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一家本地女生的家访故事。
女孩八年级,当班主任找到政教处的时候,女孩已经有三四天没来上课了,那天派出所打来电话说女孩子坐在河边有情况。于是那天中午女孩的爸爸来了,直接和其他老师说是我的学生。
我实在想不出来,自己会有一个比自己看上去老很多岁的学生。经过一番的询问回忆,才勉勉强强想起来自己的确教过这一届学生,而我应该早已经忘记了这位学生的存在。
既然是自己的学生,一切都好说话了,于是便从他的讲述中知道了。
学生其实是个特别简单,老师但非常固执不接受他人意见的男人。找了一个外地女人,生了孩子,因为生活矛盾离婚了。孩子跟着他,他的父母帮着带,应该是奶奶带大了这个女孩子。而女孩子上学以来属于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理由是一直在发低热,精神不济。
我的学生在讲述时说到了自己母亲,语言激烈,情绪激动。于是那天他走后,请来了她奶奶。奶奶很利落,讲话思路很清晰,讲诉过程中一直再流泪。原来奶奶是再婚家庭,来到这个家时我的学生只有12岁,也没有生育,自己的亲生儿子在前夫家,所以待我的学生似如己出,非常疼爱。后来我的学生长大了,结婚了离婚了,她都帮着扶持这个家庭。但是我的学生思想有偏见,一直觉得继母是个有心机的人,所以在家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只要他们大吵过,第二天女孩便会生病不来学校。
听了两个片面之词,于是我决定走访他们家。很大的房子,但是房子里脏的不得了,家里还布置了一个小作坊,继母和一群差不多年龄的老太太忙着。三层楼里里外外都是垃圾堆积的样子,来到二层楼女孩子的房间,我和班主任做了一件事情,同女孩,同我学生和他继母五人用了三小时彻彻底底的打扫了她的房间,共整理出七八袋垃圾。
当焕然一新的房间在大家面前呈现的时候,我只和他们说了一句话,保持住,让孩子有个正常的房间长大。
这样的家庭要摆脱矛盾是不可能的,也是学校力量不够用的,但是只有我们不断的去提醒去暗示他们,层层递进,也许才会有微乎其微的作用。
后期跟进就是我和学生的日常交流,和倾听他继母的讲诉,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开解他们的矛盾。让我学生明白养育子女给子女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是责任。告诉继母她是家庭中或者女孩成长中不能或缺的人物,所以一定要保证情绪,让女孩有个安全的环境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