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家
再读《我与地坛》

再读《我与地坛》

作者: 杜鹃87620 | 来源:发表于2017-05-08 19:24 被阅读0次

这篇文章是我上中学时语文课本里的一篇文章,如今回过头来再次阅读,依旧恍如昨日,感觉颇深。文章里有一句话,像是烙在我脑海的深处,始终无法忘怀:这句话就是,儿子身上的痛在母亲那儿都是加倍的。

母亲都盼自己的孩子能平平安安,健康快乐的活着,可这世间之事哪能这般顺遂人意,若孩子有所损伤,痛在孩子的身上,可也痛在母亲的心上。就像史铁生那样,坐在轮椅上,他母亲的心里也是万般的无奈,她恨不得替儿子痛,替儿子受这苦楚,可这事替不得,只有儿子自己去面对,她能做的就是收拾好所有的担心和无奈,让儿子毫无负担的去过他自己的生活,她所有的苦,所有的累,都悄悄咽下。这份隐忍,无私的母爱陪着他好好的走过了下半生的路。

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我们走到哪里,纵然是在千万里远的地方,也是母亲永远舍不下的牵挂。母亲时常会担心我们有没有吃饱,有没有穿暖,担心我们会不会照顾自己,会不会受委曲

母亲的要求不高,无非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可更希望孩子能陪在身边,辛苦半生,总想去享受些天伦之乐。跟自己说说心里话,说说自己的快乐和烦恼,也说说身边的趣闻趣事。也许自己帮不上忙,可这样听着也是好的。多陪陪吧,若哪一天,母亲不在了,就是想陪也是不能的了

或许觉得能在物质上满足母亲便是尽孝,但母亲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心灵上的依赖,精神上的给予,再多的物质也比不上常回家看看,再多的钱财也换不回与母亲相伴的时光,时间一天天在流逝,岁月的光阴一天天留下它自己的痕迹。试想一下,我们还有多少与母亲相伴的时间,可以任由我们去挥霍,去浪费,等有一天,母亲不在了,看着空空的屋子,看着母亲曾经用过的东西,是否后悔过,母亲在世的时候,未曾抽出多一些的时间与之相伴,现在徒留一屋子的回忆,沉浸在悔恨和自责中,无法自拔。

好好陪陪母亲,别等到失去的时候再去后悔,那就晚了

相关文章

  • 再读《我与地坛》

    这几天,似乎接到哪位神灵的旨意,让我再读一遍《我与地坛》,让我跟史铁生的灵魂再一次相遇。细细读来,又比前几次读后有...

  • 再读《我与地坛》

    #我正在参加图书馆挑战21天阅读活动.第1天# 今日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初读这篇散文时是在高二,我因...

  • 再读《我与地坛》

    这篇文章是我上中学时语文课本里的一篇文章,如今回过头来再次阅读,依旧恍如昨日,感觉颇深。文章里有一句话,像是烙在我...

  • 再读《我与地坛》

    今日在搜索引擎和电子书里泡了一天,用书中的话讲“荒芜但不衰败”,反而怡然自得。算起来,这是第三次接触《我与地坛》了...

  • 再读《我与地坛》

    在北京读书的时候,学校距离地坛很近,闲暇之余就是逛地坛公园,那时,已经读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文章中他说,他几乎...

  • 再读《我与地坛》

    第一次阅读史铁生先生写的《我与地坛》,还是在高中的时候。 这篇文章,让我感觉到了安静,特别是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描...

  • 2021.7.25|再读《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我们语文课本里会学习的文章。内容早已模糊,唯有对作者史铁生还有一些记忆。小时候对他的印象是,不帅,而...

  • 再读《我与地坛》(读书小组作业)

    上班路过一个公园,公园里有很多晨练的人,让我想起曾经读过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于是,找来再读一遍。《我与地坛》文...

  • 再读《我与地坛》选段有感

    史铁生用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勾勒出了园中的景象,让残破、败落的园子透出了一丝丝的生机与活力,彷佛是自己坎坷的、灰暗的...

  • 9/70 再读《我与地坛》

    训练营有小伙伴提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也是曾经很喜欢的一篇文。今晚找出来匆匆再次浏览,依旧感动。 再读的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我与地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rv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