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窦树山老师

老子说“行不言之教”,用“不言”的态度施行教化。
“不言”就是不说,不用语言。说教,是我们习惯了的方式,不要说教化,就是教育,
我们也总是滔滔不绝,尤其对孩子,说到不耐烦为止,甚至已经听得不耐烦了,还要继续说,似乎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所以我们往往失败。
由此知道,要让别人听从我们的,很难。难到几乎不可能!试想,从小到大,我们听过谁的?谁听过我们的?事实证明,试图改变一个人,靠说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的改变,其实是从自己内心开始的。自己受到了触动,受到了启发,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缺点,或者得到了鼓舞,受到了启发,然后才可能改变。
教化,是意识深层的,是灵魂深处的,起码用现在的话说,是观念问题,要改变三观。谈何容易!
老子的“行不言之教”的“教”,一定是“教化”的意思,要润物细无声,要潜移默化,这要求教化者自身有这个本领,并且令人信服,甚至令人倾倒。
佛祖曾“拈花微笑”,这也是“行不言之教”,唤起内省,正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孔子则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圣贤者如此,我们普通人似乎难以做到,但这还是给芸芸众生一种启示,给领导者一种引领,给教育工作者一种指导,更给苦口婆心的家长一种棒喝。
凡想教化者,自身先要做好,做到位,成为榜样!人往往不听你怎么说,而看你怎么做。哪怕是说得天花乱坠,人们还是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说,就要说到做到,因为教化,不同于说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