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写出来的》,No.10,思思,主题线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写出来的》,No.10,思思,主题线

作者: 石思思 | 来源:发表于2019-09-23 23:27 被阅读0次

拆页十 P140

来自《第5步 组织材料和结构》

叙述主线的组织作者提出了3个方面:板块递进主线、时间线、主题线,前两个内容作者分别用两篇文章进行了说明,非常好的解读,但苦于这里的篇幅限制,我选择了第3个主题线。如果你有书,建议你看看前两个内容。

3.主题线

这种形式的叙事顺序关注的是具体信息。作者不再围绕着时钟安排材料,而是集中精力打造他从故事中挑选出来的重要信息。他的主题陈述告诉了他哪些内容是重要的。他可以把最具戏剧性的元素放在最前面,不管发生时间的早晚。如果几个重要元素之间相互关联,他可以把它们交织在一起,也可以把它们分别对待。

再来看看第二章出现的伐木工人的故事。你一定还记得,在所有可以选择的元素中,我挑选了两个重点元素:这项工作本身的高度危险性以及这个伐木社会的特性。我不想让读者对这些工人的了解只是一幅总体上的抽象图画,所以我刻意地把对他们的描写都集中在他们面临的危险和他们遵循的规则上。如果选择时间线的顺序,我可能不得不加入在我范围之外的元素,并且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我的元素,而不是按照重要性的顺序。所以我选择了主题线,只围绕着危险和死亡以及伐木工作的规则和制度来组织材料。

我故事的前5段实际上就是我的主题陈述。它们分别介绍了我要强调的两个方面,首先是把数字转换成普通人能够理解的形象文字,然后向读者展示了伐木群体的一个标志——不计后果的大男子主义。

然后我把两个元素分开对待。首先描述的是危险和死亡方面的细节信息,我用了5个段落从多方面向读者展示了这份工作的危险性,因为我要证明我在故事开头给出的判断。接下来,我用了12个段落描述伐木工人的同志情谊。最后,我突出描写了这个最危险游戏的参与者——伐木工,并把两个重点强调的方面交织在了一起。故事的结尾虽然展望了更安全、更平稳的未来,但是读者的心中依然会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I,重述知识」

请说说运用主题线时,有哪些考虑的因素。

主题线中,包含了,矛盾冲突以及既定规则等元素。

「A1,激活经验」

请找找前面某个拆页中,你写的故事,分析其中的主题线。(选做)


一篇关于旅游的故事《色达之行》:

见活佛,是今天最重要的行动。

原本以为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看看活佛是怎么传教世人的,看看世人是如何忏悔自己的。

却不曾想买了一条红色哈达,请求活佛加持,以此送给哥哥和嫂子。

却不曾想自己也进行了皈依,获得了自己的法号。

虽然不懂得什么意思,但是就这样吧。

信与不信只是一念之间。

曾经羡慕别人有信仰,现在自己也有了信仰,虽然不全然相信,但从此也有了一个方向。

并且一直想买的佛珠也在夜晚买了,就只在一念之间。

在活佛给我取法号的时候,他问我:“你是不是在犹豫啊?”

事实确实如此,所以,我回答说是的。

活佛说:“有一天你需要了,就可以了”。

我不知道那一天会在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那一天是否会来,也许吧。


故事的主题线,放在了信仰上,由原来的只是像看戏一样,去看看活佛,到后面却被活佛以及身边的人影响,皈依佛门。

「A2,规划运用」

围绕学习力导师主题写一个故事,你将强调哪些方面,计划如何组织你的故事来展现你要强调的方面。犹如拆页中的伐木工人故事

对于学习力导师,从重要性角度来说,课程设计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此外课程中的意外事件,是需要很好的应对技巧。

如果一次没有应对好,不仅仅是心理的挫折,甚至他人的信任也会大打折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尔街日报是如何写出来的》,No.10,思思,主题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hk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