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遇到疑惑的时候,总渴望解开这个疑惑,面对“人生意义”这样的问题也一样。既然不能从师长那里得到我想要的答案,那就只能从书本中试试自己的运气了。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读了大量的书,历史、传记、方法论、自然科学、心理学、各类小说……涉猎虽广,却始终没有找到答案。我当然在搜索引擎当中直接搜索过这个问题,得到的解答更多是偏哲学的,我并不满意。于是,我在混沌的状态下又生活了好一段时间,迷茫而又痛苦。但我还是很幸运的——突然之间,我发现了解答这个问题的钥匙。而当我开始领悟这个问题的真谛时,瞬间感到一种强烈的情绪——一种夹杂着惊喜、窘迫和释然的复杂情感。
一、两个学科和两种视角
学习理工科的我一直有一个偏见——心理学在自然科学面前是一种不入流的学科。然而,当我真正接触心理学之后,才发现我的偏见是多么的愚蠢!因为这种偏见,我险些错过了另一个平行的奇妙世界。2016年,我开始接触心理学,正是心理学研究问题的关注点,成为了我解开“人生意义”这个终极问题的钥匙。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关注的所有东西都是围绕着人展开——想法、行为、感受等等。而自然科学则恰恰相反,它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关注的是客观世界中的规律。我们知道,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拥有着完全不同的法则。主观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想法和行为所组成的,几乎完全受人的主观意愿所影响(我可以喜欢喝龙井,也可以喜欢喝碧螺春);而客观世界则刚好相反,它的运行法则只受客观规律支配,完全不受人的意志所影响(不管你喜不喜欢,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水就会结冰)。所以,只有在客观世界中,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比如我们熟知的物理定律。而在主观世界,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志,也就不可能形成通用的“定律”。
“人生意义”这样的问题,一定是在主观世界里提出才有意义,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显然,客观世界没有什么所谓的“意义”。可我却希望在主观世界里面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法则,岂非痴人说梦!想到这里,自然又惊又喜。
二、我的认知偏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竟然渴望在主观世界里找到客观世界中才有的东西!略微思考,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我太自恋了。毫无疑问,这是最重要的原因。曾几何时,我受到的教育就是要把事情做到最好。不过,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为了维护自己的自恋,有太多因为害怕做不好而永远不开始的人存在,我就是其中的一个。我不屑于肯定一个具体的职业所带来的价值,渴望找到一个“最”有价值的方案。当初,卢瑟福等科学家们已然窥探到量子物理世界的精彩,却始终不敢完全否认经典物理的定律,所以最终成就有限。我在了解这部分历史的时候,就有一种强烈的、毕其功于一役的冲动——如果有一个人开始就能彻底地摒弃经典物理的理论,那他能取得的成就和历史地位很有可能还在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之上,至少是不分伯仲。没想到,这份强烈的意愿竟然一直影响着我,直到我面对“人生意义”的问题时,才意识到它的存在。
第二,思维惯性。一个一直学习理工科的人,加上对人文学科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点歧视,导致我几乎丧失了另一个观察世界的视角——主观视角。这也是导致曾经的我缺乏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恐惧心理。同样还是教育——我们被灌输了要“度过有意义的一生”这样的理念,所以,拥有一个没有意义的人生似乎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找不到意义,就显得同样可怕。对于放牛娃的故事,我感到不安的原因在于这样一段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再加上我并不认为祖祖辈辈都放牛是一件很有意义、很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当发现自己也在转圈的时候,自然会恐惧。然而,现在明白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不同视角的道理之后,我发现放牛并没有什么不好。就好像我可以喜欢喝龙井,但却并没有必要批评喜欢碧落春的人。
想明白原因之后,多少会为自己的自恋、恐惧和思维模式的固化而感到些许窘迫。
三、重新出发
我的人生意义,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决定的(当然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既然如此,那么按照我渴望的方式度过我的一生,就是我的人生意义!可是,我渴望的方式是什么样的呢?这就又回到了曾经面对过的问题——我想要什么?
不过,此时再面对这个问题,我不再有迷茫和恐惧,因为,我想要什么,我自己说了算,没有人有权利去批评和指责!有了这样的想法,我释然了。怀揣着轻松、愉悦的心情,重新上路,开启我所渴望的全新人生。
后记:
想明白两个世界和两个视角,竟然话费了我十年的时间!而想明白我想要什么,则花费了更长的时间。不过,我终究是想明白了!最后一篇,我会为这个困扰了我十几年的问题画上一个至少令当下的我感到满意的句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