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戒定生慧】

【戒定生慧】

作者: 女家 | 来源:发表于2021-01-12 08:33 被阅读0次

这次我真的是感冒了,星期六去民宿过周末,拍照摄影,为朱古力即将到来的生日paty做前期准备,因降温下雪❄️,房间地热、空调全失效了,我直接受寒了,真记不得上次感冒的时间,应该是有4、5年了吧,不过现在感冒坚决不吃感冒药,就用营养素,相信自己神奇的自愈力,最难受的感觉已过,看来已无大碍!

孩子们忙于拍照,我也仅是象征性的配合一下拍几张,还是安静的呆在自己的房间里,我是一个无论怎么喧闹的环境都会找到静静地感觉的人,看着窗外的美景发呆,突发奇想,这不是一幅

窗画吗?

一个窗口,

一幅画框,

一份心情,

一份雅致。

透窗望景,

独有风情,

雅俗闹静,

缘于心境!

窗外风景四时不同,亦会因为人们价值观的不同而“横看成岭侧成峰”,也会因为心境的不同,见到截然不同的画面,看似我们在看风景,其实却是看到了自己的心境!生活的境遇不可变,但心态可以改变,画面也许不可变,但看画人的心情可以改变,

在这个万般千态的浮世绘中,在错乱复杂的名利场所,我们容易在无端狂热中迷失方向,在无畏竞争中迷失自己,其实人生如梦,年华似雪,梦醒了雪停了我们将一无所有,我们看到窗子外的画面,不是眼中所见而恰是心中所感悟,只有守住自己的本心,用澄澈的心去看现实的画卷,才能感悟生活的美好色彩,任世事无常变幻,我心自有云白山青,

在民宿短短二天,经常独自闭目凝思,在凝思中,我把这次遇到的困绕我的事情怎么解决,完全想明白了,这一刻我也特别感谢自己,心里特别笃定,这么多年学佛,懂得因果,坚守底线,佛教里提到的最基本戒,守五戒:就是戒杀、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能持戒,就不会造罪。当我明白偷税就是犯盗窃罪的道理后,并且偷盗的对象是国家时,深知此因果的严重,这破戒是坚决不犯,所以换来此次遇事不惊不怖。也特别感恩师父的教诲!今天也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常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大学》里说: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由“定”中,也可以产生出“慧”。若是不“定”的话,内心杂念丛生,身体奔波劳碌,又怎能冷静地判别是非、明白真理呢? 戒”,是一种规律,防止我们犯罪的;修戒。戒的定义是不当作的不能作,应当作的不能不作。总括起来,那就是“七佛通戒偈”的内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五戒十善是一切戒的基础,所谓五戒十善,五戒就在十善之中,明白了十善也就明白了五戒。十善的内容分为三类:

  1,身业类有三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2,口业类有四种:不两舌挑拨,不恶言谩骂,不淫词艳语,不乱语妄语。

  3,意业类有三种:不贪欲,不嗔圭,不邪见。

  把十善修好,就称为三业清净,如果身,口,意的三种行为,不能导入正轨,不能清净下来,那不要说修持解脱,就连一个起码的人格,也是够不上的。所以佛教的修持法门,是以持戒为一切法门的基础。不能持的清净,那也没有关系,渐渐地,持久了,习惯了,自然就会清净,要是怕持戒便不受戒,乃至反对持戒,那就不行了。如果看轻了戒的持守,他便不能学得佛法,纵然持咒,习定,能够感通神鬼,那也仅是旁门左道而已。

  “我受居士五戒了,我受菩萨戒了,是不是有戒学了?”不一定。你受居士五戒、菩萨戒了,虽然心地还没有彻底清净,还不圆满,但是比以前清净了,烦恼习气减少了,这就是有戒学的功德了。若持续修持,心地彻底清净了,戒学的功德就圆满了。

  所谓定,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心不动,不散乱,有定力,能保持平静。外在的这些显现都会变,但是你的心不变,这叫解脱;心没有随着境动,这叫自在。

  现在我们是心随境转,遇到顺境心里就高兴,遇到逆境就烦恼痛苦。心不随境转时,虽然外在的显现会变,但内心仍然能保持平静,这就具足了定学的功德。“我现在打坐双盘能盘三四个小时,是不是已经有定学的功德了?”不一定。尽管你的身不动,但是心动了,那就没有定学的功德。

