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读书散文
浅评朱自清的《匆匆》

浅评朱自清的《匆匆》

作者: 从投再来 | 来源:发表于2019-03-31 18:04 被阅读29次

(前言:写这个评论文章是为了准备半个月后的考试,属于自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里面的写作课程可能出现的作文类型。文学评论以前是没写过,理论是看过了,我知道要真正理解还需要通过写。这是我的第一次实践,不知道写得如何,各位简友可以提下意见吗,说下感受也行,感激不尽了)

正文:

      朱自清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其作品多用数种艺术表现手段,很好地将抽象的事物与道理结合在一起。《匆匆》便是如此,作者主要抒发了时间的难得而易失的感受,高超的写作技巧是这篇散文扣人心悬,引人深思的因素之一。

      首先形象生动是描写上的一个特色。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作者妙笔生花,将之比喻成“一滴水”,从针尖滴进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巧妙地将时间比喻成我们能看到的东西,很好地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使之变得可感、可视,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这还没完,作者还将时间拟人化,如,“洗手的时候,时间从水盆里过去”、“吃饭时,时间从饭碗里过去”、“从我身上跨过”等等,形象生动无比。更精彩的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作者“叹息”时间飞逝,时间却又从叹息中闪过,形容时间快速逝去之不经意,甚至不等你觉察,非常贴切、精准而形象。

    其次,各个比喻的安排在时间上井然有序。从“早上”到“天黑”,又到“新来的日子”,这些时间节点的巧妙安排无疑很好地形成时间的跨度感,这也是暗示时间溜走的跨度之大,表达时间飞逝的效果极佳,绝妙无比。

    再次,丰富的意象创造效果。“燕子去了,再来…”、“杨柳枯了,再青…”、“桃花谢了,再开…”,只阅读文章的开头,这三个意象便闪现而出,充满画面感,随着镜头的转换,有带领读着在时间的长河游走一番,体会时间水流之快的效果。接着一连抛出三个疑问,引人深思。一个“偷”字,充分体现了时间的可贵和作者对时间珍惜的态度,因为“可贵”所以才“被”偷。而“藏”跟“逃”表达时间不由自己留住匆匆离开的无奈之感受。作者不直接表达,而用动词来代替表达,使整体效果生动形象,简洁不拖沓,使文章耐人寻味,表现技巧可谓高超。

    最后,本文线索布局之清晰。将十一个问句作为文章线索,问而不作答,飘忽而过,可启迪读者想象,显出它的含蓄美。

      《匆匆》是表现作者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上乘之作,表达作者对时间的思考的同时又引人深思,高超的写作技巧使抽象的时间跃然纸上,令人拍案叫绝。

相关文章

  • 浅评朱自清的《匆匆》

    (前言:写这个评论文章是为了准备半个月后的考试,属于自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里面的写作课程可能出现的作文类型。文学评论...

  • 朱自清: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

  • 朱自清:匆匆

    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

  • 匆匆——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

  • 匆匆——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

  • 匆匆-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

  • 匆匆~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

  • 匆匆——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

  • 匆匆--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

  • 朱自清《匆匆》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名作,因为入选了语文教材,被大众所熟知。但在孩童时代,我们往往熟记了课文,却不懂其中道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评朱自清的《匆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zy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