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我管理(二)

自我管理(二)

作者: 柳豪 | 来源:发表于2018-09-01 18:20 被阅读14次

上一篇简单介绍了此文HBR彼得·德鲁克其人,以及《Managing Oneself》这篇文章的大致结构,然后分享了其中的第一部分“第一问 : 我的长处是什么?”的具体内容.

这是《自我管理》系列的第二篇文章,主要聊到了人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
先附上这一篇的结构图

image.png

第二问: 我的工作方式是什么?

在你过去的经历中,你也许做成很多事情,同时也在很多任务上失败过.

现在你回顾一下,你是怎么样把事情做成的?

这个答案可能就是你适应的工作方式.

可能的现状

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平时是怎样把事情给做成的。

实际上,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工作方式和表现。

许多人不是以他们习惯的方式工作,这当然就容易造成无所作为。

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我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可能比“我的长处是什么?”这个问题更加重要。

关于任务信息的获取

你是习惯阅读信息还是习惯听取信息 ?作者根据德鲁克根据他掌握的知识和人生经历,根据人获取工作信息的方式把人分为读者型听者型.

首先,你要搞清楚的是,你是读者型还是听者型的人。

绝大多数人甚至都不知道还有“读者型”和“听者型”之说,而且很少有人既是读者型又是听者型。

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更少。

这一点在他看来相当重要,接下来他会举一些名人的例子,说明不搞清楚这一点可能造成多大的危害。

艾森豪威尔错误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一直是新闻媒体的宠儿。
他的记者招待会以其独特的风格出名——不管记者提出什么问题,艾森豪威尔将军都从容地对答如流。
无论是介绍情况,还是解释政策,他都能够用两三句言简意赅的话就说清楚。
十年后,艾森豪威尔当上了总统,当年曾对他十分崇拜的同一批记者,这时却公开瞧不起他。
他们抱怨说,他从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喋喋不休地胡侃着其他事情。
他们总是嘲笑他回答问题时语无伦次,不合乎语法,糟蹋标准英语。

艾森豪威尔在和媒体打交道方面的表现,这前后可谓对比强烈,以前当他作为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是相当成功的,现在当上了总统之后,面对同一批记者却显得相当失败.

为什么呢?

艾森豪威尔显然不知道自己属于读者型,而不是听者型。
当他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他的助手设法确保媒体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至少在记者招待会开始前半小时以书面形式提交。
这样,艾森豪威尔就完全掌握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而当他就任总统时,他的两个前任都是听者型——富兰克林·罗斯福和哈里·杜鲁门。
这两位总统知道自己是听者型的,并且都喜欢举行畅所欲言的记者招待会。
艾森豪威尔可能认为他必须去做两位前任所做的事。
可是,他甚至连记者们在问些什么都从来没听清楚过。
而且,艾森豪威尔并不是个极端的例子。

关键问题在于,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是读者型的人,就任总统之后在记者招待会上畅所欲言型的交流使得他的缺点暴露无遗.因为这种记者招待会是与他的前任总统们更加匹配的.

林登·约翰逊的错误

几年后,林登·约翰逊把自己的总统职位给搞砸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听者型的人。

他的前任约翰·肯尼迪是个读者型的人,他搜罗了一些出色的笔杆子当他的助手,要求他们每次进行当面讨论之前务必先给他写通报。

约翰逊留下了这些人,他们则继续写通报。

可是他显然根本看不懂他们写的东西。

不过,约翰逊以前当参议员时曾经表现非凡,因为议员首先必须是听者型。

该怎么办?

所以,你以后到一个新的岗位上,一定要评估好自己的习惯工作方式和新岗位上以往的工作流之间有没有不匹配的地方,并且尽你所能做出适当的改进,这样你才会有好的绩效.

同样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可能正在现工作岗位上备受煎熬的你.