  若是不动就叫功德的话,那外面的大树、大殿前的柱子也是不动的,难道它们也有定学的功德了?所谓定学的功德,主要是心不动。尽管你现在做不到心完全不动摇,但是能稳重一点,会转念了,虽然还不圆满,但也可以说你有定学的功德了。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遇到事情总是手忙脚乱,现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能把心稳定下来,然后再去想办法,能转变一下,这样还是有些定学的功德了。

  所谓慧是智慧,即彻见万法的究竟实相,对此通达无碍。若心里不起烦恼,一点疑惑都没有,这就是智慧。断惑就是断烦恼。

  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一体的。若戒学功德圆满了,定学和慧学的功德也会圆满;若定学功德圆满了,戒学和慧学的功德也会圆满;若慧学功德圆满了,定学和戒学的功德也会圆满。刚开始时,三者不一定是一体的,因为你还没有彻底圆满,没有达至究竟,这个时候三学可以分开;当达到最究竟的时候,三学的功德就是一体的了!

持戒是佛教也是一切宗教给予我们的重大启迪。佛陀为什么要制戒?由于我们有烦恼,因此我们本具佛的功德,但显发不出来。戒是为对治烦恼而施设的,规范我们的身口七支。要知道我们得人身是靠持戒的功德才得人身的,没有五戒的功德,没有仁、义、礼、智、信五常的道德,我们是得不到人身的。而同样得到人身,每个人的福报大小不同,相貌美丑不一,寿命长短各异,智慧浅深有别,这些都跟他持戒的程度相关联。修五戒得人身,修十善得天道。如果五戒十善都不修,那就到三恶道里面去报到了。所以持戒是我们修福的重要科目。我们在人身当中,至少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把这五戒持住,你的福报就有了。如果你五戒都不持,杀、盗、淫、妄、酒你都来,五毒俱全,那你多生多劫的福报都会由于你犯五戒的罪而减弱,甚至抵消到没有。

一个不持戒的人,即使他的地位高,但他的品德却是下贱的。一个社会地位很低的人,哪怕是一个清洁工,如果他能够持五戒,他都是高贵者。那么有人问,持戒是不是对我有所约束?对这个问题我们要这么来看,我们现在最麻烦的就是无明。由无明引发的贪、瞋、痴三毒烦恼鼓动身口七支造作种种的恶业,才使我们遭受痛苦的果报。今生还只是五烧的花报,最后是下地狱更重的果报。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一定要把这痛苦之因给约束住。约束的是我们的烦恼,解放的是我们本具清净的福德、智慧。所以戒律就叫波罗提木叉——保任解脱、别别解脱。持一条戒就对治了一条烦恼,开发了一份佛性。这对我们是莫大的好事啊!

修行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天地间真滋味,唯静者能尝得出。”静气是人生的一种从容之态,是精神不可或缺的园地,它促人思考,给人以智慧和力量。我们只有把握好自己的内心,学会静下心来,拥有一份从容淡定,才能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一切美好。

今天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相关文章

  • 2019-12-01

    戒生定 定生慧 已生慧 戒不戒的 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 2019-12-01

    戒生定 定生慧 未生慧 则破戒

  • 戒生定 定生慧

    1 关于旅行 距离上一次记录,已过去了1个多月的时间。 在西宁出差期间,想趁着晚上睡不着的时间,完成两个大纲的文字...

  • 【戒定生慧】

    这次我真的是感冒了,星期六去民宿过周末,拍照摄影,为朱古力即将到来的生日paty做前期准备,因降温下雪❄️,房间地...

  • 美好的生活从“持戒”开始

    “戒定慧”是佛学里的三无漏学,修戒、修定、修慧。因戒生定,由定生慧。现实生活中哪些能生活的比较好的人,一定...

  • 禅定、瑜伽、三昧、止观的概念

    佛教的修持,一般概括为戒、定、慧三学,其中定学即指禅定而言。佛教常说“戒为定基、因定生慧,以智慧断烦恼”,持戒...

  • 楞严经

    《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戒定慧三学统摄于戒,戒本身便是一大法门,但要明“戒体”与“戒相”。...

  • 每日一话——第六十六话

    “戒”,“定”,“慧”。

  • 人的一生

    戒、定、慧;贪、嗔、痴。 现在想一想,真的内涵了人的一生。 人一出生便自带了“戒、定、慧”,但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

  • 2021.12.24参学

    戒、定、慧乃修持佛法之总刚,一切法门皆不离戒、定、慧。戒如防非,定为止过,慧为明体。 清净无染为戒,寂然不动为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戒定生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ks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