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自己放两个星期的长假已经结束了,一切又都恢复正常,一次又一次半途而废的经验告诉我,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韧劲,注定一辈子的碌碌无为,学习没有时间限制,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所以从今天开始继续我的学习之旅。
于是,又打开南怀瑾老师的《中庸》讲义了,开始我对主要内容的摘抄,便于随时翻看,写了一天的字,手酸疼,想想我的学习之路。也是很坎坷的。
试着看四书五经,是来我家的一个业务员启发我的,她说她早上去公园练晨读,一个老师带领着他的学生,去公园阅读,有爱好学习的人,不论是中年,还是老年人都可以在旁边跟读,他提供书籍,是免费的,当时我听了有点心动。不过,我的职业把我的身子缠住,早上出不去的,她走后,我就开始在网上搜索四书五经的在线阅读网,我就把《中庸》和《大学》这两部书抄下来,自己天天读,她告诉我说,老师只让学生读熟烂于心,慢慢就理解了内容,不用特意学习的,我当时也有一个误区,认为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就能理解了,后来才慢慢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我也曾经看过好几个版本的关于《中庸》的讲解,可是很多的内容怎么也理解不透,也许就是这样的误区害了我,总认为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就能透彻的理解了,可是,看过好几个翻译成的白话文,还是理解不透彻,对里边的哲学思想还是一知半解,最后都放弃了,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够,永远也看不懂的,这样放弃一段时间,还是惦记着去看,又捡起来熟读原文,多少理解一些简单的道理。
若不是,经常在网上搜索讲解的知识,也不会无意间搜到南怀瑾全集在线阅读,打开网站南老的著作,里边真的有《中庸》讲解,当时如获至宝,迫不及待的看了一遍,当时感觉自己懂了,可是过几天打开原文,还是有很多的地方不懂,总觉得云里雾里,说不清楚,明明道理就摆在那,就是口述不出来,索性又放弃了,有好长时间,没有再去理会,这样下去,我感觉自己写东西的时候,没有了灵魂,总是东一句西一句在拼凑,总像缺点什么。我又成了迷途羔羊。
百无聊赖的时候,又拿起《中庸》的原文读了起来,要求自己每天读一遍,这时拿起手机却怎么也搜不着南老师的著作网,再一次不了了之的打断了我的热情,很是失落。
一天无意间去百度搜索生词,再次意外的发现南老师的著作网,怕再次失去学习的机会,我一天一集的阅读,为了巩固记忆,我把主要的内容统统抄下来,便于随时翻看,而且要求天天把抄下来的原文背诵下来,看自己对照讲解能理解多少了,只有这个版本的讲解我能彻底的看明白,能理解透彻,其它的只是因为天赋不够吧,有的地方理解不透彻,假如,我第一次看见南老师的讲解就能这么认真的学习,可能南老师的四书五经的讲义我早就烂熟于心了,可惜那个时候我不懂得珍惜学习机会,才错过了最佳的时间,这也是我在学习道路上一直无法克制自己的毒瘤。
作为华夏子孙,却对自己国宝一无所知,真的有点汗颜。当自己真正的理解了中庸之道,才明白,中庸之道无非就是要求,人要想修道,无非就是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从自身的小事做起,从生活里的一点一滴做起,道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日常的行为准则里,在我们的思想里在我们的灵魂里,只要事事都能恰到好处的做好就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从度自身开始,不是先从度众生开始的。
我现在只能有个大致的了解,还不能把道的原理全部说出来,不过这就是开始学习的起点,我一定用毕生的时间去做好自己想做的事,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没有必要去纠结,只有把握好眼下与未来,一切都会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