时,医疗条件简陋,萧红的病情急剧恶化,她在弥留之际,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萧红去世,享年三十一岁。死前陪在她身边的,只有小她六岁的作家骆宾基,她这一生,有过三个男人,都是全心全意爱着的,最终都被无情的抛弃。

后人同情萧红,因为她这一生太坎坷,太悲哀。我们看到,她的每一次受伤都是和男人有关,也许,这些男人就是她今生的劫,还了今生的债。

相关文章

  • 我印象中的萧红

    中学时代,听老师讲萧红,只大概记得,她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女作家,英年早逝,是中国文坛的一大损失。看完《呼兰河传》,冥...

  • 青青的红——《落红记》读后感

    青青寻萧红,寻遍了萧红走过的每个地方,呼吸着萧红呼吸过的空气,踏过萧红走过的土地,我才得已如此简单轻松的,...

  • 【致萧红】改

    【致萧红】改 自从读过萧红的书 我总觉得老天 欠我一东北媳妇 2018.11.21 【致萧红】原稿 自从呼兰河畔见...

  • 萧红:一生遍地荒凉,等不到地老天荒

    小时候,我就知道萧红,她是故乡的骄傲。 嗯,没错,我出生在萧红的《呼兰河传》某个小镇上,得以和萧红,成为老乡。 也...

  • 我眼中的萧红

    只因一次在课堂上,我喜欢的你提起了萧红,一个中国近代女作家,中国近代十大才女之一。由此便对她有了兴趣。课后查阅了许...

  • 我眼中的萧红

    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亦有着“文学洛神”的称号。算不上美若天仙,倒也是清秀可人,为追求精神自由,反叛出逃。随后与几...

  • 我眼中的萧红

    十一档时没来得及看《黄金时代》,一口气三部电影,实在是先帝创业未半而花光预算,寒假过去大半有幸蹲在家里观赏了这部大...

  • 我眼中的萧红

    萧红原名张廼莹,出生于哈尔滨呼兰的地主家庭。父亲为当时的教育届名流,曾任小学校长、教育局长等重要教育职务,家中财富...

  • 萧红!萧红!

    萧红!萧红!想认识你,传奇的女子。

  • 萧红,飘零了但永远不会谢的花

    萧红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去年冬天有机会去了萧红故居,去了她和祖父的后花园。 我知道我是怎么喜欢上萧红的。对于亲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印象中的萧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tw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