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情随笔
有些事,你可能还没想过

有些事,你可能还没想过

作者: 蓝山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17-04-11 08:33 被阅读33次

文/ 蓝山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

父母,一点一点老去......

1


        清明节假期回了一趟老家,闲聊间,妈妈说起了我小学同学家里最近发生的一件事,不禁让我感到吃惊和些许忧虑。

   事情发生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早上,起床后,同学的妈妈习惯性的坐在床边刷着手机,同学的爸爸忙活着早饭的事情。意外的是,当同学的爸爸忙碌间喊同学的妈妈帮忙时,怎么喊也得不到回应,进屋再看时,同学的妈妈已经没有任何反应了。于是同学的爸爸赶紧打电话联系人,把同学的妈妈从家里送到县医院,又从县医院送到北京。而此时的同学一家,还在遥远的石家庄,即使开车回来,路上也需要一些时间。好在,经过这一番折腾,同学妈妈的命是保住了,但整个人的状态却大不如从前。

   妈妈和我聊这些的时候,说的很轻松。而我听完,除了吃惊,更多的是担心和焦虑。毕竟爸妈也上了年纪,人老了,身体的零部件难免会出一些问题。作为子女的我们常年在外上班,虽说离家已经很近了,但毕竟不在父母身边守着,听到这样的事情,心里自然会有顾虑。

                      2


   回京后一直忙碌,加上自己感冒等事情,没有太多时间再去想假期里的小插曲。今天休息,忙完闲下来听节目看文章的时候,一个清明节的话题,又勾起了我的思绪。

   这个清明节的专题聊到了死亡。我没有避讳,而是认认真真听完,觉得GD老师讲的非常有道理。有些问题,可能我们之前都没去想过,但是,这些问题,又是我们必须去想,去思考的。因为回避不是出路,直面骄阳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是不愿意谈论死亡这个话题的,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话题不吉利。就像我们一家人从来没拍过全家福一样。很多次回家过年的时候,我都想拍一张全家福,因为很多人家里都有全家福。但是每次爸爸都会说,拍这个干什么啊。然后大家随便找些话题就把拍照的事情岔开了。于是到今天为止,我们还是没有一张全家福。

                     3


   现在想来,爸爸对于全家福的态度和想法,也许就是大多数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和看法。这个话题不能触碰,人们日常也不会随意提起。

   节目里GD老师提到他的外婆在世的时候,每次说到:“如果哪天我不在了” 类似的话,就会被家人被打断,家人就会劝说老人不要胡思乱想等。以至于后来老人突然生病,再也不能说话的时候,家人们都开始后悔,却再也没有机会听老人说出自己的心声了。GD老师用自己身边的事情做例子,说出了家人的遗憾。因为他想到,这样的遗憾不止是他家的遗憾,也是大多数中国家庭里常有的遗憾吧。

   网络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因为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到来。这句话也证明了,有些问题,我们是不能逃避的,例如死亡。如果我们前期因为逃避而轻松了,后期就很可能会因为遗憾而后悔。

                    4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又该如何避免遗憾呢?其实前段时间网上那篇《医生选择如何离开人间》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和启发。

   节目里针对此话题,也给出了三个建议:

   1. 尊严死和生前预嘱

   如果不是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如生病住院的病人,最后的生命如果选择靠呼吸机或者一些其他仪器维持的话,只能说是活着而已,那时的生命已经毫无任何质量可言了。活着的人不舍他们的离去,即将离去的人已经无力再做出自己的选择。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我们在活着并清醒的时候不去逃避死亡这个话题,提前做一份预嘱,就不会把最后的选择权留给身边的亲人,让他们为难,也不会丢掉最后的尊严,更不会去承受本可以不承受的痛苦。

   2. 安宁疗护

   “ 安宁疗护是针对预期寿命小于6个月的疾病患者,采取团队模式,积极减轻患者身体不适,抚慰患者情绪,改善患者和家人生活质量的医护项目。

   安宁疗护,又称为缓和医疗,英国在70年代时首先承认“缓和医疗” 是一门独立学科。

    北京最早提供安宁疗护的是北京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们的医疗小分队,甚至可以上门提供服务。现在,协和医院和海淀医院也都设置了安宁疗护病房。”

(“” 中的内容摘自GD老师的清明特别节目)

    简单一点解释,所谓的安宁疗护包括:放弃医院的治疗,选择回家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生命里最后的时光;选择环游世界;选择离职,去做自己一直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等。

    3. 了解自己病情的权利

   不管是电影里也好,还是现实生活里也好,当身边的亲人患有重大疾病,无法成功医治的时候,很多家属选择的是隐瞒病情,以缓解病人的担心和焦虑。

    这样的方式不能说不好,可能有些患者在不知道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可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抵抗疾病的发展,从而奇迹般的恢复。但这样的概率毕竟是很低的。大部分情况下,病人患病后,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是有一定的感知的。如果家属隐瞒病情,等到最后,可能就会发生前面我们所提到的那种遗憾---病人再也没有机会为自己做出最后的选择了。

                    5


   也许是时间,也许是身边的事情,让我想把这些在这样一个安静的晚上写下来。

   关于死亡这个问题,我们想过也好,没想过也好,逃避也好,直视也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惟愿我们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

相关文章

  • 有些事,你可能还没想过

    文/ 蓝山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 父母,一点一点老去...... 1 清明节假期回了一趟老家,闲聊间,妈妈...

  • 有些事,你是否这辈子从未想过?

    英文里有句俚语我一直记得:“I just said it for fun”,翻译为中文为:“我说着玩的或者...

  • 有些事你可能永远不会做

    《小狗钱钱》这本书讲到了72小时法则,就是说你计划一件事,如果不在72小时内开始做,这辈子可能永远不会做了。的确如...

  • 改变

    有些话我说过就忘了,有些人我等过就走了,有些事我想过就够了,时间太漫长,沉默太心伤,话你别牢记,人你别在意,事你别...

  • 有些事,你有没有仔细想过?

    你有没有仔细想过? 原来你看着我做淘宝赚了钱,你心动了。后来你也学着我做,可那时淘宝已经不像从前了! 后面你有看我...

  • 写给一个可能不会遇到的人

    嘿,还没有遇到的你,有些事想告诉你,虽然你可能不会看到,但还是想写下来慰藉一下一颗年久失修的心。 有些以前很喜欢很...

  • 你不会知道

    有些事你没必要知道,有些事你不想知道,有些事你始终不知道,如果非要知道也只是显得你知道。你永远只可能是你最初的模样...

  • 你的人生愿景是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下面两个问题: 你想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想努力要做成什么样的事? 如果你还没想过,那么,不妨利用...

  • 有些事你不经历,有些书你可能永远读不懂

    已经不是第一遍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当时是冲着龙应台的名头以及这本被无数人推荐的书的名气去读的。读完的感受是...

  • 大姨妈突然不来 ≠ 怀孕,有可能这些原因在作怪!

    虽然错过经期的想到的第一个原因是怀孕,但事实上,女人错过经期的原因还有很多。 有些你可能想过,有些你可能没有。让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些事,你可能还没想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ky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