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反复复,连续两次延缓开学时间。
第一次,定4月10号初三高三开学,4月11日初小幼儿园均开学,结果在4月10号早晨检测出一名高三学生呈阳性,暂缓复课;第二次定5月6日开学,5月4号,本市发现一例阳性,加上周边城市出现多例阳性,教育局再次按下暂停键,暂缓开学。
每次宣布复课时,老师们摩拳擦掌,家长们兴奋异常,至于学生,不好说。我问过我家孩子,要复课了,心情怎样?她沉凝片刻说,不知道。我明白她的意思,矛盾的心理,在家相对自由,但没有伙伴,在学校,必须受老师的监督和管制,不敢玩小动作。
停学近2个月之久,我和孩子之间发生了不少的摩擦。一切都在试错中进行,在不断地反思中总结。
宽松还是收紧
姐姐在家上网课,我和她爸没办法一直在家陪着,家里粮油店地方小,环境嘈杂,不适合搞学习。上午我在家一般能待到十点,这时孩子网课基本结束,小学主要有语数外三科。当中我做家务,弟弟安排在客厅活动,尽量给姐姐一个安静的环境。
一段时间,姐姐在上课的钉钉软件上加了几个同学好友。开始我认为无大碍,课后和同学交流交流聊聊天也可以。后来发现,她们在上课时间内相互发信息聊天,几经提醒,无效果。每次和同学约玩,姐姐作业就无法按要求完成,出现空题,字迹潦草,错题多,应付了事的情况。有时还不按时提交作业。和同学出去玩时,偷拿家里钱,随意买零食,买 垃圾食品,去别的小区玩,说脏话。
我很生气,也很诧异,对孩子突然有种陌生感,仿佛眼前的不是自家的孩子。在我们跟前她不这样,我不明白也想不通,为什么她会这样?
首先,我主动给她零花钱,一周10块,家里还备一些水果,饼干面包之类的吃的。为啥她还要偷拿家里的钱?
其次,尽量给她自由。我和爸爸都体谅她,居家学习也挺闷的,只要完成老师作业,可以约附近的同学一起玩玩。
孩子犯错不可怕,只要改,然而事情不往预期发展。开始我没惩罚她,跟她讲道理,但没用,第二天她照样重复犯错,上课和同学发信息聊天,撒谎和同学去别的地方玩。我找她的同学谈话,上课时间不要聊,我罚她写检讨书,跑步。再犯,加重处罚力度,打手板。效果都不佳后,我被彻底激怒了,我用了强制手段,拉黑她的同学,不允许她再约同学去玩,暂停她的零花钱,待在我的身边,我在哪她在哪。
我也反思自己。以前,我不认同好友的一些做法,她管孩子,除了自己家小区,去哪玩时,必须有大人在身边。我认为好友太谨慎,妨碍孩子独立。现在看来,好友那样做不无道理,青春期的孩子不适合完全放手。一来城市环境复杂,外来人口居多,尤其是女孩,怕遇到坏人。二是这么大的孩子,面对诱惑自控力弱,孩子的玩伴,哪怕是同班同学,做家长的必须有所了解,孩子有样学样,和拥有不良习惯的孩子,要敬而远之。
第二,孩子缺少真正的陪伴。开店占据我和他爸的大部分时间,回到家还有家务事其他杂事,跟孩子交流不够,没时间和她一起做一些事情,比如带她出去玩。再加上居家学习,孩子憋闷,没地方释放她的情绪。
目前做了哪些事?
孩子从抗拒到慢慢接受,(拉黑同学好友,禁止聊天)上网课专心了,作业认真及时地完成。
每天让她做一件家务事——洗一次碗,有些抗拒,但能执行。
每周带她晨跑3次。她不情愿,起床时和跑步中都带着情绪,我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最终愉快地完成跑步。跑步时,我把音乐调外放,放她的乐器老师让她听的歌曲,一起聊聊天。我规定她跑3公里,不限速度,跑不动时也可以快走,但不能放弃,以此锻炼耐心和恒心。
增加亲子活动。店里不忙时,和她一起去爬山,一起散步,陪她去小广场找朋友玩耍。
看着不让自己焦虑的育儿视频和育儿书。我推荐李玫瑾老师的育儿观,不要过分在意孩子的分数与学习,要多注重心理抚养,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哪怕孩子将来做着最平凡最普通的工作,也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就像莎士比亚说的:“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样,书本上看的育儿方法,家长用起来并不能得心应手,遇到问题,难免焦虑烦闷,唯有保持耐心,用心观察,用心陪伴,不断学习,找到相对平衡的解决之道。有时还需要家长退一步海阔天空。孩子不爱学习,爱劳动也挺好;不爱劳动,爱运动也挺好;不爱运动,但不学坏也挺好的。总之,要多想想孩子的长处,想想自己小时候,我们会发现,即使在我们眼中不优秀浑身缺点的孩子,很多方面是胜过小时候的我们滴。不要忘记初心,她(他)平安健康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