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创作中华文学简友广场
人生可以拐弯,但绝不退缩

人生可以拐弯,但绝不退缩

作者: 不是什么都能逗的 | 来源:发表于2021-02-16 18:56 被阅读0次

    (此文为本人2020年的一个总结,曾投稿某平台年度征文,未中。现分享到此,留个念想)

    2020年,我44岁,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重这样的年龄阶段,而工作上算是小有成绩,且拼搏向上的心劲儿未泯。这一年,我的人生之旅拐了一个弯。这个拐弯不在计划之中,也无关疫情。

    1. 我想认真赚钱了

    这一年的很多事情让我多年来第一次有了努力赚钱的念头。在这之前,我真的对赚钱没有太大的动力——从事着喜欢又稳定的工作,收入不高不低,生活消费不奢不俭,儿女双全,一家四口小日子简单又朴实。

    对生活的这份安淡态度始于我22年前大学毕业之时。四年的大学生活虽然丰富多彩,可也让我越来越明确一件事:我是一个普通人,将会过着平凡的日子。我在毕业纪念册“最理想的职业”一栏填的是“教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顺利入职一所地方高校,从事着自己“最理想”的职业;我在毕业纪念册“最大的志向”一栏填的是“赚钱”,这个志向对我来说可能确实有点“大”,因为工作二十多年,已经升级为俩娃的爹的我,仍未见有任何实现该志向的迹象。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看了我填的“最理想的职业”和“最大的志向”的内容后,就曾毫不犹豫地直言道:“这两个不能放一起吧?”

    我只是凭第一感觉填写的,至于教师和赚钱二者之间是否真存在矛盾,当时的我肯定是弄不清楚的。但是,导师给了我一份相当惊艳的答案。指导我这个硕士研究生开门弟子半年后,导师出国了,三年后回国,换到了一所很有名的高校。后来我又有幸成为他博士研究生的开门弟子,在读博的三年期间,眼见着当年这位直言教师与赚钱无法并行不悖的导师,在强手如林的这所名校,既把科研做得风生水起,又在利用科研成果“变现”方面如鱼得水,闲庭信步。

    从本科至硕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研究生,三个与学位有关的毕业论文,我都是在同一位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这份“从一而终”可能并不鲜见,但是他是在两所不同的高校任教,这份追随就显得颇有诚意了。我的导师聪明又勤奋,为人豪爽豁达,生活还简朴,曾穿着一红一绿两件短袖T恤出没于实验室,我们说老师穿得好年轻啊,导师说可以吧,很便宜,搞活动,29元一件。导师身上有无数让我佩服的闪光点,很多方面我都在努力向他学习,只有赚钱这一项例外。其中不乏我能力不足的原因,但也有部分是囿于我所坚持的人生理念。即使我当初考博士的直接原因是我们学校要集资建房,四万元的首付难为坏了我,无奈之下只能想着读个博士学位回来,按照学校的招聘博士待遇能换个大点的房子。但是,读完博士回到原单位之后,尽管给的房子不是最初期望的面积,我仍然没有去努力赚钱。直到2020年,这个对我来说特殊的年份来临,才让我转变了执着多年的观念,我开始想认真赚钱了。

    2020年,我的家庭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我的右眼视网膜脱落,经过两次手术后,恢复效果一般。这次病变与我在学校的工作性质有关,我博士毕业回单位后,转岗到了学校的学报编辑部,这是个比较累眼的工作。除了累眼,还很费时间,导致我没有更多精力照顾家庭,更不用说再去搞科研了,所以个人科研近乎停顿,带来的两个间接影响就是职称难以晋升,同时减少了收入。第二件,三岁的二宝被查出感觉统合失调,就是自闭症。短短几个月的干预治疗,就花掉了六七万,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基本靠工资收入的普通家庭来说,前面的路一下子变得艰难起来。这两件事情让我迅速扭转了金钱观念,我必须学着努力赚钱。所以,即便我现在像半个瞎子一样,即便我赚钱技能全无,在家里如此困难的境况下,哪怕是从零起步学个赚钱的技能呢,我也要朝着大学毕业时的“最大的志向”——赚钱去努力了。

    所以,我说在我44岁这一年人生之旅拐了一个弯,这个弯不是指遭遇的这些个变故,而是我从此之后会认认真真地想法子赚钱,用比以往多得多的努力和时间。

    2. 我的认真不会改变

    既然说到了家庭的两个变故,那么就分别来谈一下我的想法。先说当编辑后的视网膜脱落,你们觉得我现在会是什么心态?生气?后悔?还是兼而有之?

