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缸里的这条乌鱼,是楼上的阿姨从院子里草坪上捡来的,别人丢弃的看上去有些半死不活的乌鱼。阿姨看它还没有死掉,在捡小乌龟的时候,就把它一同捡回来了。
这几天,我每天在看水缸里的小乌龟的时候,都会看一下另一口水缸里的一只乌鱼。在我一次次往水缸里观望时,可总是没有寻找到它的踪迹,本以为它是又被小区里的野猫叼走了。可今天在我再仔细看时,我才看到了它的身影。它大约有一尺来长,乌黑的身体紧贴着缸壁。一会儿游进了水缸里的青苔水澡中,一会儿又沉入到了水底。
先前也许是长时间缺水的原因,也许是受到了惊吓。阿姨捡来时,精神不仅有些萎靡不振,而且在靠右边的头部,好像是留下了一块白色的伤痕。
在我看到乌鱼时,赶紧让孩子也一同看下,孩子说:“乌鱼在哪儿?我怎么没有看见?”我用手指了指乌鱼所在的位置,告诉孩子说:“这不是吗?”孩子又问我说:“这乌鱼还会隐身呀!它在水里怎么和水里的泥巴那么相象?”我告诉孩子说:“它是会隐身,而且还喜欢钻进泥巴里,一来可以保护自己,二来是怕自己会受到攻击。”
小时候,在一个暑假的上午,在村口的河水边,有许多在河水边淘麦子的村民。奶奶坐在河岸边的大树下乘凉,我在晒场边和伙伴们在一起玩耍,哥哥和大一点的孩子蹲在河岸边聊天。因为村民们淘麦子时,总会有一些瘪麦子和少许的麦糠浮在水面上,就会吸引一些鱼儿。在哥哥看到河里有鱼的时候,转身就跑回家拿赶网来了。当哥哥下到河里,用赶网网住了一条大点的乌鱼时,赶紧把赶网提起,一面上岸,一面高兴的合不拢嘴。
哥哥把赶网提到晒场上,把晒场上的席子卷个筒,就把那条乌鱼套在席筒里面了。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过乌鱼,也是我第一次吃乌鱼。
在我渐渐长大,我和许多乡下长大的孩子一样,不仅喜欢搬鱼、逮鱼、捉鱼、钓鱼,而且还和父亲一起在村子中间流水的桥洞里等鱼。
在我们钓鱼时,总会看到一条大的乌鱼,带着一群乌鱼仔在河水里游动,乌鱼是不容易钓到的,它不仅不吃蚯蚓,而且还护子心切。每次看到黑压压一群小乌鱼在水里游动时,都会有乌鱼妈妈游在小乌鱼中间一直陪伴着的。我们每次钓鱼,除了能钓到鲫鱼之外,钓的最多的都是一些长不大的杂鱼。
在一个下雨的晚上,父亲从二娘家的大堂哥那里找来一个等网,我和父亲一人站在桥洞的一边,在桥下网鱼。在我们听到网前面有“扑通扑通”的鱼在水里跳动的声音时,我和父亲就开始安静下来了。我和父亲在桥洞里用等网网鱼,一直网到半夜才回去。
在第二天和父亲一起给大堂哥送等网时,我们用水桶提着一大半的鱼送给了二娘家,虽然我们网的有鲫鱼、草鱼、乌鱼和一些杂鱼。父亲却把仅有的两条乌鱼也送给了二娘家,我们家只留了鲫鱼、草鱼和一些杂鱼。
在我的心中有了信仰之后,我再也不会杀生了。这水缸里的乌鱼,在水缸里显得即孤独又安静。只要它能够在水缸里生存,希望它一直能存活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