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在《百岁感言》里有这样一段文字: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如此云淡风轻的人生哲言,如果缺乏对杨绛本人经历的了解,很容易被贴上鸡汤的标签。读她的回忆录,我才知道这段文字的背后,是被无情迫害凌辱的记忆,嗜书如命只想做学问而不得的无奈,被卷入历史洪流中翻滚遍体鳞伤的人,想靠岸休息片刻,我们却把这片刻的歇息当作人生的真谛,岂不可笑?
年龄渐长,阅读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大学前,“六经注我”,阅读心态十分偏狭,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吸收自己认同的观点,别人的经历,是我价值正确的论据,过于偏执而不自知,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世界;如今不再给自己画圈,放任驰骋在别人的山河里,才可以听到最美丽的故事。
在杨绛的世界里,“苦”并没有被过滤,只是如咖啡豆,被碾磨出沁人的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