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总是在抖音、知乎、头条、公众号等平台浏览和看一些知识,但是这些知识点真正能学到什么东西,能用到什么地方,是不是看过之后就忘记了呢。
如果是,请往下看。
这些碎片化的内容,总会给人一种又学到新知识的感觉,但是实际上,只是这些知识点或者故事恰好能够解答你的某一些问题,或者说是你想知道的某一些事情。
这些能够给自己带来短期刺激的内容,让自己更加希望从同类的内容获得一些刺激。
正是这样的方式让自己抛弃了系统学习的习惯,并逐渐丧失了复杂思考的能力。
常见的碎片化知识的特征,
- 他们被生产出来的目的,往往就是为了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甚至只是为了获取流量吸引眼球
- 他们的篇幅恰巧符合平台用户容易接受的长度,也就是你常常浏览的2-5分钟的碎片内容的长度
- 他们的标题正中用户的痛点,有时候还会稍微夸大。
- 开头使用小故事来吸引你往下阅读
- 使用简单事实举例,而非逻辑推演
- 逻辑推演的过程很简单,甚至经不起推敲
有了这些特征,就容易被读者说吸引,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大脑其实也是处理简单的事情的,于是大脑长期处于处理简单事情的环境,就会逐渐的失去处理复杂事情的能力。
于是也就产生了,当时看的时候觉得很有道理,自己真的学到了,而过后又忘记的非常快。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是不是碎片化的知识完全无用呢? 这是一个指的深思的问题。
网友评论