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句话,要想成为上层写手,要做好最初一百万字都是写给自己看的准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滴水可以穿石,坚持是成功的另外一半。
最近和长期从事写作的朋友聊天,有些许的感悟。发现写作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写前的深度思考,写时的一气呵成,写后的剪枝修叶,最终定稿。每一篇稿子都像是自己的一个孩子,都是自己智慧的结晶,也许在别人看来毫无意义,但是于作者而言却是心血一番。那么,没人看没人读是不是自己的作品就毫无用处了呢?肯定不是的,自己所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自己思维的沉淀,是从认识到思考到成为文字记录下来这整个过程的见证者。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成长的印迹,很珍贵。
如何写好文章呢?总结最近所思所学所写,发现要写出好文章,少不了的还是多学、多看、多练。
多学,学什么呢?拿公文写作来说,学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领导人讲话稿,学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领会中、省、市文件精神,提升政策理论水平,打好写作的理论基础。学习这些素材,提升自身理论基础,这就为你以后建高楼大厦打好基础,俗语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素材,打好地基,才能在后期的写作中越来越得心应手。
多看,看什么呢?一是看别人写的同类型文章。看那些大师级别写手的文章时,看别人是如何谋篇布局,如何环环相扣,如何把词句运用的炉火纯青。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写作的最初都是模仿,把好的词句记下来合理的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不断的理解、转化、升华、进步。二是看“无用”之书。何为无用?就是那些与你的当下生活可能关系并不密切,但是能拓宽你的眼界,增加你生命厚度的书籍。比如,杂文、哲学、心理、历史、教育、诗词等等。这些可以让你在写作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不至于提起笔来大脑空空、胸无点墨、一片茫然。
多练,练什么呢?要出好文章,光是看别人写的是不行的。写作,当然要先写才行。从看到思到写是把想法变成文字的一个必然经过。去写,才知道自己到底有底没底,水平在哪里。其实很多时候自己写得怎么样,自己读一遍心里也就有数了,水平在哪,短板在哪,擅长哪里这些都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所体会了。所以,要多练自己不擅长的,才能提高整体水平,不要光是写一个方面,多尝试,当到达某个阶段后就像打通任督二脉一样,融会贯通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100万字为谁而写呢?我认为是为自己。即使每篇文章读者寥寥,也不要气磊,毕竟你写的每一段文字就是自己成长的痕迹,记录着自己每个时期对事情、对人生的看法和体悟。如果有人有幸能够读到,获得点启发或者有些许感悟,也算是功德一件了。不仅仅是这100万字,后来的很多很多字,只要做好写给自己看的心理准备,那么一直写下去也就不难了。
作者:一束光 微信号:sunsinegir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