    我在院系工作9年半后,换岗到了的学报编辑部。在学报编辑部工作至2020年5月离开,又恰好是一个9年半。我到编辑部是因为有位赏识我的中层领导认为我适合这项工作,推荐我去的。事实是,我确实适合这项工作,自己也喜欢。踏实工作伴随的是刊物影响力的大步提升,8年的时间里(2013年任编辑部副主任,负责学报的自然科学版),我将刊物在全国同类期刊中的排名从300多名提升到了30多名。与之相应的有两件事:一是8年中,年终的处级考核优秀,我没得过一次。我们学校两百多名处级干部,每年有三四十个优秀指标,评价流程中有部门中层互评和校领导评价环节。二是个人健康状况恶化,一只眼睛视网膜脱落。术后恢复欠佳,我又回到原来的院系,做了一名普通老师。

    我到编辑部不久,一位老领导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是博士,有点清高啊?我只能回答没有。可是我不能告诉领导,你看到的这种“清高”,不过是我的认真和不争两个特质在如今的大环境中显现出的“另类”而已。

    我小时候经常为两个困惑苦恼:一是为什么老实人总是挨欺负,因为天性老实的我经常吃亏,甚至挨自家哥哥无缘无故的打;二是为什么现实总不像书上写得那么美好,比如学生之间的同窗之情和友谊之船,建立不易,翻起来却不难。这两个问题随着我年龄的渐长,阅读和思考习惯的保持,以及人生阅历的增加,逐渐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同时也铸就了我坚实的人生理念:认定是美好的事物,就勇于坚持追求;自己认定是对的,就勇敢去做。

    学报编辑部在学校是个不太受重视、不容易出成绩、对个人成长并不太有利的部门。除了编辑部繁重的工作,我还承担着院系的专业课程。我的母亲和哥哥对我在编辑部的认真工作很是不解,干两份活儿,拿一份钱,又累,图啥?我只是喜欢做这份多数人不愿做的工作而已。其实我在哪个岗位上都会认真,编辑恰好更适合我发挥长处罢了。因为我性格偏静,适合这样的岗位;我觉得每项工作都有价值,既然别人不愿意干,那么我就来做吧;我不太计较名利及个人得失,不会在工作中顾虑外在评价如何。

    所以,当眼睛视网膜脱落之后,尽管工作、生活、健康等多方面都受到了影响,尽管周围除了真切的关心之外更有无聊的调侃,我都没有太在意。编辑是个非常费时间也非常累眼的工作,我在工作上投入的心思和精力自己最清楚,如果我没有那么拼命工作,眼睛就一定不会这么累,至少出现状况的时间可能会后延几年。但是,一个认真对待人生、认真对待工作的人,他会为自己的认真后悔吗?肯定不会。

    同时,这也是我坚持的人生信念的一个反映。人应该拥有善良、诚实、守信、奉献等美德,我认为这些是美好的,就要求自己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而不在乎是否得到领导肯定,是否得到同事赞扬,更遑论介意是否收获名利。就如哈维尔说的那样:“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你看,我因为眼睛受伤而使家庭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但是我并不抱怨。对于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来说,所有的经历都是生活的赐予,让生命发出光芒的也并不一定都得是美好的经历。我坚定了人生信条,也就会坦然接受生命带给我的一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的这句话真正实践起来没有那么难。

    那些想尽力展示人性美好的一面,即使在现实中频频“受伤”也不想弄脏身上光彩的羽毛的人,值得我们去喜爱。我在这条并不平坦的道路上坚持了多年,居然还因为编辑这一工作遇到了“另一个自己”。那是刚入行几个月后的暑假,我去外省参加业务培训,遇到了同省另一所高校学报编辑部的一名入行更短的同行,她是暑假前刚调到编辑部的。她的性格和处世与我极为相像,只是我比她更加坚定而已。经过几次工作上的交集,我们顺利成为难得的知己。

    人一生中交到真正的知己是不容易的,尤其是互为知己那种。因为有时候,你眼中的所谓知己很可能只是对方综合素质都远高于你而已,你的一切想法、困惑对方都了然于胸,能够简单了当地为你解决各种对你来说形成困扰的难题。这种知己,是比你还知道你自己的人,但是你对于人家,可能只是再普通不过的路人。他(她)会遇到很多你这样的人,成为很多人的知己,但是你不可能成为他(她)的知己。

