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社交媒体,不少人加入了各类同学群。但不少群建群时热热闹闹,不久就冷冷清清,少数几个人唱“独角戏”,大多数人都成了“潜水员”;有的群还逐渐异化成为“拉票群”“广告群”“助力群”。
有关专家认为,网络时代,“线上距离”近了、“心理距离”却远了的现象提醒人们,要注意厘清“网络交往”的边界。
一名专家说:“地域不同了、经历不同了、价值观可能也不同了,这很容易导致大家的兴趣点、关注点不同,对于同一事件的判断和理解有所不同。在这一背景下,有的人发到群里的内容,对一部分人可能就是打扰,甚至引发心理不适,产生争论或者矛盾。于是就出现了干脆不说的‘潜水’现象,或者只有在拉票、发广告的时候才想起。”
还有专家指出,网络交往其实是“线下”人际交往的延伸,要多换位思考。一是勿扰原则,深更半夜尽量不要往群里发信息,以免打扰别人休息。二是避免抬杠,有的同学经常为一些问题争执,你来我往,喋喋不休,与其这样,不如两人选择私聊,谈深谈透。三是守时原则,别人询问尽量及时回复。
现在,大家太多的交往都是“线上”进行,“线下”反倒少了许多,“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和老同学见见面,面对面地交谈,要比‘线上’交流更深入、更重要。”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唯有如此,才能让同学群回归增进友谊、维系情感的初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