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友们,大家对心理咨询有什么样的期待呀?在心理咨询师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的来访在心理咨询中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有的来访感到自己每一次都有进步,每一次都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有的来访感觉咨询师就是来骗币的,一次咨询结束后什么答案也没给,有的来访并不是自己愿意来咨询的,是家人劝他们来的,所以,他们更希望咨询师做些什么来摇撼他们。
总之,币不能白出,来做咨询要能得到点什么才行?
不同流派的咨询师或者说不同的咨询师,对咨询与自己所处的职业视角的理解是不同的,说说我个人对咨询的理解,我将自己理解成拼碎片的人,倾听,发现,并告诉来访我看见的,当来访自己也看见自己,并串联起自己,也许他混乱、不安的内在就稍稍安宁一下,路也会在拼碎片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
但是不同的来访会在不同的时期离开,要答案的来访可能会最先离开,想要咨询师去摇撼他们的会稍晚些离开,渴望了解自己会更有耐心一些。不同的人前进的动力是不同的,有些人非要拼完一整张图才行,有些人拼了一小块误认为那是全部,所以心理咨询并非是一个一直让你感受轻松、容易的事,它更是一个需要大量精力、游戏币、时间投入进来的事情,但是,值不值得呢?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作为一个老病号,我的理解是在心理咨询中慢一点可能会看得更清楚,省时间的方式反而是花一些时间来了解自己,省币的方式反而是将币话花在了解自己身上,不然你怎么会知道原来答案一直在你心中,路也一直在脚下,咨询师更多地只是帮你看见了你自己。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能不能自己一个人拼完自己的地图呢?也许心理咨询的另一个功用是咨访关系也是一种关系,一个人在房间里对着自己说话,和一个人在房间里和另一个人说话,并且另一个人可以听见、可以回应,这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就像身体需要食物,话语需要被听见,人是需要关系的,但咨访关系与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又有所不同,我在咨询中曾要求我的个人咨询师多暴露一些自己的主体性,我还把一些粗翻的英文文献发给她要求她阅读,并按照我理想中的咨询给我做咨询,我发的文献基本是关系学派的一些内容,与一人心理不同,关系学派并不要求咨询师是一面镜子、一张白纸,它允许咨询师在适当的时候,呈现自己。
但是,嘿,在我找到理论支撑的情况下,猜猜我的咨询师怎么着?人家不接招。
在咨询中,直接告诉我:“你发给我的东西,我没看。”
但是,她问了我一件事,假如她真的呈现了自己的主体性,我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我仔细想了想,可能我会感觉到自己的空间变小了,不过,我现在心胸宽广,可以允许两个人掐架。
因此,心理咨询它的不同阶段对你,对你与他人的关系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样貌,具体会呈现什么样的样貌,不同的人是完全不同的,那是你的心灵地图,在咨询这个空间中得以显现而已。
这也是咨询师为什么不会与你发展为现实关系的原因,一旦发展为现实的关系,咨询的空间将被入侵与消解掉,来访也失去探索的可能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