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老師說,如果有人常常感到疲倦,那個人就像是一個開架式商店,別人可以隨便進來拿走他的能量。
有些人可以從身體上感應到別人的感受,有時候甚至在對方自己察覺之前,英文裡面有一個專門的詞來形容這類高度敏感的人,叫做empath,這個字從empathy (同理心) 來,可以翻譯成「共绪者」或是「共感人」。這聽起來有一點像是超能力,也像是讀心術,但其實這並不稀奇。每个人身上都有所謂的鏡象神經元(mirror neurone),這種神經元使人与人之間能感同身受,這是一種神經元對神經元之間直接的訊息傳遞,遠遠快過語言、聲音、眼神、手勢这些看得見聽得到的溝通方式,所謂心領神會,也是這樣一種直接的訊息傳遞。
我的第一個家排老師是美國人,她有時候會在排列時直接站在代表或案主的旁邊去「讀取」訊息,特別是當代表或案主說不清楚的時候。有時候當案主坐在她的身邊喋喋不休,她也會說出我感覺半邊身體發麻、渾身發麻或是其他的感覺,她把這個稱作scaffolding (搭鷹架)- 她以自己的身體作為对方的「鷹架」,直接去感受對方的感受。那時我們都覺得老師這個能力很神奇,後來我發現,原來我也可以。有一次我去參加全美家排夏令營,我當排列師的時候也這麼做,其他參與者都很驚訝,還有人特別來問我的老師是誰。
如果每個人身上都有鏡象神經元,那麼為什麼有的人是empath 共感人有些人不是呢?我想答案在於有些人把天線関上,有些人卻想關也關不上。
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我們很快就察覺到,有些時候我們的感受是不被允許或是不被接納的,我們明明感覺到媽媽很害怕,可是媽媽臉上一直帶著笑容,如果我們說我們害怕,反而會使媽媽生氣,那我們怎麼辦呢?作為小孩子,我們會去配合大人,告訴自己不要理會自己的感覺。久而久之,我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實的感覺是什麼了。还有一种情況是,周圍的環境压力太大,太具有壓迫性,孩子基於保護自己的本能,在自己周圍築起一層防護罩,把所有的訊息都隔絕在外面,天線完全收起來了,這就是自閉症。那麼共感人是最好的囉?並非如此。共感人其實也有过創傷經歷,他們的創傷經歷使他們對於周遭環境細微的能量變化特別敏感,他們能在媽媽掉眼淚之前做些事去安慰媽媽,或是去逗媽媽開心,這些孩子小的時候甚至就像是模範兒童,特別乖巧,特別貼心,他們也是本能地在盡自己的能力去維護自己的安全 -媽媽開心,我就開心;媽媽是安全的,我才是安全的。
在產道重生的工作當中,有一個術語叫做cording, cord 指的是母親和嬰兒之間的臍帶,臍帶是正常且必要的,嬰兒所有的養分和氧氣都經由臍帶輸送,剪斷臍帶之後,嬰兒才和母體分開。但是如果嬰兒在媽媽肚子裡就感覺到不安全,因而自己生出一條能量上的臍帶去掛在母親身上,這個現象就叫做cording,我把它翻譯成掛鈎。共感人都掛过鈎,並且她們也允許別人在他們身上掛鉤,這使得他們很難維持界限。想像一下,如果你的身上插滿了天線,而且隨時會再生出一根天線來連到別人身上,這是一種什麼感受?因此共感人常常會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常常疲倦,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因為去了人多的地方會使他們更疲倦。他們也常常覺得自己的情感過於豐富,有時候莫名其妙的眼淚就掉下來,有時候又不由自主地為別人擔憂,比別人更傷心他們的傷心事,並且很想帶走他們的煩惱。
共感是一份禮物,可以用在好的地方,但是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維持內在界限,共感就是一種病態,共感人常常因為長期界限不清,耗損能量,而出現健康問題,例如慢性疲倦和慢性疼痛,如果你常常不自覺地撿起別人的苦痛,收在自己身上,你怎麼能不痛呢?所以,對於共感人來說,他們不需要再去發展自己的感知能力了,他們已經收集了太多訊息,但是完全不知道如何運用,他們接收到那麼多,但是完全無能為力,還常常生活在恐懼不安當中,對於共感人來說,清理和強化內在界限才是當務之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