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勒索者到底是怎么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创造迷雾的?在令人沮丧的“要求——施压——屈服”的相处模式中,情感勒索者又是怎么让我们将自己最重要的利益弃之不顾的?我们将近距离剖析情感勒索者最常使用的手法,看看这个过程如何实现。
勒索者会着重迷雾中的一种或多种要素,使用一种或多种手法,逼我们不得不屈服于他们的要求,否则我们可能会被这股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些手法还会将情感勒索者的行为合理化,让他们近乎无理的行为看来更容易被接受、更情有可原。就像那些会对孩子说“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的父母一样,情感勒索者也是这方面的专家。
他们通过这些手法,让我们相信即使他们用上了情感勒索的手段,也全是为了我们好。 这些手法会不停出现在各种情感勒索的场景中,所有的情感勒索者都会用上一或两招。
二分法专家
他们认为自己提出的建议才是最棒的,他们有权让我们照做。同时,无论是用直接还是委婉的方式,他们都会为我们贴上自私、拘谨、幼稚、愚昧、不知感恩、脆弱等标签。只要我们稍有不从,我们真正的需求就会被他们扭曲成人格上的缺陷。
令人困惑的刻板标签
情感勒索者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标签与我们习惯的那些不同,没过多久,就会让我们对自己给事物贴的标签产生怀疑,开始将情感勒索者对我们的观察力、人格、价值、欲望和观念方面的质疑内化。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深陷在最险恶的迷雾中。
当二分法开始运作,我们就会对是非产生怀疑,让我们质疑自己对我们和勒索者之间关系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们后来之所以会让步,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的朋友、爱人、上司或家人应该都是处事正确、心地善良的人,而不是刻薄、冷酷或手段强硬的人。我们想信任别人,而不想承认他们只想给我们贴上令我们感到羞耻的标签,以此来控制我们的思考与生活。
把责任推给受害者
很多情感勒索者除了对受害者的观察力抱持怀疑态度外,还会挑战我们的人格、动机及价值观,以此向我们施加压力。这种手段在一般的家庭纠纷中最容易出现,尤其在父母想要控制成年子女时更为明显——这个时候,所谓的爱和尊敬就被等同于完全的顺从,情感勒索者如果发现事与愿违,会认为受害者背叛了自己。情感勒索者万变不离其宗的套路就是声称“你这样做就是为了伤害我,你一点也不关心我的感受”。
如果这类伤感情的字眼还是从亲近的家人口中吐出的,我们行为的内在指南针将会失去功用,而让自我评价开始动摇。显而易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会被情感勒索者贴上“冷酷”“没用”或“自私”的标签,但如果指控是来自父母——在我们性格形成关键期陪伴我们的人、智慧与正直品质的榜样——会更令人难以承受。对我们使用二分法伎俩的父母,会比任何人都快速地瓦解我们的自己。
病态化
有些情感勒索者会表示,我们之所以不遵循他们的要求,只可能是因为我们病了,要不就是疯了。在病理学的范畴内,这样的行为被称作“病态化”(pathologizing)。在病理学中,这个字来自希腊语pathos,原指痛苦或深沉的感受,但目前多指疾病。当我们不愿意顺从情感勒索者时,他们就给我们套上神经质、心术不正或是歇斯底里的帽子,将我们病态化。最令人难过的是,他们还会旧事重提,把我们关系中那些令人不悦的过去甩到我们脸上,来证明我们情感上的无能是这些事的罪魁祸首,进而瓦解我们对彼此关系的信任。
这种欲加之罪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对自信与自尊的一大打击,这种手法是非常有杀伤力而有效的。
当爱成为要求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病态化通常的起因是欲望无法得到平衡。一方开始要求较多——更多的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承诺——却无法达成时,他们就会开始质疑我们爱人的能力,以此来进行索取。很多人会为了证明自己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价值而做出牺牲,他们相信一点:如果有人爱我,我就得回报同等的爱,不然就是我有问题。
我们过去与情感勒索者所共享的秘密、恐惧与难以启齿之事,现在都成了他们唾手可得的武器的一部分;我们在亲密时刻向他们坦白的一些痛苦往事,如离婚、争夺小孩监护权或堕胎等,也都成了指控我们性情变化不定的罪证。
情感勒索者经常指控我们无法爱人或维持友谊的原因之一,不过是我们无法像他们爱我们一样,也投入同等的关心与亲密。我们很多人都无法承受花样百出的病态化攻击,尤其当我们将亲密关系视为对精神健康的一种测试时。尽管情感勒索者将我们的心理问题或缺点说成亲密关系失败的原因十分牵强,但这样的指控因为直指内心,通常都会奏效。
