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9
当我从埃莱娜的笔下,去回望她费尽一生的精力想要逃离的家乡那不勒斯,我不免想到自己的家乡——山东半岛既不靠山又不临海的小村子。
像小说的主人公埃莱娜一样,我读书就是为了离开乡村,为了能在城市有一席之地。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坎坷,我从来都没有犹豫过,从来没有过一丝一毫想要后退的想法,甚至离乡千里也没有一丁点儿的留恋,这究竟是为什么?
那片土地养育了我,塑造了我童年的性格,同时也成为我成年以后极力要挣脱的束缚。
很多年以后,我远离家乡,虽然有时无比孤单落寞,但当我在婚姻中遇到不顺想要放弃的时候,第一想法竟然是,幸好我不是在家乡,幸好我可以躲过家乡人形形色色的眼光与指摘。
是的,童年的我,最害怕的就是周围人的看法。即便是长大了,只要一回到家乡,我又自动变回到很多年前那个除了学习好,别的都一无所长的小姑娘,既不勤快又不讨人喜欢。
唯有远离,才能让我真正觉得自由与自在。
所有的人都知道,我,是被领养的,也就是所谓的“黑户”“黑人”,直到十四岁才分到地。
可能跟这有关吧,我总觉得所有人看我的眼光跟看哥哥们不同,亲戚们待我也有不同,所以,我从小就谨小慎微,生怕被指责被责难。
我觉得除了父母,其他再没有谁还会真正惦记我,牵挂我,除了父母,也再没有谁值得我牵挂与留恋。
父母,就是我的整个家乡,剩下的全是背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