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对很多人来说是硬伤,尤其是在大城市,想要有只砖片瓦,普通工薪阶层不靠家里基本就靠想了。
2000年我因学校实习第一次来到了北京。对我们这些南方学校的学生,北京是多么神圣的地方啊,天安门,故宫,想想就激动。
当时我们一个班四十五个人,一共来了三个班。大家一听去北京个个都报名,甚至于连去那里具体做什么都是次要的了,大家一个劲地讨论北京都有些什么名胜古迹,有什么特色小吃等等。
其实我们这批挂着酒店管理实习生牌子的年轻人只是被安排进了一家粤菜馆。好在这个粤菜馆很大,上下两层,除了前面上千平米的大堂,卡座,包间,后面还有一幢三层的小楼,都是VIP包间,我就曾见过吴京在那里唱K。
当时我们实习生就100多人,再加上它原有的员工这个粤菜馆挺大,员工就有三四百人。
记得那时候在学校都听说北京特别的冷,大家都说要穿厚衣服,厚棉裤。我们坐着绿皮车在三位老师带队下,一路颠簸终于到了北京。
我们到了之后就住在菜馆里的宿舍,然后集中培训了两个月。从如何摆骨碟到怎么品红酒,可谓从小白调教成熟手才能出去服务客人。
在这期间我们偶尔放假,可以出去逛一逛,虽然那时候很辛苦,但是我们毕竟是在首都啊,所以大家还是挺开心的。
不过临近毕业,为了各自的发展,有很多同学分别选择了去别的城市,还有的选择返校,还有一部分人选择留在了北京,我就是属于最后那一部分。
我在那里干了半年,跟另一个同学一起去了一家酒店。当时觉得自己专业也不仅仅是餐饮,还是要找个专业对口的单位。
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最开始选择的这个职业是一定要坚持下去的,最少要做上一年。才能够看出来你适不适合这个行业,喜不喜欢这个行业。当时有点草率,当然啦,后来留在这个粤菜馆的同学,有的就晋升了,有的调部门了,都发展的不错。
去了第二家单位,那时也年轻又是大学生,所以一开始就被安排在了前台。但是整个的工资都不高,我记得我第一个月的工资是400块钱,懵懵懂懂,也干了半年左右,工资才调到了600块。
总得来说零几年的时候,我的工资一年还拿不到1万块钱,那个时候北京的房价,亚运村那差不多六千左右一平米吧,偏一点的地方二、三千一平都有。
现在想想是不可思议的便宜,但在那时觉得也挺高的,都不敢想啊。
我觉得当时最主要的是没有买房的想法,那个时候刚刚毕业,觉得自己很年轻,也没有男朋友,也没结婚。更重要的是觉得自己一个女孩子买什么房啊?可见当时想法是多么地狭隘。
或许当时大家的工资都挺低的,员工之间也没有谁说过买房的事,大家也没怎么关注。
有一天一个会员在闲聊中跟我说,他有一个朋友在沙河有一套旧房子,想要卖掉,卖九万块钱。他们两老是要跟着女儿出国去了。
当时这位热心的会员还问我要不要买?我当时说我没钱,我不买。
记得当时那个会员还出主意让我先借点钱,再找家里人凑点,我也不置可否了。九万块那时也是天文数字啊。总之当时自己是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现在想来确实是错失了一次机会,只需要看看现在沙河的房价就知道了。
再到以后工资是一点点往上涨,但房价却是蹭蹭蹭的往上窜,当我想买房的时候,已是不可能了。
无戒90天第四期写作成长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