没有几个听者型的人可以通过努力变成合格的读者型——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努力;
反之亦然。
因此,试图从听者型转为读者型的人会遭受林登·约翰逊的命运,而试图从读者型转为听者型的人会遭受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命运。
他们都不可能发挥才干或取得成就。

德鲁克认为,逆这种习惯而行事是几乎不可能取得好的绩效的.

......
不管个性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它肯定是早在一个人进入职场前就形成了。
......
正如一个人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是既定的一样,一个人的工作方式也基本固定
......
它可以略微有所调整,但是不可能完全改变——当然也不会轻易改变。
......
而且就像人们从事自己最拿手的工作容易做出成绩一样,他们要是采取了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方式也容易取得成就。

image.png

当然这些观点是德鲁克自己的知识所得出的判断,你也可以尝试一下:不信他 😂

第三问: 我如何学习?

如果弄清楚自己是如何学习的,也就能基本上弄清楚自身是如何工作的.

温斯顿·丘吉尔的成功

温斯顿·丘吉尔是众多人的偶像,去年大火的电影《至暗时刻》全篇都在展现丘吉尔的工作场景.

许多一流的笔杆子都不是好学生——温斯顿·邱吉尔就是一例。
在他们的记忆中,上学往往是十足的折磨。
然而,他们的同学有这种记忆的却很少。
他们可能在学校里得不到什么乐趣,对他们来说上学的最大痛苦是无聊。
有关这个问题的解释是,笔头好的人一般不靠听和读来学习,而靠写来学习,这已成了一种规律。
学校不让他们以这种方式学习,所以他们的成绩总是很糟糕。
所有的学校都遵循这样的办学思路:只有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式,而且人人都得遵从。
但是,对学习方式跟别人不大一样的学生来说,被迫按学校教的方式来学习就是地狱。
实际上,学习大概有六七种不同的方式。

丘吉尔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写,虽然晚年的他已经承受不了这种活动中的体力消耗,但是他会配备一个顶级的抄写员.

我(也就是笔者:D)个人的学习方式,类似于,反正不是光听的类型,以前没有电脑就靠手抄,现在有电脑就会用多种笔记软件来辅助学习了.

还有些人以详尽的笔记来学习。
例如,贝多芬留下了许多随笔小抄,然而他说,实际上他作曲时从来不看这些随笔小抄。
当被问及他为什么还要用笔记下来时,据说他回答道:“如果我不马上写下来的话,我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如果我把它们写到小本子上,我就永远不会忘记了,也用不着再看一眼。”
有些人在实干中学习。
另一些人通过听自己讲话学习。

但是也有人的是通过来学习的.

我认识一位公司总经理,他把一个平庸的小家族企业发展成行业领军企业。他是一个通过讲话学习的人。
他习惯于每周一次把全体高层管理人员召集到他的办公室,随后对他们讲上两三个小时。
他总是提出政策性问题,在每一个问题上提出三种不同观点。
但他很少请这帮同事发表意见或提出问题,他只需要听众听他讲话。
这就是他的学习方式。
虽然他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通过讲话学习绝不是一种少见的方法。
成功的出庭律师也以同样的方式学习,许多诊断医师也是如此(我自己也是这样)。

我回顾大学期间准备演讲和辩论的比赛的时候,采用这类学习方式是不可避免的,我也会采用,但是对我个人更有效的方式还是写,并且在脑子中模拟就够了,所以,我十分确定自己是更加适合用写的方式来学习.

知道自己如何学习是很简单的,但是?

我属于读者型还是听者型?我如何学习?这是你首先要问自己的问题。

但是,光这些问题显然不够。
在所有最重要的自我认识当中,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的。
当我问人们:“你怎么学习?”
大多数人都知道答案。
但是,当我问:“你根据这个认识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吗?”
没有几个人回答“是”。
然而,知行合一是取得成就的关键;
如果知行不合一,人们就会无所作为。

回到你的工作方式上来

  • 我能与别人合作得好吗?
  • 还是喜欢单枪匹马?
  • 如果你确实有与别人进行合作的能力,你还得问问这个问题:我在怎样的关系下与他人共事?

