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艺术家与作家他们的追求都是单纯的,不考虑经济、只想把所有时间花在自己钟爱的艺术上。可以说,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简友锦楠写的这位
在他们安心创作时,钱财真的不重要,只要能吃饱就行,能创作就行。
创作有几种,一种是艰辛,苦憋的创作,比如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比如李贺的沤心沥血。一种是随意创作,比如李白的一些诗,仿佛是吃着火锅唱着歌儿喝喝小酒随意摆点龙门阵就创作出来了。
然而,艺术家、文学家们往往爱清高、清贫。比如苏东坡写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不过后世之人只知有道菜叫“东坡肉”。李白写过“扬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人”,也写过“云想衣裳,花想容”。
搞艺术的人不喜欢谈钱,好像谈钱就玷污了艺术的纯洁。怕被钱财所左右。偏偏又离不得钱,笔墨纸砚是需要钱的,家人是需要钱的。
然而路遥死了,路遥是真正的清贫,勤于创作的一个人,勤于创作得都没时间去装清高。路遥的死,给人敲了警钟。贾平凹回去就把婚离了,之后创作出《废都》。关于贾平凹,还有一件事,当年他不出名时,想写出名,将写的东西一张一张的在自己故去亲人的坟头烧,边烧边哭,声泪俱下:“我们家的列祖列宗啊,我给你们磕头了,求你们保佑我能写出名堂”!——苦憋的创作就是这样的。
余秋雨写过《文化苦旅》,一看就很苦憋,不过余秋雨现在在作家中算很有钱的了。
问题来了,有钱妨碍了谁?张爱玲有句话:“个个都骂狐狸精,个个都想当狐狸精”。这话太绝对了点,不过大多数女的都希望自己漂亮是真的。于创作者也是如此,个个都需要钱,个个都跟钱有仇似的。还有的以不为名、不为利、不为钱来自证清高。我看路遥在世时,也没这样做过。不过这是人们喜欢做的——说明自己的追求高于名利钱财。我赞赏这种追求,不赞赏以之大做文章,如果一个人的名气大到全天下都在传闻——他是一个不为名,不为利的人,这个时候要小心了,不是小心这个人,而是小心这种吹捧对这个人的伤害,对大家的伤害。雷锋还有皮夹克和手表呢。到是有句话实在:“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古名”。说到这儿想起,弥勒菩萨的前世中,有一世还叫求名比丘呢,证量在他之上的人,可以呵斥他,目前我的证量没到,还不敢呵斥。
当然“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古名”是对世人说的。大修行人确实不求名不求利,比如二祖见达摩祖师,断臂求法;六祖见五祖“唯求成佛”。六祖不求名不求利,不是不用名利,客饯初悟时,是有人提供他安养老母费用,他才无后顾之忧去一心求法。有人刺杀他时,他先放了十两黄金在桌上说:“只欠汝金,不欠汝命。”
不过好在在家的许多学佛人,不去刻意追求“不求名不求利”,王菲学佛,也去领各种奖,曹德旺学佛,为国家创造的利益可观,还有顺丰老总,也是低调的学佛人。
艺术上,我比较喜欢的不为名利所缚的人是张大千,攒钱时使劲攒,用时使劲用,一副《神仙图》值得,而且他也资助过许多人,包括徐悲鸿等。还有一个书法家,当时蒋介石出高价求他的字,他坦然受之,然后写了一副骂老蒋的字。世间不是还有一句话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在家人,还是要顾生活的,就在写这文章的当里,我家小朋友拉便便了,我也得去处理,不能什么都让家人做,唐弢写文章时,鲁迅对他说:“唐先生写文章,我在为你挨骂呢。”而现实中,一些人(比如从前的我)走偏了的时候,在外面充大修行,在家里,家人默默的操持家务;在单位上,其他同事默默分担,甚至帮着擦屁股。这样一来,家人同事以之为榜样(反面榜样),谁还敢修行?幸好后来我从这中间走出来了。当然更有担当者早就直接离婚、直接辞职,直接出家修行了。然而没做到时,还是要照顾好家人,搞好本职工作。明天是元宵节,大年一过,就要收心放在工作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