    交朋友的另一个境界就是遇到“另一个自己”。他(她)是和你近乎完全一样的存在,你看到他(她),就像看到自己,他(她)遇到的喜怒哀乐,你会完全明白,知道那些在他(她)身上发生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如果你讨厌自己,那么你肯定不会与另一个这样的人交朋友;如果你真正喜欢自己,那么你也肯定会真正喜欢另一个与你一样的人。所以,你有多喜欢自己,就会有多喜欢这“另一个自己”。遇到“另一个自己”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我真实、真诚地生活着、工作着,觉得自然又充实。现在又知道,还有个“自己”也在另一片天地里这样自得地坚持着、闪亮着,更觉世间美好无比。

    3. 每朵生命之花都是独特的绽放

    该说我们家二宝了。国家给了我们要二孩的机会,他却是“来自星星的孩子”,我们会慨叹命运不公吗?

    当最初关于放开二孩政策还在讨论中时,我说肯定不会放开,因为城里人养娃压力大,想生二孩的不会多,放开的直接后果就是会增加上亿的农村人口。现实就是这么打我的脸,说放开就放开了。以我们的年龄,政策再晚施行两年,肯定就不会有这心思了。恰恰是年龄上说大不大,生活上也算安顺,导致多了这份心思。相应地,还有随之而来的养娃的的各种苦恼。

    我们正应了那句话:头胎看书养,二胎当猪养。作为一个小男孩儿,我们希望他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即可,所以养大宝闺女时的种种心思和努力,到了二宝这里就全然无踪了。没有上亲子课,没有定期体检,甚至连买玩具都很少。这一切的省心之举其实都为没能尽早发现二宝的问题埋下了隐患。

    二宝几个月大时就对所有亮有指示灯的电器感兴趣,我们都以为这是小男孩天生的理工男气质。一岁多时我们又发现他记忆力超群,路边的街牌、商店招牌、宣传标语中的汉字教几遍就记住了,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张口就来。教他认识了数字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两岁左右能够读出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数字,出门之后对十字路口的读秒计时器、商店门牌号、楼号、广告中的手机号等兴致浓厚。有一阵子甚至迷上了计算器和日历,玩坏了两个计算器,撕烂了五六本日历。其他玩具虽然也给他买了不少,但玩得不多,都不及对数字和汉字的兴趣大。

    因为没人照顾,二宝两岁五个月左右送去了外面的幼儿园,体检时也只是做了常规检查,没有测试他的智力等其他方面的情况。老婆曾多次冲我叨叨:咱的孩子不会有自闭症吧?我说不会,这么活泼,怎么会有自闭症。我以为,自闭症就是不说话,不跟人交流。

    在幼儿园里,二宝是班上最小的,两岁五个月,另一个稍小一点的两岁十个月。二宝上的是蒙氏混龄班,班上差不多三十个孩子,三个年龄段。二宝上课不太能坐得住,也不喜欢玩玩具,和小朋友玩不到一块儿,有一阵子要拿着自己的日历才肯进到班里。我以为他可能是年龄太小,从小玩的东西又跟小朋友不太一样,可能大点就好了。

    就这样,在老师多次“告状”、我们不断道歉和解释的交锋中度过了一学期,然后是寒假,然后是因疫情停学在家。3月底时,老婆觉得二宝不跟小朋友玩的问题有点严重,带孩子去了妇幼保健院做检查,结论是:感统严重失调。

    那个时候我的眼睛还在恢复阶段,天天平趴着,等着做第二次手术。老妈在我手术后过来帮着做些家务,减轻我老婆的压力。一直不愿意来城里的老爸是无奈跟着来的,恰逢疫情初期的恐慌,天天憋在家里不能出门,更不能回老家,因为老家到处封村封路。年近八十的他固执地认为我们都在把情况故意说得很严重,以千方百计阻止他回老家,天天阴着个脸。就在这样沉闷的家庭氛围中,老婆冒着风险天天带二宝去妇幼保健院做干预治疗,回家就以泪洗面。

    到我现在写这篇文章时,二宝的干预已经进行了八九个月的时间,在不同的机构上着感统运动、语言个训等课程,应该说效果是有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夫妻二人经常就二宝的教育问题进行学习、探讨,心态也渐趋平和。

    二宝的性格问题是生他时挤压所致,还是后天的带养方式不当,我们已不再纠结于这样的话题。根据医生的解释以及查阅的相关资料,我们知道这种问题不可避免,它的根源主要在于不同婴儿脑部发育上的差异,所以不同孩子在语言、运动等能力上先天就会有差异,性格上也类似,不是所有的差异通过后天努力就可以弥补或消除的。

