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填鸭式教育,剥夺了孩子的童年

中国填鸭式教育,剥夺了孩子的童年

作者: 我是素颜 | 来源:发表于2020-12-17 06:05 被阅读0次

中国填鸭式教育,剥夺了孩子的童年

文:我是素颜

和友人坐在一起闲聊,她聊到上初中,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女儿,晚上作业做到一点半,早上六点又得起。之前因为学业不好,她经常苦口婆心地说教,现在,却不敢再批评,怕加重女儿心理负担,好言安慰。女儿脾气暴躁,发脾气,她也只能让着,轻声细语地说话。女儿做作业时,遇到难题,会不由自主地纠头发,一侧的头发都快纠没了。她很心疼,却又有些无计可施。

学校作业太多了!门门课有作业,中午写,晚上写,早上还得写。一门课两三页,这么玩命,孩子怎么受得了。

有研究证明:同比芬兰,我们跟他们PISA成绩差不多,但是每周学习时长却比芬兰多20多个小时。再跟邻国日本比,测评总成绩比我们还要高,但是呢,中国学生学习时间,比日本多10多个小时。

好不科学的学校教育。这样高强度的疲劳学习,有什么意义。人精神状态长期处于高压疲惫状态,就算一直马不停蹄高速运转,这样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以自己亲身经历为鉴。每晚必须要锻炼十分钟,写一篇简单日记。一般八九点,这两项任务就完成了。如果有一天因为什么事耽搁了,到了晚上十一点困倦时,才想起要完成任务,写日记时眼眼湿到睁不开,思绪纷乱,笔下不知写了些什么。只能匆匆罢笔收尾,到第二天五点半自然醒来,又是全新一天,活力满满,神清气爽,两个小时时间完成一篇千字日更文。

精力充沛,这样思维活跃,思路清晰,学习效果才会好。和司机驾车一样,长期疲劳驾驶,总有翻车的危险。不科学不理性的填鸭式教学,让一个个年幼的孩子苦堪言,难忘网络上居然看到有小学生过劳死的可怕一幕。

很想棒喝一声:中国教肓,到底怎么了?过来学习写作文的孩子,聊起学校的事,主课老师们把体育课和美术课都抢占了,孩子们叫苦不跌。连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从小到大浸淫在繁重学业学中的孩子,日后长大,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会留下什么深刻的记忆呢?考了双百得了大奖励?考了不及格挨了打?多么可悲,又多么可怜。

2019年上影的六集记录片《他乡的童年》中,战地记者出身的周轶君兼任导演和主持人,走访了六个国家,分别是日本、芬兰、印度、英国和以色列、中国,她试图以真实的记录还原各国的教育了。其中芬兰的教育模式,值得国人借鉴学习。

芬兰的教育模式堪称世界上最理想最科学的教育,这个只拥有500万人口的北欧小国家,却号称“教育最强国”,看看他们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记录片中,这一天,早起上学的孩子听着美妙的音乐——萨沃大学生乐团演奏的《祝贺你》,走在校园里。孩子们听着音乐,笑颜拂面,有的还跳起了舞步,翻起了跟头。每天学校上课前的时间,随时回荡着或欢或典雅,或饶舌的音乐,有时候,也会播放老师自己写的歌。学校的气氛永远是轻快明亮的。

在一堂三年级现象教育课堂上,老师为孩子讲“时间、年龄、我自己”。老师运用到艺术、数学、生物知识和芬兰语言文学,用自己的方式讲述这个话题,黑板上,她三笔两笔画了一个大头人像,下面听课的孩子一边吃东西一边听讲,课堂气氖非常轻松愉悦。孩子们用随身携带的iPad ,给自己照了一张像,与手表上的时间合在一起,并录一句话,记录这一个时间的自己。还亲手做手工,用硬纸板给自己做了一个代表时间岁月的面具,上面涂抹上心仪的色彩和花样。

小小年纪的孩子就懂得了时间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没有枯燥的理论,没有钉是钉,铆是铆的生硬说教,一堂课在玩乐中,轻松愉悦地氛围中度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孩子们喜闻乐见,一定不会厌学,而且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秘切相关。

芬兰的教学理念很实在,很接地气。课堂所教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老师教授任务就是让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知识,又把所学到的运用到生活中去。为了避免孩子们之间产生不良的学习竞争,到三四年级都没有考试。老师评估孩子学习成果的方式,不是他们学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们懂不懂如何学习。

