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很难在消费这件事上做到理性,总是在不经意间,落入消费的陷阱,还不以为然。

1、商家的优惠活动
夏日炎炎,每次出去,只想找有空调的的地方待着,商场就是最好的选择。
逛商场,不可能只找个地方坐着吧,奶茶点一杯,电影看一场,然后再就是东逛逛,西看看。
这段时间,服装店都在做打折促销,并且打折力度还挺大,满299元减100元,满两件送一件,还有门店充值打6折,各种活动,看得人眼花缭乱。
活动的花样有很多,可作为消费者,哪里能区分活动背后的商业逻辑,只知道自己喜欢,买到了便宜,这笔买卖就成了。
很多人喜欢在打折促销季,去买衣服,因为此时的衣服价格实惠,可在选购时,要把实际需求排在首位,优惠活动排在第二位,做到为需要买单。

2、超前消费,囤积物品
每当收纳整理屋子时,就为物品太多发愁,很多是买了好久,却一直未用,一直被遗忘在某个角落里。
当初,买这些物品时,可是满心欢喜,心想买一次可以用好久了,可是买过之后,却忘了自己买了这件事,下次再出去逛街时,看到还是会买一些回来。
就这样,家里的堆积的物品越来越多,在买东西这件事上却停不下来,消耗的速度赶不上购买的速度,当然物品会过剩。
囤积物品的初心,是为了生活的便利,可我们要学会控制囤积的数量,还要定期做好收纳管理,自己拥有哪些物品,数量各是多少,要做到心中有数。
不要为未来的生活,花费太多的钱,也不要为当下的生活,囤积太多的物品,生活保持刚刚好的状态就好。

3、盲目跟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众的审美眼光,开始偏离了正常审美标准,甚至出现了一股跟风潮流。
从沙滩凉鞋,到大头厚底的洞洞鞋,满大街,一眼望去,大部分人的脚上都是穿着这款鞋子。
可能鞋子穿着很舒适,再加上明星们也穿过,就这样拉动了这股跟风的潮流。
很多时候,对于潮流,我们总是抱着别人都买,我也买回来试试,可买回来发现,大众所喜爱的,并不适合自己。
买东西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冒险,别人说了千遍万遍好,只有自己用过才知道,到底好不好。
在追赶潮流时,我们要带上理智,结合自己当下的生活,买实用性强的,而不是大众所喜爱的。

4、消费是爱自己的方式
用消费来犒劳自己,看似无可厚非,可其中却暗藏玄机。
商家推出的各种活动,在广告宣传语上,也是天花乱坠。真爱永恒,一生一世,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一辈子很短,喜欢就买。
我们就是带着这样的消费心理,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消费。不买会后悔系列,这段时间太辛苦,该犒劳下自己了,生活太苦,给自己买一些甜的东西,来调剂下生活的味道。
各种心理暗示,提醒着我们去消费,爱自己的方式从多样化,变成了只有消费这一项。
消费只是在满足生活需要,为消费添加了太多的标签后,只会让自己在消费这件事上失去理智和判断,最终买一些用处不大的物品回来。
我们不要被商家的活动冲昏了头脑,把爱自己的方式,从消费这件事上抽离出来,找到生活的乐趣,让身心得到放松,提高生活质量才是关键。

消费的坑猝不及防,作为消费者,我们要从实际生活出发,买需要且实用的物品,把小一部分钱用于消费,一大部分钱存下来,让钱进入自己口袋,从而来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