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五一假期的旅行。
虽然真的很想错峰旅行,但打工人太难实现。所以抱着人挤人的心态出发了,反倒能接受人多的现实。
过去有人说,旅行是检验两个人是否适合的好方式。当时我不太明白,但真的体验过了,才懂得其中奥妙。
两个人想去的地方,旅行的方式,处处体现出各自的性格特质。而过程中究竟是相互妥协,还是彼此折磨;是享受旅行的快乐,还是抱怨旅途的辛劳。真是个以小见大的好方式。
我一直觉得,旅行是检验两个人是否适合的唯二方式,另一个是带娃。如果这两者叠加到一起,那就是致命的。
那天看书,偶然间看到心理学精神分析大神李孟潮的一段关于旅行:
“内在的奴役感,当然也是很容易就通过旅游来平衡的,肉体的搬移挪动,首先是一种受虐的痛苦,如果不是家园让你感觉像监狱,谁会愿意旅游呢?所以观察一对情侣是否深爱,除了生孩子外,就是看他们是否能够共同面对旅游的折磨。
也正是因为旅游的基底是奴性的受虐,所以人们的心灵总会创造出一处处的惊喜、兴奋和快感,比如把一片油菜花或者郁金香看作生机勃勃的象征,比如把欧洲的城中村看作凝结着历史的厚重和宁静,比如把美国那年久失修的公路看作通向自由和民主的坦途。即便这一切的投射失效,还可以在酩酊大醉后找一个陌生旅伴发生性关系,把这当作金风玉露一相逢的爱情。”
精神分析总是有种剥皮剔骨,让人看到冷峻而赤裸的真相的朴实无力感。
但有时候这也是好事,毕竟当对很多人造景点或是自我意淫祛魅之后,其实是会少了许多欲望,甚至少了被坑骗的几率,更触及心底的期待。
这需要一个过程。就好像我这次旅行,一心想着坐船夜游,可真的坐过了感觉也就那样。但如果一开始就不让我坐,那我肯定也是不甘愿的。总要经历过,体会过,才甘愿放下。
所以,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旅行丰富了人生经历,拓宽了对自然与人性的认知,见识了大千世界的各种模样,明白了人生并不是只有一种可能,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
在拉萨布达拉宫的转角,看到一位僧人坐在窗口静静看书,窗外湛蓝天空让这一幕与周遭的嘈杂恍如隔世;
在大理大冰的小屋里见到了洒脱而有才华的自弹自唱歌手们,却在大冰出现后忽然变得有些唯诺拘束;
在丽江的酒吧摆脱了人性的束缚,在陌生的环境里将心底的欲望透过酒精借机挥发的男男女女;
也曾见过一个深山县城里的公职人员为了能让这里的孩子获得更多捐赠而悉心接待前来考察的志愿者们;
……
正如罗翔老师所说:“去的地方越多,你就觉得去的地方太少。有的地方是很美,但是总有瑕疵相伴,但真实的世界就如真实的人生,总是有喜有悲,有好有坏。”
所以说,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你想,你可以去做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发呆、看日出、数星星、坐在草地上一整天……
我们不需要非得按照世俗主流的方式生活,人生也没有什么一定要做的事。不过就是不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受,去感恩,去享受活在当下的每一分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