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写出来的》,No.13,思思,批评家的眼光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写出来的》,No.13,思思,批评家的眼光

作者: 石思思 | 来源:发表于2019-09-24 21:47 被阅读0次

拆页十三 批评家的眼光

 P182 

来自《第七步 让字和句抓住眼球》

 让我们看看一位要求苛刻的作者,会如何批评自己的文字。下面这篇文章讲的是美国金融界日益严重的吸食毒品现象。我们假设了作者的两个身份之间的对话。

28岁的迈克(Mike)是一位成功的证春交易员,他为华尔街地区的一家大型公司工作。和许多同事一样,他拥有相当不错的薪水(好的话,一年能超过10万美元),他喜欢自己的大部分工作,也拥有丰福的家庭生活。

但是和这个国家正在逐年递增的一群同行一样,他也吸食毒品,他说自己并没有沉溺于这种昂贵的白色粉末,他只是偶尔为之。有时是在工作的时候——因为他相信这种粉末能够给他带来力量和无限权力。迈克服用的大部分毒品都是自己购买的,但有时候那些股票经纪人也会把一、两克可卡因作为礼物送给他,为了维持他们的友谊,当然也是为了维持他们的生意。

艺术家:很好,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内容…

批评家:你开玩笑吧。这段文字充满了废话。如果把它作为新闻故事的开兴,显然太长了。如果把它作为小说的开头,又太平淡无味了。第一段读起来简直就像名片上的介绍,而且根本设有告诉我们这个故事的主题。我才不管这个年轻的证券交易员到底有多富有和幸福呢。这和故事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艺术家:但是……

批评家:住嘴,好好听箬。“28岁的迈克……”弱,表达太弱。把主角放到最前面去:“迈克28岁”。然后你告诉我们他很“成功”,接着又说他有“相当不错的薪水”,“超过了10万美元”。这就好像在说,他是一个体重330磅的肥胖、臃肿的胖子。这些都是重复的废话。你什么时候才能明自什么叫“冗余”?你还说“华尔街地区的一家大型公司”,还是啰啸。直接说“华尔街一家大公司”就行了,这样可以把原有的12个字减少4个字。这可是33%的冗余度呀。“和许多同事一样”,谁在乎他的同事?他们是你的明友吗?把他们甩掉!“喜欢自己的大部分工作”,天,这样的表达太模糊了。他到底喜欢自己的工作,还是不喜欢?你快想好。“幸福的家庭生话”,见鬼,这篇文章要讲的是毒品,而不是什么家庭关系。把孩子和老婆都甩掉。记住你的故事主题。在第一段文字中,至少应该有一点东西是与你的主题有关的,否则大家都要睡着了。我都准备跟自己说晚安了!

艺术家:我只是想给故事的主角一个更完整的背景…

批评家:我们不在乎他的背景。故事不是关于他的,而是关于他的问题。他只是一个例子,我们没有多余的空间浪费在他周围。即使需要这样做,你的描述也毫无用处。“迈克有一点喜欢自己的工作,也有一点喜欢自己的老婆”。这才是吸引人的句子,令人感兴趣的描述。你应该给我提供这样的句子。

艺术家(追问):那第二段呢?第二段又有什么问题?

批评家:好一点。比糟糕稍微好一点。第一句话中,你又把同事扯了进来。你太急于把故事展开了。我们会在这个段落之后,用具体的证据来展示吸食毒品的现象有多广泛。如果你明明可以展示给读者,为什么还要说给他们听呢?把迈克拿出来单独对待,直到你已经完成了对他的描述,然后再展开。

“这种粉末能够给他带来力量和无限权力”,这句话也是错误百出。字典上明明告诉我们:“力量”是力量,而“无限权力”也是拥有很大力量的意思,有必要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吗?还有,什么叫“他相信”?如果你产生某种感觉,你不是“相信”这种感觉。你要么感受到某种感觉,要么就没有感受到。够了!毛病够多了!赶快回去改吧!

我们艺术家听从了批评家的建议,修改了他的文章:

迈克28岁,是华尔街一家大公司的证券交易员,好年景一年能赚10万多美元。他喜欢自己的工作。他也喜欢他的毒品,通常是在下班的时候,有时也在上班的时候。

他声称自己并没有沉溺于这种昂贵的白色粉末,他只是享受毒品给他带来的无限权力感。迈克的大部分毒品是自己购买的,但偶尔那些股票经纪人也会把一、两克可卡因作为礼物送给他,为了维持他们的友谊,当然也是为了维持他们的生意。

艺术家的初稿用了252个字(包括标点)。尽管与批评家的合作非常痛苦,但是在接受批评之后,他的第二稿只有178个字(包括标点)。这说明他的初稿中,有将近30%的内容都是没用的脂肪。修改之后,他不仅获得了更多的文字空间,同时也找到了故事的节奏抛掉冗余的和没用的内容,整篇文章的步伐会更加轻快。

「I,重述知识」

请梳理文章中批评家提出的修改意见。 

1、明确主题与问题,所有的文字内容都与主题相关。

2、删除“冗余”部分,尽可能直接用形容词+名词。

3、在首段,尽可能与主题相关,背景无须过多。

4、采用具体的证据

5、有点到面,点需要清晰后,再到面。

「A2,规划运用」 

对照你梳理的修改意见,找到这次便签输出的一篇故事进行修改。

如果没有你想改的,那就拿一篇以前写的,如果还是没有,那就围绕“猪肉”这个主题写一篇300字以内的文字,然后修改。


修改一篇之前缩写的旅行故事《色达之行》:

见活佛,是今天最重要的行动。

原本以为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看看活佛是怎么传教世人的,看看世人是如何忏悔自己的。

却不曾想买了一条红色哈达,请求活佛加持,以此送给哥哥和嫂子。

却不曾想自己也进行了皈依,获得了自己的法号。

虽然不懂得什么意思,但是就这样吧。

信与不信只是一念之间。

曾经羡慕别人有信仰,现在自己也有了信仰,虽然不全然相信,但从此也有了一个方向。

并且一直想买的佛珠也在夜晚买了,就只在一念之间。

在活佛给我取法号的时候,他问我:“你是不是在犹豫啊?”

事实确实如此,所以,我回答说是的。

活佛说:“有一天你需要了,就可以了”。

我不知道那一天会在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那一天是否会来,也许吧。


《色达之行》

见活佛,是今天最重要的行动。

一件很随意的事情,却无意间因为买了一条哈达,而皈依了。

哈达是想求活佛加持,送给给哥哥嫂子当礼物。

在见到活佛的那一刻,他问我为什么犹豫皈依?

皈依的那一刻,心想着信与不信只是一念。

到需要的时候,就可以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尔街日报是如何写出来的》,No.13,思思,批评家的眼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ub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