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当我眯缝着双眼,习惯性地进入微信,在“助理来也”的窗口进行早起打卡时猛然发现,原来不知不觉我已经连续早起22天了,传说中21天能养成一个好习惯……那早起对我,好像还没完全成为习惯。但是过去这22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熬。所以我想,还在为早起而挣扎的你,可以试试看我的方法。
首先要澄清,每一个人都应该和自己比,而不是和其他人比,是吧?所以我所谓的早起,不过是相对于过去懒散的自己,工作日维持在6点左右,休息日维持在8点以前。不要嘘我,这对我来说,真的已经很早了!
早起一直是我的伤痛,我永远在尝试,但始终无法坚持,7天都维系不了。工作日从爬起床到奔出门,从来只留10-15分钟,赖床程度决定洗漱光速,完全有失一位优雅女性该有的精致。而周末的起床时间嘛,呵呵。
但为什么这次会不一样?我苦思冥想了很久,终于发现了养成早起习惯的终极秘籍——不能为了早起而早起,早起必须捆绑一个更重要的目的。
你是否也曾这样华丽丽地失败?
回顾过去多次失败的尝试,我发现自己都是这么做的。首先,确定目标——每天提前半小时起床;实践阶段——依靠着强大的意志力把自己从被子里拽出来;成功起床后,开始琢磨这段不可辜负的晨光可以用来干什么。恩,有时候写几行字,有时候翻几页书,有时候抱着手机躺沙发上结果又瞌睡回去了……
发现没有?我早起后的各种的捣鼓其实只是在打发因为早起而多出的时光罢了。这说明,我的早起其实缺乏真正的刚需。
早起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
坚持早起的正确姿势
这次我的持续早起,得益于我有了真正想做的事——我想每天朗读英语,我想让专栏的留言能上墙。
我的出发点不再是围绕着那些调节生物钟的秘密——每天先早起五分钟,养成一周的习惯,然后往前再调五分钟。我的早起程度完全根据是否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我想做的事。由于晚上的时间不可控,于是我想预留出固定的时间段,能不受打扰地完成英语朗读和留言,于是我从一开始就可以精神奕奕地5点半就起床,生怕练习的时间不够多。而当我实践后,更了解自己完成这两件事大概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后,我会慢慢把早起的时间往后挪,只要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就够了。
发现没有?早起不是我的刚需,早起也不是目的,它不过是手段和附加的漂亮成绩单罢了。因此,这22天的成功打卡,看起来是早起的阶段性胜利,实际,是学习英语+专栏留言的阶段性胜利。
分清手段和目的
早期,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有一篇《付费就是捡便宜》,其中给出了我们一个公式:注意力>时间>金钱,于是很多附和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很多人心安理得地挥洒着金钱,可是他们节省下的时间花去了哪里呢?游戏聊天朋友圈。和为了早起而早起一样,这样的选择偏差其实源自于“错把手段当目的”。早起并不会自动让你的一天更有价值,付费也不代表你必然捡便宜,关键在于你换来的时间和精力花去了哪儿,是否投资在了成长上。
没有一本万利的事
以上的文字大多于上周三完成,只是暂时按下未表。而之后的几天,当英语朗读逐渐转化为我的舒适圈,留言的热情慢慢消退后,我发现自己早起的积极性也在慢慢减退。这样周期性的循环,我们要预期到他们的存在。
没有一本万利的事,没有固定不变的刚需,没有永不消退的热情。但是现在我知道了,我需要的并不是要多按几个闹钟,逼着自己继续早起,而是为自己寻找下一阶段的目标,让自己继续朝气蓬勃地期待每一个清晨的独处时光。
你也还在为早起而烦恼吗?转化一下思考的着力点,钥匙可能在别处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