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教育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不如给他一个好习惯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不如给他一个好习惯

作者: 乐享生活lx | 来源:发表于2017-10-26 21:21 被阅读0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着一种说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于是乎,幼儿园要学习小学的知识,家长忙着为孩子报名各种兴趣班、辅导班。一场对孩子童年的掠夺正在进行。结果:忙坏了家长,累坏了孩子。

但家长们使出吃奶的力气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殊不知,人生不是短跑,人生是马拉松。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和发明家爱迪生,小的时候都曾经被视为“愚笨”,都是早期教育失败的“典型”,但他们后来的成就有几个人能比。

据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结论指出:一个人事业和人生的成功因素,80%决定于他的情商,而智商只起了20%的作用。

而习惯,就属于情商。对于一个人来说,决定命运的是习惯!著名的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

古人云: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小来偷针,大来偷金。因此0--6岁是孩子的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抓住关键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习惯的养成,身教重于言教,家庭是培养习惯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培养习惯的第一任老师。优质的教育资源往往是稀有而高价的,家庭却是不可选择的。父母作为孩子的“起跑线”,物质条件只是一方面。现实中会发现,有很多家庭、家长自己是高知高管,是成功人士,从家境、榜样来说都无可厚非,但孩子却发展得差强人意。

李天一大家都不陌生吧?歌唱家李双江与梦鸽的儿子,13岁打人收容所释放,两年后又涉嫌轮奸入狱,舆论哗然,事发后72岁的李双江在媒体目前忏悔,下跪,何等痛心。

孩子在家庭中成长,每天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对他的示范。曾经看过有的家长在家里打麻将,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看上几眼,关键时还出手支招。家长还高兴地夸奖:“这孩子真聪明!” 后来也看过有的家长慨叹自己的孩子不爱看书,但是否想过自己在家有没有看过书呢?

3-6岁的孩子最喜欢说的三个字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开始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但图中家长怎么回复呢?妈妈在做家务可能没有时间回答,就说“问爸爸去”,爸爸这时正在玩电脑,不耐烦的说你“问奶奶”,奶奶当然也不知道,孩子就只能去玩自己的玩具了。长此以往,孩子还会再问你“为什么”吗?长大了还会有自己的想法吗?

培养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家长一定要用心。冰冻三尺,非一日寒;化三尺之冰,也非朝夕之功。培养孩子的一个好习惯,需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改掉一个不良习惯,则需更长时间,付出更大的代价。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谐配合,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孩子在学校,老师进行了五天良好习惯的培养;放假在家二天,家长忽视了这些好习惯的巩固,那就会导致‘5+2=0’的不良后果;势必增加好习惯培养的难度和成夲。

这学期,重庆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给一年级的同学发了一本“好习惯手册”,上面罗列了10条好习惯,并要求家长记录下孩子们的实施情况,坚持21天。一开始家长觉得头痛,毕竟有些好习惯自己未必能做到;而家长通过与孩子一起坚持做,孩子身上的变化让家长惊喜不已。


《好习惯手册》要求孩子们在家每天要坚持做好十件事:第一,按时睡觉;第二,早上起来要对家人说:“早上好”;晚上睡觉要对家人说:“晚安”;第三,外出或回家要主动打招呼,说:“我回来了”或“我要出去一会”;第四,吃饭前要劳动,吃饭时要请长辈先坐,吃饭完要说:“慢慢吃”;第五,父母下班要给父母接物品,并说:“辛苦了”;第六,每天要洗袜子;第七,每天衣服、袜子干净;第八,看书写字前要洗手;第九,换洗衣服放固定位置,学会整理自己的衣柜;第十,按时完成作业。

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家长的陪伴少不了。好习惯需要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养成。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这是关于行为习惯重要性的经典诠释,尤其是在幼儿早期教育中,孩子处在可塑性强和敏感性高的时期,这个时候诱导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孩子成长道路减少许多曲折,变得更加优秀。


不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不如给他一个好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aq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