适合做领导还是部下?

做领导做肩负的责任更大,需要更加稳定的情绪

二战时期美国的大英雄乔治·巴顿将军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巴顿是美军的一名高级将领。
然而,当有人提议他担任独立指挥官时,美国陆军参谋长(可能也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伯乐)乔治·马歇尔将军说:“巴顿是美国陆军造就的最优秀的部下,但是,他会成为最差劲的司令官。”

做决策者还是顾问

这个问题和上面的问题基本相同.

许多人做顾问时的表现会很出色,但是不能够承担决策的负担和压力。
与此相反,也有许多人需要顾问来迫使他们思考,随后他们才能做出决定,接着迅速、自信和大胆地执行决定。
顺便说一下,一个组织的二号人物在提升到一号职位时常常失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最高职位需要一个决策者,而一个强势的决策者常常把其信赖的人放在二号位置,当他的顾问。
顾问在二号位置上往往是很出色的,但是换到一号位置,他就不行了。
他虽然知道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但是不能接受真正做决定的责任。

当然这种结论也是有条件的,不能生搬硬套,也许你认为你不适合做决策者,但是在你的团队中其他人都没有你合适的时候,相比之下你还是合适做决策者的.

所以你要充分考虑你所处的工作环境

但是,通常你需要问一问你自己以下问题,这些有助于认识自我:

  • 我是在压力下表现出色,还是适应一种按部就班、可预测的工作环境?

  • 我是在一个大公司还是在一个小公司中工作表现最佳?

  • 在各种环境下都工作出色的人寥寥无几。

不要试图改变自我

我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些人在大公司中十分成功,换到小公司中则很不顺利。

反过来也是如此。

下面这个结论值得我们反复强调:不要试图改变自我,因为这样你不大可能成功。

但是,你应该努力改进你的工作方式。另外,不要从事你干不了或干不好的工作。

image.png

小结

上一篇讲了使用反馈分析法来找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本篇聊到的最主要的就是认清自己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之后,并且评估自己的所处的环境,来思索自己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调整来达到知行合一.

当然,实践这些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你需要有点耐性,并且勤于思考.

Keep Calm and Carry On.

祝你好运 ~


扫一扫 关注 弓满月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 弓满月

相关文章

  • 如何做好自我管理(二)

    如何做好自我管理二 董晓闲 摘要:今天晓闲要介绍自我管理的内在部分 在上一篇文章中,晓闲介绍了自我管理的3个方面:...

  • 自我管理(二)

    上一篇简单介绍了此文HBR和彼得·德鲁克其人,以及《Managing Oneself》这篇文章的大致结构,然后分享...

  • 自我管理培训课程

    一、自我管理培训课程——总体架构 自我管理课程分三个管理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指导,建立关于自我管理的指导性方法论。第二...

  • 如何提升自信2

    如何提升自信2 二,自我管理 所谓自我管理就是可以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情绪受生理冲动的影响。我们虽然无法摆脱情绪冲动...

  • 优秀管理者

    第一,员工及其激励问题。 第二​,我们着重讲了管理者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首先要解决“私利”问题,把团队目标和公司利...

  • 职场 :自我管理(二)

  • 人生效率手册(二)

    人生效率体系=输入体系+自我管理体系+输出体系 二、自我管理体系(四大组成部分) 第一,目标管理。不仅要会建立目...

  • 21天主题拆书训练营·自我管理丨《习惯力》第二拆

    21天主题拆书训练营·自我管理丨《习惯力》第二拆 ...

  • 成功的人都懂得自我管理

    导读: 1、成功人士都是自我管理高手 2、什么是自我管理 3、为什么要自我管理 4、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01 成功人...

  • 自我管理四步骤

    R: I: 时间管理矩阵中的第二类事务即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是自我管理的核心,实现自我管理包括四个步骤: 1. 确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管理(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mu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