老师从不以学习分数,给孩子评定好生差生,每个孩子们都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芬兰的教育宗旨,是为了培养拥有正直、有创造力、有雄心、善良、擅长合作、毅力、好奇心、同情心、爱等品格的全方位健全品行的人。

芬兰的学校教育,不仅仅光在学校课堂上,还经常走出校园,走在户外。节目中,老师们把课堂搬到森林里。老师发给孩子们一个色卡,请孩子们去寻找颜色相配的事物;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想象力,给每种植物命名;还会列出一些形容词,请孩子们去寻找对应的东西。老师希望借此可以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校还会开展各种兴趣班。在建筑兴趣班上,设定一架飞机坠毁,只剩余部分残骸,孩子们要废物利用,用飞机剩下的残骸搭建帐篷。在搭建的过程中,学习建筑知识,对结构、平衡,张力等都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校园里,孩子和孩子之间并不存在分数、好坏生之间的竞争,但他们的教育水平却是世界最高的。学校也没有公立私立之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最好的学校永远是离家最近的那所学校。对于教师,也没有奖金和教学成绩挂钩这种竞争机制,教师地位很高,每5年就会自动加薪,不过,当教师的门槛也是极高的,与之相应的就是教师的专业水平相对也比较高。

芬兰的人生活幸福指数比其他国家的人都高,不仅因为芬兰人囗少,资源丰富,人们生活富裕,更重要的芬兰人的从小贯穿的教育目的:突破界限,表达自我,活得自在。

与芬兰的教育做个对比,我们中国的孩子学习压力过大,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芬兰的″学习内容来自生活,又回归生活"的教育方式,并没有影响芬兰孩子们的认知,反倒是芬兰教育成绩世界拔尖。

而我们用全中国孩子整体失去快乐童年的可怕代价,换取高分成绩,换取学历学位好大学好工作幸福美满家庭生活,而后又生下孩子,把重负转移给下一代,代代循环,除了分数高,学习精,失去童年快乐,失去身体活力,精神活力的孩子,活着的意义到底何在?

很想棒喝一声,中国的教育出发点已然有误,为功利而学,以失去快乐童年,体育锻炼为代价,只为高分成绩拼拼命苦学,这样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的快乐、情趣、情商、德育、体育,方方面面的发育一定是缺失的。

只注重学习成绩,别的发展都靠边站!这样拔苗助长模式的教育培养的孩子,未来,堪忧啊!

相关文章

  • 中国填鸭式教育,剥夺了孩子的童年

    中国填鸭式教育,剥夺了孩子的童年 文:我是素颜 和友人坐在一起闲聊,她聊到上初中,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女儿,晚上作业...

  • 谁剥夺了孩子的童年

    今天很晚了来写字,刚画了一副思维导图,具体点是有点不忍直视的图像,谁让我一点绘画的天赋都没有呢,好吧,画...

  • “减负”问题

    大家都知道,中国主流的教育方式是填鸭式教育,这也注定了中国的孩子在学习中会“压历山大”。 举例说明,一般的公立中学...

  • 孩子们:不是父母要对你们残忍,而是这个社会对你们的父母太残忍

    文/延川先生 曾经被繁重的学业任务“剥夺”了童年的我,未曾想到十数年后自己也成了“剥夺”孩子童年的人...... ...

  • 自己去挖掘

    目前的教育来看,需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偏差式的教育以及填鸭式的教育,是否在剥夺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相信大家在学习...

  • 雪化了是春天吗

    创造力对于我们中国的孩子,更确切的说是中国学校里的孩子几乎是处于被抹杀的状态。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育很难接受...

  • 不要羡慕外国孩子

    中国的填鸭式教育一直都被我们自己吐槽,我们一直羡慕着国外的开放性教育。我们眼中国外的教育方式是,给孩子无限的自由,...

  • 【读书】培养孩子强者心理的方法之“交还权力法”

    孩子经常被家长剥夺的两个权力 我们现在某些家庭教育之所以有误区,就在于剥夺了孩子的权力。剥夺了孩子哪几个权力呢?叫...

  • 我的写作精进计划——仿写

    一直在思考一些关于写作提升的问题,突然想到了“仿写”这个课题,似乎有点靠谱。大抵是过长的填鸭式教育,剥夺了我们自主...

  • 学琴剥夺了孩子的幸福童年?

    很多家长表示不愿给孩子任何压力,让他们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出于这种想法,认为学琴好象剥夺了孩子的童年幸福。 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填鸭式教育,剥夺了孩子的童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xn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