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养生学习】中医的“补”与“益”

【养生学习】中医的“补”与“益”

作者: 浮生_万物 | 来源:发表于2021-03-26 15:48 被阅读0次

前些日子看中医,医生给我开了玄参、沙参、茯苓、桂枝等等,我就问这是补药吗?医生摇摇头说,这不是补药。

我们老百姓的理解,用了各种参就是在补。看来并不是如此。于是,我就在网上查阅,内容大都是说,补与益是相同的。

徐文兵和梁冬老师的《黄帝内经说什么》一书中,曾提到“补”与“益”。徐老师以锅为例,将人体比喻成一口锅,如果锅漏了,就需要“补”。而锅补好了,往里面填满水,则为“益”。由此看来,这“补”与“益”是不同的。

《康熙字典》中指出“补”之字意,“修破谓之补”(《急就篇注》)。“益”字之意为“增也,进也。”(《广韵》)。而我们老百姓常说的,吃点补药当中的“补”其实是“益”的意思,比如贫血了,要吃一些补血的东西,其实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恢复的意思。

而中医的“补”是在中医八法当中的一法,是指人体内阴阳气血出现亏损的虚浮时,用可以补益的药物来滋养亏损的气血的方法(来源于百度)。我们经常说的一些补药,如人参、茯苓、当归等,也都是用于中医“补”之一法的药物。

那为什么医生说给我的药不是补药呢?这是因为我“虚不受补”。

“虚不受补”一词也是我们老百姓挂在嘴边的。同样是虚,有的人能直接吃人参,而我含一片西洋参都能上火。由此可见,“虚不受补”会因为补药而上火。这是为何?

中医书上解释,“虚不受补”意指虚证在3个月以上,甚至若干年之久的虚证,会引发其他脏腑损伤。举例来说,血虚,最初是肝和心的问题,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血虚的长期不愈必然影响到脾、肾、肺三脏,就形成了虚热的症状。此时,给虚热的人吃“补”药,就会出现“虚不受补”。因此,这个时候医生通常会加入“益”的药,来辅助治疗。

也就是说,如我这般“虚不受补”的人,首先需要治疗虚热、痰饮、瘀血、便秘等,以功邪为主,补益为辅,邪气清除后,再以补益为主。

所以,我每次去看中医时均有不同味道的汤药,开始“清”为主,药是有点苦的;后来苦中有甘,那么代表着在“清”的同时,“益”的部分加重了;再到最近,药味基本上都是以甘为主了,那么“益”的部分又加强了。

不说了,我乖乖喝药去了。

相关文章

  • 【养生学习】中医的“补”与“益”

    前些日子看中医,医生给我开了玄参、沙参、茯苓、桂枝等等,我就问这是补药吗?医生摇摇头说,这不是补药。 我们老百姓的...

  • 益华堂中医健康管理中心 知母养生堂开业啦!

    益华堂中医健康管理中心 知母养生堂 (试营业) 益华堂是一家将诊治与理疗结合为一体的专业中医机构,国家级名老中医及...

  • 中医养生有六字诀

    顺、静、修、调、补、固,即为中医养生有六字诀。

  • 中医补肾,提倡黑色食物

    中医理论中有“五色入五脏”之说,也就是说,不同颜色的食物,养生保健的功效是不同的。绿色养肝,红色补心,黄色益脾胃,...

  • 牙痛病人的饮食(39)

    中医认为,牙病除因虫牙引起外,也与肾亏有关。牙痛病人咀嚼困难和 肾亏需补,食药粥为宜。 枸杞子粥:补精血,益骨气。...

  • 中国传统中医文化

    近几年一直喜欢中医文化,中医养生,中医调理。 特别关注了中医养生公众号,业余学习了中医刮痧、拔...

  • 中医养生注重身心合一的整体观

    践行中医养生写作日更✏️打卡7day。 学习中医养生,首先要了解中医文化,养生特点,了解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

  • 摘自朋友圈

    养生知识 夏季身体最怕堵,“通”比“补”更重要! 中医养生,讲究一个“通”字。夏季养生,自然也要“通”字当先。保持...

  • 我的2020年目标清单

    2、学习营销,并能应用到自己的事业中。 4、继续学习中医方面的知识,探索瑜伽与中医相结合的养生方式。 3、...

  • 冬季艾灸正当时 胶州中心医院专家教你“艾”护身体

    中医认为,冬季艾灸养生,能温经通络、补阳藏阳。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开展中医护理新技术——艾灸,它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养生学习】中医的“补”与“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ij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