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290――无条件的爱
(2021年7月15日星期四8:38)
博仁导师在《教子之道》讲解中提到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不同的人,理解是不一样的,我就有个人的见解。
一看题目就知道,对于孩子的爱真的是无条件的。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放到嘴里怕化了,拿在手中怕掉了,要星星要月亮也给他,可见爱得多么的深。这就是真爱吗?这就是无条件的爱吗?从文字意义上来看,是;但从博仁导师的本意上来看,就不是这样。
老人口中的爱就是溺爱,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不会有出息。怨不得别人,都是大人惯坏的。孩子是好孩子,关键看家长如何教导了。昔孟母,择邻处,就是为了找到了个好的环境,让孩子能更好地成长。孩子最有可塑性,你把他放到那里,他就容易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味地惯他,只能是害他。
用溺爱来理解无条件的爱是不正确的,最后也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对我来说,我是这样认为的,但与孩子相处中,我行为上却不这样了。因为学习的原因,我管孩子很严格。我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去管理孩子,比如,早晨一早起来,第一件事就要看书学习,如果不是看书学习,我就认为他没用心学习,没把心放到学习上。
我这种把自己意志强加给别人的做法是不对的,导致孩子见我就烦,我只要一张口,孩子的耳朵就竖起来了,听得很仔细、很认真,认为我管他了。我想,此时孩子的心门,慢慢地关闭了,我说得再好的话,他也听不进去。
我管他,是为了他更好地学习,是为了他将来有个好的工作环境,能生活得更好。大道理是对的,谁也找不出不对来。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认为是管他太严。本来他想去学习了,我一说,他反而不去了。为什么?因为对我有抵触情绪了。当有了抵触情绪以后,我越说反而起反作用。
从爱的角度来说,我爱他吗?爱,而且爱得很深;孩子能感谢受到爱吗?感受不到,感受的只是管。这就是爱中的问题了,就要从自身来反思,爱得对不对,爱是对的,但爱的方式不对,就要改正自己了,自己不改正,这样爱下去,只会让父子关系越来越糟。
博仁导师提出,无条件的爱是一种接纳理解包容。我深思此句意思,我做没做到呢?我没有做到,当看到孩子玩手机时,我就难以理解孩子,认为他没把心用到学习上,我不能接纳他玩手机的行为,更不能包容他这种行为。我对吗?其实是很不对的。
有时候,我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在玩手机,我的火立马就要起来。心想,不学习玩手机,这还了得。当看到孩子玩手机的那一刻,我就认为他一定玩了一天手机了。事情是这样吗?我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事情的真相,又怎能说自己对呢。对象说,孩子学习了一上午了,中午玩会手机也没有什么。而我呢?只凭自己见到的就下了结论,玩了一上午或一天了。
现在想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即使孩子玩手机,如果是查资料也未尝不可呀,可我就是无法接纳孩子这种行为。其实是我的错,我还在那里一根筋。现在想想,确实不对,我没有做到理解和包容孩子。
博仁导师还讲到,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负责任三个字,是沉甸甸的。怎么负责,如何负责,就是考验家长的一把尺子。爱不是无原则无底线的溺爱,这种爱是不负责的,即对自己不负责,更是对孩子不负责。爱要有个尺度,即不能过严,也不能过松,就看怎么把握了,这就是我修炼学习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