“你到底有什么问题”
不是所有的指控者都会直接说“你不正常”,病态化工具可能带有各种微妙的伪装。
如果病态化的诊断来自一些权威人士,如医生、教授、律师或是治疗师,对我们会格外具有说服力。我们与这些角色的关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因此在我们心中,他们就像是一位智慧的导师,哪怕他们中有些人根本配不上这种评价。我们认为,他们会以开放、正直的心态对待我们,但我们都遇到过一些认为手中的执照可以让他们免受任何批评的专家。他们不会直截了当地说“你不行”,但是,他们会用一个姿势、一种刻薄或批判性的语气或是收紧的下颌明确地告诉你,你确实不行,你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他们告诉我们,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我们好,如果我们表示抗拒,只会证明我们固执、无知和性情反复无常罢了。他们是专家,即使他们伤害了我们对自己最深刻的认知,我们也不能对他们的建议或解读提出任何质疑。
危险的秘密
很多家庭都会有一些难言的家丑,比如虐待孩子、酗酒、精神疾病或自杀事件,家中成员都会很有默契地绝口不提。一旦有人打破依靠否认和保密维持家庭稳定的潜规则,坚持要把这些事摊在阳光下,家庭成员的一种典型反应便是给这种胆敢讨论自己讳莫如深的家族秘史的人贴上“疯子”“不可饶恕”或“破坏者”的标签。
事实证明,一个家庭的问题越大,就越要阻挠其成员恢复健康的努力。这时,情感勒索很容易发生。他们威胁要抛弃、驱逐、惩罚或报复说真话的人,或是对其报以全然反对或鄙夷的态度,将其勇敢之举病态化为自私、多此一举和毁灭行为,瓦解他们的决心。
病态化行为会在我们最难抵抗的领域内发生。我们中大部分人可以轻易地应付对自身能力和成就的批评,因为我们周围的环境里充满了衡量这些因素的硬指标。但是,当一位情感勒索者指出我们好像“不太正常”时,我们则会认为这是一种理性的评判。我们都不可能完全客观地了解自我,很多人都惧怕自己内心的黑暗。勒索者们正是利用了我们这种恐惧。
就像二分法一样,病态化会让我们对自己的记忆、判断、智商和人格产生怀疑。这种手法的危害性更高,因为它让我们开始不信任自己的精神状态。
联合阵线
当单打独斗的方式无法奏效时,很多情感勒索者会叫外援。他们会找来其他人——家人、朋友甚至神职人员,来为自己提供支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因此,在人数上,情感勒索者就已经压过了被害者。勒索者知道我们关心和尊敬谁,会将他们全都笼络过去,让我们顿感孤独和挫败。
新盟友
来自朋友和家人更大的压力。
更权威的救兵
当搬出朋友和家人也无法逼你屈服的时候,勒索者就可能会请出一些至高无上的权威,比如《圣经》,或是其他知识或技能领域的代表,他们可以很简单地向你施压,比如:“我的治疗师说,你不怀好意……”“我修过的一门课就说……”或者“报纸上说……” 每个人所认可的价值观各有不同,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秉持相同的看法。但情感勒索者会从各处引用各种论据、评论、经验和文章,只是为了说明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的观点。
消极比较
“你看看人家”这种句式带有很大的情绪张力,深深地联结着我们的自我怀疑与恐惧之心。情感勒索者通常会拿另一个人做完美的标准,与他们相比,我们浑身缺点。为什么这些人总是能满足情感勒索者的需求,而我们却不行呢?
这种消极比较会让我们忽然产生自己不够好、不够忠实、能力有待加强等想法,让我们充满焦虑和罪恶感。因为感到焦虑,我们可能会让情感勒索者如愿,以证明我们没他们说得那么坏。
被拿来跟我们相比的那一方,似乎赢得了我们渴求的爱和赞许,所以很自然,我们会想要与他们竞争,获得同样的地位。
危险的压力
和不健康的家庭类似,职场上的消极比较也会造成充满嫉妒和竞争压力的氛围。我们可能会努力想要完成大家长般的老板设定的“不可能的任务”,而老板则鼓励大家与彼此竞争,创造出一种兄弟姐妹般的压力氛围。
刚开始,我们会十分坚持自己的需求,明白我们为什么会拒绝情感勒索者。但渐渐地,情感勒索者会模糊我们的视线,还会让我们相信,其实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运用了这些行为策略后,情感勒索者总能让我们任其宰割。这没什么奇怪的,想想受害者在拒绝了勒索者之后会遭到什么样的对待:被诬为坏人,被批判,被一群人联手对付,被指责性格存在缺陷。也许你会觉得下面这个论点奇怪: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勒索者从我们身上学到的,是我们教会了他们如何对付我们。可见,我们既然可以允许这些手法发挥功用,当然也可以把它们抛到一边,或是削弱它们的威力。
《情感勒索》第四章制造迷雾的四大手法(摘抄)
作者:【美国】苏珊·福沃德 【美国】唐娜·弗雷泽
也许你也曾深陷泥潭不可自拔,痛苦不堪!《情感勒索》这本书将带领你重新认识自己所有的亲密关系,不再被其残害,更不会再被人牵着鼻子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