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晚年,跟他的学生之间发生过一次名载史册的交谈,被称为“天泉证道”。在天泉桥上,他与学生就心学的最后问题进行辩论,阳明先生在这次辩论中很好的回答了心学的最后问题,他的回答被称为“四句教”。这四句话,近乎完美地概括了阳明心学的内容,为心学的继续发展确立了方向。那么,四句教都讲了些什么呢?
阳明心学是师承孟子的,认为人性是本善的。在儒家里,关于人的心性的问题一直是讨论的大热门,地位非同一般。从孔老夫子开始,再历经战国,一直到南宋的陆九渊与朱熹,人的心性问题都备受关注。到了明朝,阳明先生更是集前辈心学思想于一成,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心学架构。
毛泽东年轻的时候也是心学的粉丝,常吟陆九渊的名句:“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还写了一篇论文—《心之力》,阐述自己是如何从心学中得到了启发,表达自己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看到后,大为惊讶,感叹毛泽东未来必成大器。英雄所见略同,毛泽东能成为一代伟人,受心学思想影响也很深。
“四句教”就是阳明先生在传教过程中提出来的,这是阳明先生的一种习惯。四句教也被记录阳明先生心学思想的传世之作—《传习录》中。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
在王阳明看来,是“本心”确立了善恶是什么,“心”才是宇宙的根本确立者,是第一因的。这句话除了回答了善恶的问题,也反应了世界观的问题,也就是说,世界并非是黑暗、充满对立的。这个世界本来是没有善恶之分的,而是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善恶。
有一次,阳明见自己一个学生在田中除草,无奈草太多,难以除完。这时阳明走过去问学生:“你说这些草是好的还是坏的?”学生不假思索,答:“当然是坏的!”阳明又问:“若是用这草种在荒山上呢?”学生答:“那自然是好的了!”阳明先生见他开悟,欣喜地说:“对!万事万物都是这样,本来无善恶之分!”
由此观之,阳明先生所说的无善无恶本身就是一种大善,一种非常纯粹的善,也就是《大学》所说的“止于至善”和孔子所讲的中庸之道。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
在阳明看来,妄念的产生相当于佛教禅宗讲的动心,是在意识在本体状态中突然一念闪过的瞬间,这一下便有了分别,甚至产生了对立。所以,无论是朱老夫子,还是阳明先生,都十分重视“不动心”的作用。一个人面对事物时不轻易动心的能力几乎决定了人的一生。
阳明先生首次参加科举落榜时,看着自己的成绩,无动于衷。旁人以为他伤心过度,过来劝他,他却说:“你们认为落榜是耻辱,我却认为落榜了动心才是!”可见,一个人面对事物时不轻易动心的能力反应了他的心性,甚至可以决定人一生的归属。意是蕴含在心体中的,心理学所讲的著名的“冰山理论”,也是如此。“意”虽然不可见,不可听,却是人的主宰。心动便是意动,意通过心而发。从两个字的字形里看,“意”下面正是有个“心”字。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
心之体也就是良知,是产生善恶的根源。先认识善恶,有了评判的标准才能对善恶和善恶之行为进行选择。换句话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其实都带着一副有色眼镜,同样一个世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是不可能一样的。
阳明讲“致良知”,也就是让我们摆脱社会固有道德口号的枷锁,依着自己的本性本心,去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道德观。阳明一生坎坷,当时的人说他“口不掩行”,可阳明先生从未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只是依着“良知”行事,他也从来没有对不起那个常常对不起他的王朝。通常来说,人们都会顾名思义甚至望文生义地,理解“良知”为一般道德伦理准则上的“良心”。基于这样的对“良知”的直观的、惯性的认识,自然地,人们就容易把“致良知”理解成,做一个有良心的人。然而更深一层的对“良知”所谓理解则是,通过长久地在生活中的一件件的小事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地把自己修养成一个心地善良,言行合乎伦理的人。
王阳明临终前,终于道出了心学的最后秘密!有一次,一位官员来问王阳明,怎样才能修行,阳明跟他讲了一套自己的心学思想后,他便若有所思的回家了。过了许久,他又来见王阳明,对阳明说,觉得心学还是不管用。经阳明一问,才找到原因。原来这位官员明天放弃了工作时间,一心修行。当时,阳明用一句话打醒了他:“何曾教你放下工作去修行,工作即修行!”在王阳明看来,人的一生,不管在做什么,最终来讲,都是为了能充分地修炼自己的灵魂。这样做,明确了人不只是庸俗地活在宇宙中,还有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实现的意识。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马斯洛也讲过,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由低到高,由物质到精神,由平庸到高尚不断提升,最终自我实现。这也是人生而为人的伟大之处所在。这就是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良知”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和我们平时说的良知,有着很多区别。“良知来源于孟子,原话是“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肯定了“良知”的先验性,认为它是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理性自觉。这一点上,阳明先生的认识与德国哲学家康德很像。在这个意义上讲,致那个良知,就是教人在心性修炼上,去除不良的人为经验意识,复盘到人的本性之中去,也就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禅师所说的“明心见性”。阳明先生早年也曾精心修炼过佛教禅宗,这对他的心学思想影响也是无可替代的。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
人的良知可以知善知恶,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坏人坏事呢?很明显,知善知恶只是一种能力,你拥有它,不代表你会运用它。那么,又该如何理解“格物”呢?提到格物,就不能不说下理学家朱熹。朱老夫子曾说:“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诚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明白。”也就是说要通过理性的思考来获取精神的营养。所以,朱熹认为,物心同理,欲明心中之理,光靠反省是远远不够的,必以“格物”为方法。穷尽万物之理后,心中所具之理方能显现出来。
如果用现代眼光看,朱子讲格物,其精神所在,可以说既是属于伦理的,又是属于科学的。朱子所讲的“理”,同时含有伦理与科学两个方面。但是,这种“格物”对在探索科学的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西方人探索事物道理会实验、观察然后归纳总结,而朱熹所讲的格物却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以至为中国未来落后于西方埋下祸根。而在王阳明那里“格物”就是“来物”,“来物”就是使物来,是什么使物来?是心使物来,物又来到心中,心主动使物来,心所能到之处,物都能与心融为一体,所以王阳明说“心外无物”。但是,却不能肤浅的说阳明先生就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因为阳明先生所讲的其实是让我们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他本人也提过,外吾心求物理,求物理而离吾心,都是不可行的,或者说,心物本为一体。
王阳明临终前,终于道出了心学的最后秘密!其实,阳明先生的“格物”已经超过了朱老夫子,也超越了单纯的知识论而转变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格物”,在阳明先生那里,“格物”即“诚意正心”,践行时就是为善去恶。很显然,“四句教”“心、意、知、物”的逻辑关系是对《大学》里面的“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的展开,深化了儒家本源的“三纲领八条目”。阳明先生很好地恢复、回到了儒家的本源,割除了程朱理学的部分弊端。明朝中后期以至明亡,中国人思想变的开放,中国人睁眼看世界,“西学东渐”之风大盛,几乎实现了大明王朝最后的荣光。这里面,阳明先生也有一分功劳。
王阳明临终前,终于道出了心学的最后秘密! 王阳明临终前,终于道出了心学的最后秘密! 王阳明临终前,终于道出了心学的最后秘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