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养生学习】中医的“补”与“益”

【养生学习】中医的“补”与“益”

作者: 浮生_万物 | 来源:发表于2021-03-26 15:48 被阅读0次

    前些日子看中医,医生给我开了玄参、沙参、茯苓、桂枝等等,我就问这是补药吗?医生摇摇头说,这不是补药。

    我们老百姓的理解,用了各种参就是在补。看来并不是如此。于是,我就在网上查阅,内容大都是说,补与益是相同的。

    徐文兵和梁冬老师的《黄帝内经说什么》一书中,曾提到“补”与“益”。徐老师以锅为例,将人体比喻成一口锅,如果锅漏了,就需要“补”。而锅补好了,往里面填满水,则为“益”。由此看来,这“补”与“益”是不同的。

    《康熙字典》中指出“补”之字意,“修破谓之补”(《急就篇注》)。“益”字之意为“增也,进也。”(《广韵》)。而我们老百姓常说的,吃点补药当中的“补”其实是“益”的意思,比如贫血了,要吃一些补血的东西,其实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恢复的意思。

    而中医的“补”是在中医八法当中的一法,是指人体内阴阳气血出现亏损的虚浮时,用可以补益的药物来滋养亏损的气血的方法(来源于百度)。我们经常说的一些补药,如人参、茯苓、当归等,也都是用于中医“补”之一法的药物。

    那为什么医生说给我的药不是补药呢?这是因为我“虚不受补”。

    “虚不受补”一词也是我们老百姓挂在嘴边的。同样是虚,有的人能直接吃人参,而我含一片西洋参都能上火。由此可见,“虚不受补”会因为补药而上火。这是为何?

    中医书上解释,“虚不受补”意指虚证在3个月以上,甚至若干年之久的虚证,会引发其他脏腑损伤。举例来说,血虚,最初是肝和心的问题,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血虚的长期不愈必然影响到脾、肾、肺三脏,就形成了虚热的症状。此时,给虚热的人吃“补”药,就会出现“虚不受补”。因此,这个时候医生通常会加入“益”的药,来辅助治疗。

    也就是说,如我这般“虚不受补”的人,首先需要治疗虚热、痰饮、瘀血、便秘等,以功邪为主,补益为辅,邪气清除后,再以补益为主。

    所以,我每次去看中医时均有不同味道的汤药,开始“清”为主,药是有点苦的;后来苦中有甘,那么代表着在“清”的同时,“益”的部分加重了;再到最近,药味基本上都是以甘为主了,那么“益”的部分又加强了。

    不说了,我乖乖喝药去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养生学习】中医的“补”与“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ij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