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讲压力的,而不是讲自控力的。与其逃避压力,不如拥抱压力,以积极的心态和务实的方法来应对无时不在的压力。比如用挑战反应应对压力,关怀和照顾他人,积极参与社群活动。通过联结他人转化压力。
1、接受压力
压力与生俱来。生而为人,当我们在意的人、事和预设偏差,就产生了主观的压力。我们一来到这个世界,就会产生欲望,而有了欲望就会产生压力。不管你是普通人还是富二代,是高官还是和尚,都会产生来自欲望的压力。
所以,不存在没有压力的情况。随便找个朋友圈聊聊最近的工作,你会得到标准答案:压力山大啊。
很多人的问题,在于从根本上否定压力,追求零压力的生活。比如避入空门,是典型的“逃避反应”,一种最低效的解决方案。另外,做了和尚后真的就无欲无求了吗,原来的欲望没有了,新的欲望随之而来。让自己六根清净,也是一种欲望,同样会产生压力。
有人,就有江湖。只要是人,都会有压力。
2、正视压力
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压力。传统的方式都是视压力为洪水猛兽,很多实例也表明,压力会导致身心健康出现问题,甚至是过劳死。由于压力是有害的,所以必须要逃避或者减少。而实际上,压力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具有两面性。压力有危害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既然我们无法永远逃避压力,为什么不去试着正视压力,拥抱压力呢。
不否认压力的有害,毕竟谁也不想整天碰到点儿背的事情。但不顺心的事情接二连三的不请自来,我们该如何处理?
正视压力带来一种积极的处理方式,虽然都是同样的经历磨难,但“凡事看开点;看到积极的一面;没有迈不过去的槛;磨难使我成长;要么忍,要么滚,停止无谓的抱怨”这些积极的心态要远远好过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的心态。
3、采取措施
1)建立自我觉察机制。碰到巨大的压力,选择逃避、或者武力解决都是本能反应。对于原始的人类来说,是合适的。但拿到当下,这种本能反应却使得大多数人面临压力的时候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自我觉察机制,首先要解决的是,时刻警觉当出现压力的时候,觉察、知晓自己当时的一言一行,并不断反思,有无落入或战或逃的陷阱。
有个很简单的例子。回忆一下近期你在工作中,你的领导分配工作、评价进度,当他给出你认为不合适的安排,或者有失公允的评估的时候,你是什么反应?如果你只记得“你非常气愤,并且和领导狠狠的吵了一架或者气得我啥都说不出来”的情况,那么就基本可以说明,你对于压力的反应属于或战或逃反应。
从来没有一只耳朵被另一各嘴巴真正的说服,而只有一个被自己说服的心。要想改变自己,先进行自我觉察,不断的反省每天面临压力自己都做了哪些,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2)采取正确的压力反应模式。
正确的压力反应模式是挑战反应和照顾和结盟反应。挑战反应使得人们更加专注事情的本身,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以更强的斗志解决问题,解决压力源。这种反应多出现在男性身上。比如销售经理在为销售人员进行动员,工程师碰到问题后全力投入解决。注意挑战反应促进分泌的并非是肾上腺激素这种雄性之间战斗的物质。
照顾和结盟反应,当感受到压力时,通过照顾其他人,或者组成有共同主题的社群来面对压力,是更加有效的反应模式。有意思的是,这种反应来自于伟大的母性本能。当遇到危险时,雌性首先想到的是照顾自己的孩子免受危险,另外和其他的有同样需求的雌性结成同盟以便共同抗击风险。这种本能由于合理的利用了“组织的力量”,在人类社会中依然发挥了巨大的价值。
比如我们知道很多疾病、健康、特殊问题的专门社群,都是我们彼此抗击风险、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
3)正确的练习。
处理压力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技能、一种能力。它以各种名称出现,比如抗挫力、耐操性、耐心、毅力、持续力。
没有不经历风雨就见到的彩虹,我们见到的成功人士,无疑不是被压力反复蹂躏下从小强变成东哥。那么,成功人士和普通人的差别,是否就在于他们抗压能力是否强大?
成功的因素非常复杂,但至少抗压能力是其中之一,至少幸存者都具备这种显著的特质。
有人在压力面前很容易就放弃了。放弃的理由可能也会冠冕堂皇,直到自己说服自己为止。然后重复下一个压力下的失败循环。他们可能永远也不知道,也许顶着压力再挖一铲子,就能挖到那汩汩流出的泉水。
作为一种技能,处理压力的能力是需要刻意的练习的。同样它也符合刻意练习的基本原则。即走出舒适区、重复练习、即时反馈、拆分细节等。
4、本书的不足或问题
1、反复论证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第一章后可直接进入快速阅读模式,因为后面的论证还是在说明同一个问题。
2、案例明显是堆砌凑字数,逻辑存在问题,即很难抓得住作者是按照什么逻辑顺序去解构关于压力的问题。
3、缺少实操的系统化方法,或者方法隐藏在很多细节中,并未显性化,读完后有种被恶心到的感觉。
4、书名太坑了。也许是出于营销的考虑,故意套上了国内大卖的第一本《自控力》的名头,但实际上和自控力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后面的书评居然是评论《自控力》而不是《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的,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