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关注一个人的生命成长,将一种美好的德行培植在心间,让心灵产生的巨大力量去战胜一切的困难,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这是今晚3月教师的使命共读群分享嘉宾华玉凤老师最后总结的一段话。华老师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她和一位已经转学走了的学生之间的真实故事。故事起因于华老师组织的一次外出研学活动,当时班里的所有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活动,只有这位同学已经转走了,并没有参加。当华老师把这次活动的总结用简书写出来后,这位同学却在后面留言说,“这次赚了不少吧!”
设身处地的想,如果我是华老师,一定会非常生气。然后也许会庆幸,幸好这个熊孩子不在我班里了。可是华老师却为了孩子的长远考虑,一定要去和这个孩子较较真。华老师采取三步走的策略,先去孩子已经在就读的学校,找到孩子和他单独交流,了解他的心理动机,指出问题,悉心引导;第二步,认真与孩子的家长进行探讨,达成共识;第三步,及时与家庭跟进,落实教育效果。
华老师通过这个例子,其实给我们大家上了一堂非常完美的德育课。为了孩子的终身考虑,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华老师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帮助一个有可能未来会用扭曲的心理看世界的孩子,同时她也帮助了孩子所在的整个家庭。如果没有一颗大爱之心,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很难站在这样的高度去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并最终完美的解决问题。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泰戈尔的这句名言实在是太适合华老师了。
学生于老师而言毕竟还是一个孩子,而且是未成年的孩子,在成长路上犯了错,是允许改正错误的。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他不再走上邪路,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挽救一个孩子犹如挽回了一个家庭,拯救了一个家族的命运。作为一名教师,包容学生,换位思考,理解学生,设身处地的尊重自己的初心,也许会是另一种结果。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可是现在的父母对于孩子从小到大最大的关心,首先莫过于就是孩子是否吃得好、穿得暖、考得好,好像只要成绩好了,什么都是次要的。其实大人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且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一样重要。
孩子的母亲说,华老师是他家孩子少年时期的吹哨人,感恩华老师拯救了一个少年的内心,让他知道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在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刻,在他人生的十字路口,要让他认清自己,作出正确的选择。
每一次分享活动,都能从老师们的分享中学到很多。我还是很喜欢周末的分享活动,最近内心有有些懒惰,下周一定考虑参与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