    同时我们还知道,自闭症不是不爱说话和交流那么简单,而且智商差别也很大。我们家二宝好在智力上没问题,记忆力好,学东西比较快。他其实话挺多的,但多是自己感兴趣的数字或者一些无意义的废话。当他沉浸在自己脑子中的数字等内容时,你跟他说话,他往往第一时间不回应,或者回答不出你的问题,因为他不跟你在一个“频道”上。所以,不说话、说废话、注意力不集中、好动等都属于感觉统合失调,都会导致儿童与人交往出现障碍。

    二宝属于高功能自闭症或者类似于阿斯伯格症,就是智商很高,但兴趣单一,比较刻板,很多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都有类似的现象。二宝对数字和电器的痴迷就是兴趣单一的表现,因为他脑子里满是这些东西,所谓的刻板行为,部分也缘于此。所以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主要是增加感统运动,多认识生活中的事物,多体验不同的场景,脑子里充斥的信息多了,就会“稀释”原来过于关注的类别单一的信息,这样再回答别人问话时说出正确答案的机会就多了,离正常的交流就更近了一步。二宝现在注意力比原来集中了很多,对问话的反应也算比较迅速,多数问题都能正确地对答。

    对二宝的教育,让我感触很多。自闭症儿童通常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我觉得这个说法真的很美好。每一个胎儿的大脑发育都不相同,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在这一方面更优秀,有的在另一方面更优秀,同样地,每个孩子的不足之处也会不同。我们称自闭症儿童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就是因为我们不懂他们的世界,与他们不懂我们多数人的世界一样。可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自闭症儿童常常被另眼相待呢?就因为他们“不正常”吗?还是因为他们是少数群体?我们走不进他们的世界,不是因为我们的无知吗?我们不更应该努力去学习相关知识,能够以正确的方式与他们相处,让众生平等这样的美好理想在现实中实现吗?多少“来自星星的孩子”的天才能力被埋没,就是因为他们在某些简单的方面不如我们,就被排斥在所谓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外,从小失去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宝睡醒之后,我有时会陪他躺一会儿。如果我长时间不说话,他可能就会流泪。面对他的眼泪,我常常自责。因为他一定是有思想的,可是我不明白他的心思。他也许会纳闷,我为什么不明白他想什么。一个三岁的孩子,天天去各种机构上课,有些还不一定感兴趣,他一定会有些不解和委屈。但是孩子你得原谅我们的无知,我们只能按照现有的能力去尽力适应你,也让你适应我们。三岁孩子莫名其妙的眼泪让我震憾,但是我只能寄希望于你快快长大,学会寻找更多的快乐,把那些不开心尽量撇开。

    医生和机构的老师都建议对二宝适合进行“无错教育”,就是不要跟他说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而是直接告诉他正确的答案或方法。对于他现在还经常开关冰箱、洗衣机、抽屉等行为也要给予包容,原因是他在该锻炼这些手部动作的年龄段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现在只有补上这一课才会进入到下一个环节。能够让孩子“由着性子”玩,这是多么美好的成长环境啊,恰恰是二宝这样“有问题”的孩子,才得到这样的机会。幸耶?不幸耶?

    我从没觉得二宝感统失调是个负担,因为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且都有绽放的那一天。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用爱心、耐心去陪伴,静待花开。甚至我还得感谢二宝,他给我也提供了一个继续成长的机会,让我知道我的交际也同样存在着问题。我可以借由二宝为我指明的道路,学会走进更多类型的“少数人”的生活,体会更加丰富的生命世界。

    4. 简单的美好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整个世界惯往的节奏,无数人的生活都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看到那么多家庭因为疫情而失去亲人朋友陷入精神的悲痛,那么多人因为疫情而失去工作或收入掉进生活的深坑,平凡简单的日常生活又重新赢得了大家的珍视。是的,我们一面想着岁月静好,一面忽视着日常的安稳小日子。而我,其实一直都是简单生活的忠实拥趸。

    所以,2020年,尽管我的眼睛出现了影响我后半辈子的健康问题,尽管我还没法了解二宝那个“星星”的世界且可能需要多年的艰苦跋涉,我仍然对未来充满信心。生命之旅尽可以有突如其来的拐弯,但绝不会让我退缩不前。因为,我始终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热爱,不拒绝生活向我涌来的一切酸甜苦辣。我会继续坚持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继续寻找自己的价值所在,为让生活更加美好而努力打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可以拐弯,但绝不退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xb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